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还记得“李玫瑾”吗?平时讲育儿头头是道,如今自己女儿却成这样

2021-04-20 12:03阅读:
还记得“李玫瑾”吗?平时讲育儿头头是道,如今自己女儿却成这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如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非常的多,但是存在一些现象,就是一些家长说起教育头头是道,但是在实践中确实一塌糊涂,那么下面就先来看看这个例子。
还记得“李玫瑾”吗?平时讲育儿头头是道,如今自己女儿却成这样
李玫瑾教授相信大家都知道,教授的育儿观很火,火到光是顶着李玫瑾名字出道的自媒体,就有很多个,想来这些应该与本人无关的,因为内容都是些剪辑的音频视频和文字罢了,为什么先说火这件事?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李教授的育儿观有比较深的群众基础,相信会有很多人看不起这件事,认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认为吃瓜群众“站位不高思路不清”,但说句大实话,“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时也约等于自己有病,请注意,我这样写,不是要站队李教授。我只是想说,这么多人爱听,至少证明李教授的育儿观,有可听之处,想当初,一句“挨打了就要打回去”,戳到了多少家长心中的痛处。
还记得“李玫瑾”吗?平时讲育儿头头是道,如今自己女儿却成这样

但是说到李玫瑾自己,教育似乎就不是特别成功,有网友扒出李玫瑾女儿,说李玫瑾虽然是育儿界权威,讲育儿道理头头是道,但是自己的女儿却不是十分出色,如今也只是一名大学的音乐老师,与李玫瑾的身份和成就相比,对女儿的教育还是逊色了些,其实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不同,所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不同,那么究竟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呢?下面就说说。
(1)重道轻术
道是教育观,术是方法论。虽然很多人喜欢方法论,但是,方法论必须以教育观为前提。脱离了道的术,搞不好就是馊主意,重道,意思是可以多听一些观点以及观点背后的逻辑,古人云:兼听则明。多听别人的逻辑,不是人云亦云当复读机,而是在兼听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教育逻辑,从而帮助自己,在个性化的场景中,找到符合实际的方法,但是,须知任何方法都不是普适的,而是有条件的,有局限的。如果不清楚背后的逻辑,搞不好就会南辕北辙,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还记得“李玫瑾”吗?平时讲育儿头头是道,如今自己女儿却成这样
(2)求同存异
人以为,是在道的基础上,自己想得通用得好的。想得通,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用得好,是亲测有效,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拿到事上看,不必夸大效果,也不必担心后果。你看,无论是李教授的女儿,还是尹老师的女儿,不都挺正常的?不在术上执着,就不会偏离“道”太多。
(3)用心但不刻意
用心是真情流露,刻意是制造剧情,剧情的危害性,不分喜剧还是悲剧。就好像有些父母,自称佛系,实则沉浸在孩子自主成才的幻境里,有些父母,看上去很鸡,其实和孩子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有人说,李玫瑾教授的有些做法是“恶”的,但是,也某人说,另外一派的有些做法是“伪善”的。还是那句话,善与恶,取决于,父母做这件事的发心是什么,善花结善果,是一种理想罢了。从花到果之间,还有些数不清的因在影响着。
还记得“李玫瑾”吗?平时讲育儿头头是道,如今自己女儿却成这样
(4)爱学习但别抄作业
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的目标和解决方案也是独一无二的,抄作业,既没必要,也没价值,孩子跟着老师学的,是思路、思维和思想,最终要形成个人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子曰,其他任何人曰,都可以质疑,当然也都值得学习。因为每个人,特别是每个专家的思想中,都会有值得汲取的闪光点。
那么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