新浪博客

希阿荣博堪布:我们能为离世的至亲做些什么

2018-03-15 10:07阅读:
“突然之间生死相隔、再见无期,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这种伤,有人带它一辈子。”——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2017新版)​
希阿荣博堪布:我们能为离世的至亲做些什么
文:根据菩提洲网站慧智法师在线课程整理
父母现在在世,我们就努力孝顺,从身心等各方面予以照顾,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那如果至亲已经亡故,我们应如何弥补这份遗憾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走出阴影。希阿荣博堪布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中有这样一段教言:“一些人多年走不出亲人亡故的阴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内心深深的遗憾和无奈。人与人之间,包括至亲骨肉,总不免有该做而没做的事,该说而没说的话,该修补而没有修补的伤口,突然之间生死相隔、再见无期,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这种伤,有人带它一辈子。”
那怎么才能走出这种阴影呢?佛教里有非常完整、系统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认识死亡,面对死亡。
佛经中有一个公案: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叫乔达弥的妇人,她年幼的孩子病逝了,她非常伤心,到处问有没有药能让她的孩子起死回生。后来,她找到佛陀请求帮助。佛陀说,我可以为你制这种药,但需要特殊的配料。你去城里找一户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向他们要一些芥菜籽拿回来给我。于是,乔达弥高兴地去城里挨家挨户打听,却发现所有人家都曾有人去世。她终于意识到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她再次来到佛陀面前,佛陀悲悯地开示:你以为只有你在受苦
,而事实是一切都是无常。”
堪布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中也讲道:“如果失去亲人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在独自承受苦难,有很多人愿意帮助、愿意分担,他内心的压力、孤独和怨恨就会慢慢地释放掉。”
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在自己或身边亲友需要心理帮助时,我们可以用佛法或上师教言来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堪布说“至亲的过早离世往往会让人陷入自责和怨恨中,有些人会带着这种自责怨恨长大,老去。对人对事苛求,愤世,故意不合作,不愿承担责任,不开心。”
我们会自责什么?“我为什么没在他在世时对他好一点?”“当初我为什么没这样做?”怨恨什么呢?怨恨命运对自己不公,怨恨社会对自己不公,家庭对自己不公。
我们生在什么样的环境是自己以及父母的共业带来的。通过改善自己积累福报的方法,逐渐断恶行善就可以改变命运。不要一味地怨恨和自责,这本身就会让我们的福报越来越衰减。
失去亲人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他人的错。这是因缘,这种遗憾可通过行善的方式来弥补。
我们可以用善法来打破与亲人的生死相隔,这样我们心里的怨恨、遗憾、阴影,就可逐渐消散。
堪布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中说:“知道自己能够为已故的亲人真正地提供帮助,这对于生者来说当然是极大的安慰。”
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堪布说:“为亡者做超度,除了请僧人做法事,还包括供斋、布施、放生、刻玛尼石、做经旗等各种善法,除了能超拔亡者的痛苦,生者也能获得利益。”
为亡者做超度,除了请僧人做法事,比如:请僧众念经超度回向,还可以行持供斋、布施、放生、刻玛尼石、做经旗等各种善法。这样不仅能超拔亡者的痛苦,也能令生者获得利益,这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我们通过这样行善,就可让自己和已去世的亲友连接起来。我们用善法功德报答、帮助他们,人天永隔的遗憾、绝望就被打破了。
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堪布在《生命这出戏》中讲道:“替他们关心照顾他们没来得及照顾的人,延续他们的关爱。”“他们没来得及照顾的人”,其中当然包括了我们自己,还有他们留下的其他亲人。
了解了如何通过佛法为亡者超度、祈福,如何延续他们的爱和愿望,延续他们对我们没有断绝、永不消失的恩德之后,我们能更好地超度亡亲,并且自己能走出阴影,用更开心的方式和态度来生活,适应亲人从生活中消失的状态。
希望大家能以行善的方式,抓紧时间孝养父母,不要给自己留下太多遗憾;如果现在已经生活在遗憾中了,那就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们尽快离苦得乐,以此弥补我们心里的遗憾。
文章节选自菩提洲网站——在线课程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