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从曹雪芹笔下的薛家看到了什么?

2017-06-23 11:04阅读:
从曹雪芹笔下的薛家看到了什么?

我们从《红楼梦》曹雪芹对林黛玉与薛宝钗描写中,看到曹公用他的笔鲜明阐述中国的家庭教育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重视治家、齐家的道理。看到了家世、教养对一个人一生影响的重量。

从曹雪芹笔下的薛家看到了什么?
论家世黛玉的家庭条件可谓优越,父亲林如海为探花出身,其文才风流自不必说,而且他受到了朝廷的重用,任职巡盐,一位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贾府明珠贾敏,在四个女儿中独受贾母重视,可见品格的出众。两位优秀人物诞下的女儿,自是具备了名门闺秀的素质。
反观薛家,曹公对薛父的名字都懒得一提,可见对其人的鄙薄的态度。薛父何时死去,因何原因而死,都不愿描写,可见薛父之死也不是光彩之事。林如海逝世,则郑重其事地交代了他后事的过程,可见曹公是把他当作德高望重的长辈来敬重的。薛姨妈名什么?谁也不知道。所以号薛王氏,小家子气十足,亦可见薛姨妈只是平常妇女中的一个。而黛玉之母贾敏,则让她从了与兄长同偏旁的名字。这是让贾敏具备与封建时代的男性同等待遇的位置,敏更是赞誉之词,形容林母敏慧过人,可见薛母资质聪明远不及林母。
玉教养的完美,不仅超出商贾之家薛家之上,就连诗礼簪缨之族的贾府也难及。要说薛家,以薛蟠五岁上便已性情奢侈,言语傲慢,可见其父其母对其缺乏管教。而宝钗偷看元人百种戏曲,大人们为什么打的打,骂的骂,是否当日便发生了不雅之事,个中委曲难以揣测。而从小受的打骂使宝钗心理产生了影响,使其扭曲。看宝钗虽断定小红坠儿乃鸡鸣狗盗奸淫之徒,却仍然流连忘返于滴翠亭偷听小红贾芸之情,可见此时薛宝钗便已经人格异常了,长大后喜欢偷窥。偷窥虽说是八卦爱好,但是发生在一位号称守礼端庄的大家小姐身上便显得黑色幽默了。
因此,宝钗所谓的教养是靠强制的外力维持而不是她本身具有的品格。外面是封建环境的压制,内服冷香丸调治,此药里以白荷花白芙蓉最为难得,这两种药暗示着黛钗的品格。可见惟有黛玉的精神品格才足以拯救感化她,凭宝钗之力无法治她自己之病,作者的笔墨十分冷静指出了宝钗的出路。宝钗的品格最有缺陷,而且是最难缠最难治的一种,十二钗中最病入膏肓的一个。
黛玉始终是简简单单、健康成长的。除了悲伤父母外,她从未纠缠于复杂的心结。牡丹亭警芳心一节,点明黛玉从未留意于戏文,可见她对那些俗滥的才子佳人戏曲,抱着批判的态度,她与贾母见解相近。薛宝钗却把自己幻想成借小物定终生的戏中人物,中毒很深。这里黛玉的见识、心智成熟远远胜过年长的薛宝钗。宝钗还是承欢膝下的乖女孩幼稚可笑,而黛玉已是个能把握自己人生,经营未来的理智女性。
黛玉的病本是她的不足,捧心西子却令她颦眉也娇,发个小性儿往宝哥哥头上一戳,女孩子的烂漫天性让人爱,黛玉之娇音俏语,口角噙香,带给人更多的快乐,试想有这样一位可爱性情的女子,生活中必定每日欢乐多多。而那宝钗,除了教训老公会来事外,每日沉默不语,使你厌烦地象面对一堵墙,更无健康,每天咳嗽不停地能让人放心吗?
论才华,黛玉的敏捷更是宝钗完全不能及的,诗歌产量质量更高于宝钗,而且黛玉乐于为师更能使周围人受益,共同进步,而宝钗则没这份能耐。论学问,有知识不等于有学问,更不等于博学,宝钗的学问是背来的,是炒别人的冷饭,没有创见,寡淡无味,黛玉的学问是灵活的并赋有颖慧的见解。论志向,宝钗是在择一张长期饭票,黛玉在寻找生命中的伴侣。论沉着自信,几次的交锋黛玉总是让宝钗无言以答,因为黛玉总是占理的,而宝钗心虚理亏自然落于下风。黛玉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正当的利益为什么不去争取。这才是现代社会的智慧者。比起一味受他人摆布的宝钗,被薛蟠奚落了就会哭,婚姻受家长指配只认命,黛玉更具有强者的风度,因为她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在姹紫嫣红的大观园,只有黛玉独冠群芳,获得了宝玉死生契阔与子执手。
从曹雪芹的笔下看到了,无论品格爱情婚姻事业,黛玉是宝钗永远也超越不了的,黛玉不愧是最富有现代女性个性的古典丽人。因为一个人的份量是她的成长环境有关,与她知识和修养有关,这是渗透到骨髓里的一份重量。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