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张恨水,少了些政治做派

2017-09-22 00:56阅读:
民国时期,名家林立,文学浪潮被推向一个高峰。出现了诸多大师级创作者。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与政治怎就扯上了,估计其也不愿,扬名于后世。鲁迅的文章做得好,但是,当初做得好文章的人不只他一人。我们现在可以清楚的意识到,文学不是为政治摇旗呐喊。文学是纯粹的文学,干干净净的文学,不是政治游戏下的派系。张恨水,鸳鸯蝴蝶派中擅长描墨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标杆作家,近年,其小说《金粉世家》被搬上荧幕,收视率一时风头无两。张恨水一辈子以文字笔墨为乐趣,潇洒行走天地间,才气纵横,笔扫千军,论才道文决不逊于鲁迅,只是立场不是很对,有些小资产阶级的情调。故而,他还是逊色一些。看来,文坛上的名气,不仅以实力论,其他的因素也要考虑。张恨水倘若活在当下,网络如此发达,80、90的小年青如此喜好追捧的年代,其名气就不可以当年论。民国最有才气的作家之一张恨水的才气不受当局者喜欢,所以在大陆读者里知名度不大。但是如果时光倒流,回到民国,张恨水被追捧不亚于今日之莫言。虽然张恨水未必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像金庸无缘诺贝尔文学奖但其影响力胜过莫言。
张恨水无法获奖,我认为原因有三:其一,张为人张狂,恃才傲物,社会关系未必处理得好。评奖是要靠实力,但是提名过程则是艰辛的,社会关系也是必须的。否则过不了提名的程序,如何进入评奖流程?其二,按照世俗标准,张的文风无新奇之感。诺贝尔文学奖本身也代表着时代的思想、判断力。个性化的作品更适合参赛,它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吸引评委的眼球。张所写的小说多为传统才子佳人的小说,按照评奖标准,立意自然不够高远,思想自然不够深刻。其三,张的作品不好翻译。张所写的作品多是植根于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推向世界,就会碰到《红楼梦》难题,不好为华语以外的群体所接受。要想获奖至少一群异族评委要读得懂作品吧。换言之,曹雪芹在世也未必可以摘取此
桂冠。诺贝尔文学奖文化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每年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甫一出炉就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咱姑且不去评判那“几家欢乐几家愁”的闲言碎语,毕竟有太多的利益纠葛,说不清道不明,学阀们的江湖不是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只怯怯地问一句:“文学是否可以用奖衡量?”文章的好坏向来无定评。数学的精确性是文学所缺乏的,但是文学的模糊性构成了其百读不厌的魅力。数学的魅力在于思维的张力,文学的魅力在于想象的空间。文章倘若只以文字来统计,那么将是极度无聊的事情。随着科技发达,有人研发写诗软件,把常用的词句作为词库,把韵律固定为格式,只要输入要表达的意思,选择相应的意象物,就会有一首诗被编排出来。如此作诗,苍白至此,让李白、杜甫们情何以堪?文学的模糊性使得文学难以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好比味觉,每个人都不一样
既然文学如是模糊,那么如何见其优劣?我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评委会的评选标准要客观中立,让大师们无记名表决;其二,时间是最好的检测仪,真善美的评判不唯权威。我们现在还在捧着两千年前的司马迁横遭李陵之祸而完成的《史记》,为刘项之争的刀光剑影惊心动魄不已。我们如今还在品读几百年前莎士比亚曾经为伊丽莎白女王演出的戏剧,为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叹息不止,为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扼腕唏嘘。前者不被权威所接纳,但是汉武帝对待学术还是保持一代帝王应有的宽容态度。后者为女王所追捧,可谓是名利双收,不但名噪一时而且也赚得盆盆钵满。虽然二者命运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名传千古,被后人不断提及。倘若当时有设个文学奖的话,司马迁恐怕是无缘此奖,莎士比亚则可能拔得头筹
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有其要求,但是它也只是文学界衡量的标准之一。获奖的必是大师,大师未必获奖。向来文无第一,一切虚妄的名声落尽终剩菁华。如果抱着获奖的心态去写文章,未必可以写得一手好文章。大师们的获奖多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张若处于当世,饮恨诺贝尔文学奖,不足为奇。我们只能叹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莫言摘取诺贝尔文学奖,令全国人心一振。那时仿佛一夜之间,中国又多了个鲁迅。这个好比当年许海峰的那惊世一枪。不过泱泱大国这次总算也可以在沉寂已久的国际大奖上,渲染一回。因为,中国的崛起正在进行。谁也拦不住,拦道者死。天下大势已然改变,中国的世纪来临了。这些乐观的看法,我们不可尽信。要时刻清醒,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通货膨胀下的目前,一言难尽。莫言,为国争光了。或许他很平常地接受了,但是,我们,乃至全世界未必以平常心接受。因为,其他的因素,远非个人可以经受。对于追求艺术的人而言,清静的生活,是创作必不可少的。希望我们的大作家,继续清静,继续追求艺术,有更多精彩的作品供大家精神愉悦。

张恨水,少了些政治做派
张恨水《金粉世家》剧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