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不回家的年轻人:过年就是过劫

2020-01-23 14:31阅读:
快过年了,每个即将回家的年轻人心里都会闪过一个念想:今年我到底还回家吗?
有家不能回、过年要上班、被催婚、亲戚朋友的社交压力......很多人不回家,有自己的原因。
下面是四位今年过年不回家的人,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不回家的年轻人:过年就是过劫
我觉得在外面久了,家的“形状”会慢慢模糊,回家成了一种义务的感觉,我就有点不太愿意回家了。
大学是在杭州上的,大四的时候我就有点坐不住了,每年回家串亲戚、给家里帮忙等等的事情,让我心里挺烦的,放假之后,我就找了一份便利店的兼职,然后跟爸妈讲,我春节不太想回去了。
爸妈开始的时候非常反对的,各种传统观念炮轰我。我跟他们在微信上吵了整整一个星期,我知道他们这么坚持我回去,就是想给我介绍对象,大三的时候,爸妈就有点迫不及待了,只不过因为我那个时候是学生,也就收敛一些。
最后爸妈终于屈服了,我就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学校。
我有两个哥哥,他们都已经成家了,作为唯一的女孩,爸妈觉得我上大学有点浪费时间,应该早点出嫁做人妇算了,这种想法我绝对无法赞同,不回家就是不想被他们拴在家里。
没回家节前节后的那两周时间,我觉得生活安静得不真实。洗澡不用排队,集中住宿,集中吃饭,白天去便利店打工,买东西人也慢慢少了,我还嫌人多,跟店长说最后换成了晚班。
除夕那晚,虽然不用上夜班,但我没有回学校。我就在便利店待着,吹着小太阳度过了一晚,用手机看电影,刷微博,看完接着看书。
虽然那年春节过的平淡无奇,但我觉得没有以前春节过的那么累了,在家太久,脑子会变迟钝,那种小城市的慢节奏,会让我有不适感,最后也会很讨厌自己,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在耳边念叨你:在学校有没有找男朋友,为什么不回家的烦人问题,惧怕过年社交的我,不回家真的开心。
现在,回家仅仅是过年的一个选项而已,即便是回家,我也会选择人不多的日子,选择最慢的卧铺,花上两天的时间,慢慢为迎接家里
的那些琐事而慢慢打算和做准备。
不回家的年轻人:过年就是过劫
我应该有3年都没有回家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年驻外在韩国,无法回国。虽然离家比国内的很多人都近,但每年临近春节的时候,那种孤单的感觉就弥漫在空气里,真的是能“闻到”那种“孤单寂寞的气味”,冷漠而且没有任何暖意。
在韩国也是有春节的,但和国内的热闹气氛比起来,完全是两回事。这里没有国内的拜年,到假期后,大家都各回各家,祭拜供奉祖先,大多数的庆祝活动都关起门来在自己家里搞搞,吃个饭,也没有出门走亲戚的说法。整体上看起来,过的非常克制,大街上的气氛,完全和平时一模一样,不少韩国人还在上班。
我所在的单位驻外机构大概有40多人,除了我,几乎所有人都把家人接了过来,在当地有了自己的家。和国内一样,每天下班之后,办公室人就空了,想象他们都在和家人在一起,但我只能为了熬过孤单,主动去加班,到10点多才下班。
唯一有中国味道的活动,就是单位除夕晚上吃饭。同事和他们的家里人围坐在一起,我也夹在其中,一起看春晚,刷手机,一晚上时间过的也特别快。春节只不过是给了一个和同事寒暄的机会,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顶多互相吹吹牛,也挺无聊的。
三年在外的时间里,因为一个人,也慢慢学会了和自己相处,有空就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除此之外就是去韩国的商场里逛街,不一定是为了买东西,其实是为了看看人。即便是陌生人从身边擦过,我也能感到一丝人气,就不会感到那么孤单,虽然他们说的是和你不一样的语言,但心里总有一些宽慰。
其实孤单的感觉不是回家就会消失,春节只是一个触发点而已,把平时积累的那些孤独都调动起来了。和同事吃完年夜饭,大家各回各家的时候,那种热闹散去之后的感觉,其实就是孤单本身,即便你回家了,和爸妈见面,然后再回到大城市自己的家,也会有相似的感觉吧。
对于身在国外的人来说,时间一长感觉春节其实并不重要,反而习惯了和家里人手机通话,我想让母亲讲一下她那边的家长里短,想听一些琐碎的家常话,感觉可以摆脱自己在国外工作的单调生活状态,感觉自己还在活着。在这里生活没有什么温度,只有听到这些,自己才能感到温暖。
最期待有一个聊得来的人,不管是恋人也好,朋友也好,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日常,不想再通过手机和别人建立联系了,今年的春节也一样,已经厌倦了微信和为了消磨时光看的那些电视和网络上的节目。
可能很多人会羡慕我春节不用回家,但长时间在外,人就会有那种和现实脱节的感觉,弥补这种落差感的可能就是吃一顿中餐,和爸妈的一通电话而已。时间长了,你会想和周围人保持距离,拒绝那种人多的场合,因为我明白,一时间聊的很开心,但总有散场的时候,那种散场后的感觉是很难受的,我还是宁愿一个人待着。
不回家的年轻人:过年就是过劫
今年是我在清华读博第四年,正巧做实验赶上了过年。
在我所在的科研圈子里,过年不回家其实还是挺常见一个事儿。因为刚好要在年前投稿的话,论文里需要补实验,时间就比较紧迫了。为了科研,春节不回家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实验推迟过了时效性,才是更重要的事,关乎发论文,关乎毕业,也关乎人生未来的走向,显然节假日在这种情况下不重要了。
和家里人说过年不回家时,开始会担心家里人不理解,回不去爸妈肯定心里会有点小情绪,怎么人家的孩子能回去,你就回不来呢?但最后父母也都答应了。
其实我觉得人越是长大,对过年这件事的看法会变化。到了一定年龄,没有过上假期,没有休息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索性就是少了个寒假而已,在科研和工作的这种反复消磨里,也能感觉出自己变成熟了,对事情的看法也有了改变。
明年就是读博的最后一年了,要开始找工作了,毕业的压力让人应接不暇,在奔三的日子里,不能再像二十二三岁那样,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试错了,因为错过后,很有可能就没有下个机会了。
不回家的年轻人:过年就是过劫
从去年春节开始,我差不多一直在路上,骑着我的自行车,带着简易的行李,还有我残缺的身体。
今年的春节,我应该还在骑行路上,一直流浪。
我来自河北一个小城市,家在农村,以前和父母一起开了一个小卖铺,挣一点小钱,过着波澜不惊的小日子。大城市里的忙碌会把人异化,农村这种死水一般的生活也会让人痛苦不堪,十几年前,因为一场事故,我失去了自己的左臂,没有事情可做,被困在家中。
筹划了将近1年多后,去年4月,我决定拿着在小卖部赚的一万多块钱,骑着自行车,带着简易的行李开始骑行生活。等我离开家第三天,都快到山西了,我才告诉家里人,我出来了。
从家到北京,然后从北京一边研究路线,一边骑车去重庆,之后又去了成都,之后又沿着318国道去了一趟拉萨,总共花了有2个多月时间,花了六千多块钱,彻底离开家,放飞了自我。
2015年的时候,我看了一个快手视频,里面有一个人记录自己的骑行生活,给我印象很深,我觉得我应该可以像他一样,去那些我想去的地方。去年12月,我又上路去了不少地方,一路骑到了武汉,现在正在前往深圳的路上。到深圳,应该就是除夕那天了吧。
在家人眼里,我算是个“野孩子”。因为是老二,不是家里唯一的儿子,父母都有点惯着我,也算是有了闯荡世界的资格。本来应该是娶妻生子,建立家庭的岁数了,但对身体残疾,手头不宽裕的我来说,正常人的生活轨迹似乎离我太远,因为做到这些需要有经济基础,毕竟那些事需要一个人勇于承担责任。
让我失去一只胳膊的那次事故,也让我对人生的看法有了些变化。没有了胳膊的第三年,爸爸就因为突发脑溢血去世了。他一直都在担心我将来如何生存下去,心劳成疾。自那以后,我感觉很内疚,觉得自己没有用,性格里的自卑感后来转化成了一股倔强,不想让家里人再围拢在我身边,我也不想再拖累他们,我还有两只腿,一只胳膊,还可以骑车。
想离开家,看看那些只在手机里看过的风景,认识那些可能会改变我人生的朋友们,然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给大家看,也想证明给自己,可以走这么远,就不想靠着做小生意度过余生。
去年快到重庆的那段路程,切实让我感到了这一点。我以为快到重庆的时候路会好走一些,没想到翻山越岭根本不知道哪条路在修,哪条路又和哪条路连接。记得有一段路要爬一座山,我就下车推着自行车,一推就是半天时间,从早上十点多一直推到下午四点,我以为推到山顶就是下坡了,结果又是上坡,等我到山顶后,天就黑了,最后在一个小卖铺旁边解决了晚饭。
生活就是如此,从我自己的小卖部到另一个小卖部,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山峰,一路上行李掉了三次,当时真的想放弃,但后来想想回去太丢人,只要坚持下来,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今年是我第一次过年不回家,但我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异样,不用回家让我有机会能面对我自己,因为在哪里过年对我来说意义已经不是太大了。
翻过年,我想在春天的时候,沿着海岸线北上,然后再去新疆,趁天气好的时候,看更好的风景,结识更好的人。
编辑:Sebastian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IwODMwNw==&mid=2651123553&idx=2&sn=16eaad22ec871fd1163791d35ffeced7&chksm=8bb2997dbcc5106b982bd40efcffd44e96689b6da7e1dd047010e60d20ad3096f5c7bb70d62e&scene=0&xtrack=1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