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佛法之名,为烦恼找借口
2021-01-07 08:00阅读:
关注
初学者心怀众生,从一开始就以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为学佛的目标,着实令人随喜赞叹。但是利益众生与自己精进闻思修行并不矛盾,不能借口“利益众生”“随顺众生”而放松自己的修行或者纵容自己去追求世间八法。——《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慧灯
我们不能为自己的嗔心找借口(比如这是为了帮助别人修安忍),就像有人会说“我不发菩提心了,把菩提心让给你发”是为自己的懈怠懒惰找借口。比如有人打了你一巴掌,你本不应该还手。可你却想:“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
,怎么能那么自私呢?我要还他一巴掌,也给他一个修安忍的机会。”
可见, 我们的嗔恨和我执是如此强大,无孔不入,甚至会以佛法为烦恼找借口。
《寂静之道》中说:“精进闻思修行与利益众生并不矛盾,不能借口要利益众生而放松自己的修行或纵容自己追求世间八法。”对于我们来说,精勤地修持安忍与利益众生并不矛盾,具足安忍的功德后,自然能以柔克刚。不能借口利益众生而随意地乱发脾气,令他人生起嗔恨。
“假使自己的出离心、慈悲心还很微弱,对佛法一知半解,怎么能善巧帮助其他众生,分担他们的愁苦,引导他们走向解脱呢?没有双手的人却要下水救人,这太难了。我们努力修行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众生。初学者安静下来,老老实实闻思修,就是在利益众生。”
目前,我们相续中的出离心和慈悲心都比较微弱,道友们中除了佛菩萨的化身和极有定力的修行人之外,一点点违缘都有可能让我们心力消散,再加上自己对佛法了解不多,说是去帮助他人,放胆地令他人生起嗔心,其实是在害他害己。
所以,我们应该安静下来老老实实地闻思修,佛菩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去做,不投机取巧,不为自己的烦恼找借口。只有修行成就了,才能更好地利益众生。现阶段,我们把修行功德做回向,是在利益众生;好好地做一个榜样,令他人因为我们的改变而对佛法生起信心,也是在利益众生。对于我们来说,做一个好的修行人就是在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