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2020-10-20 09:48阅读: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在三十八年光怪陆离的“中华民国历史”里,一桩常至今“圈粉”的建设成就,当属“民国黄金十年”。


民国黄金十年,即1927年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中华民国”,那叫多少“民国粉”仰慕不已的十年高速发展时期。如果单看账面成绩,那确实是业绩骄人:十年时间里,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振兴工业”“鼓励垦荒”“流畅货运”等八个响亮口号,各个产业成就都看似“实为巨大”。资本超过百万千万的工厂“均甚多”。“炼钨业”“桐油业”“猪鬃业”等产业高速发展,公认“工业史之新局面。”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同样叫好些“民国粉”神往不已的,当然还有“黄金十年”时期那琳琅满目的文艺作品,如雷贯耳的“大师们”,更有小资情调的风雅,少爷太太小姐的悠闲生活。甚至更有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喧嚣,“夜上海”的纸醉金迷。如此美轮美奂的图景,也叫好些人一阵阵怅然:倘若1937年日本没有全面侵华,就凭这“黄金十年”的发展态势。“中华民国”早就进入“世界大国”行列了。


那如此沉重的历史期待,这被日本全面侵华打断的“黄金十年”,是否真担得起?这事儿,首先可以看看“黄金十年”最拿得出手的一项成就:工业发展。


如前文所说,“黄金十年”的工业成绩,数据十分好看,但仔细一看,却是槽点满满:虽然看上去成就“实为巨大”。但一直到抗战爆发前,中国除东三省地区外,只有工厂三千多家,等于是平均每十五万中国人才有一家工厂。除了纺织品产业和桐油产业大幅度增长外,大多数工业品依然完全依赖进口。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而且,就算是看上去高速增长的工业数据,细细对比却问题严重。比如关系国计民生的钢铁产量。“黄金十年”期间,中国的铁产量到1936年,缩水到1927年的十分之一,钢产量一度下滑到1927年的一半,到1933年才艰难回升到1927年的水平。就连机器面粉的产量,1936年都比1927年下降了百分之八十——在诸位重要产业里,“黄金十年”要么是下降,要么是原地踏步,连“小有增长”都常是奢求。


以这个意义说,“黄金十年”就是一场表面“高速增长”下的畸形繁荣。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并没有质的变化。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黄金十年”期间,中国工业看似强大,但许多关乎抗战战局的技术装备,依然要指望买买买。哪怕日本侵华的脚步日益逼近,中华民国海军的装备水平依然裹足不前。十年间主力战舰仅仅增加了三艘,海军作战飞机只有十架,面对磨刀霍霍的日本海军,几乎好似“小不点”。


海军尚且如此,陆军空军也差不离,除了生产枪械迫击炮外,几乎没有任何自造能力,从重炮到飞机就靠买买买。可以说,畸形的“黄金十年工业”,活活拖住了中国备战的后腿。


而比起产业的畸形来,“黄金十年”里同样值得一说的,还有民国另一桩“传说很强大”的成就:教育。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多年以来,“民国教育很强大”的说法,在很多场合都深入人心。那大学教授们动辄每月几百法币的高工资,那一位位“大师”们指点江山的风姿,叫多少人恨不得站在民国的讲台上过把瘾。可民国的教育,真有那么受重视?放在号称“文化繁荣”的“黄金十年”里,“强大民国教育”背后更有真相:占民国教师人数近百分之九十的小学教师,基本生活在贫困里。


比起民国大学教师们“工资基本不动”的滋润生活,民国的小学教师有多苦?比如在东南沿海的浙江等地,小学教师最低月薪竟是五元法币,大多数小学教师的年薪也就七八十法币。放在北方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一个月能拿到十几元法币,就算是高工资。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如此一来,在“黄金十年”那“繁华优雅”大学生活的背后,却是遍布中国南北的惨淡小学教育,以及千千万万小学教师的贫寒生活。比起对大学的慷慨拨款来,哪怕“黄金十年”时期,民国政府对小学教育的投入也相当的吝啬。其后果也当然不止是几位小学教师的“吃饭问题”,而是此时中国触目惊心的真相:“重视教育”的民国,在“教育发达”的“黄金十年”时代,文盲率竟高达百分之八十,农村的文盲率一度逼近百分之九十。繁荣的表象背后,是一片知识与国民素质的荒漠。


而最能验出“黄金十年”成色的,则是这个时代里,普通老百姓的民生。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首先看工人,哪怕是在“黄金十年”公认最繁华的上海,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多在10到25元之间。这些钱每月除了吃饭交房租,基本就是捉襟见肘,甚至“十家之中,亏短的有四五家之多”。为了省钱,工人们都是能省则省,居住的房子大多是四五家合租,一家四五口挤一个屋里,厨房都是共用,以至于“苍蝇遍地,臭气熏天”。这,还属于当时工人里“条件好的”,更多的工人,甚至连屋子租不起,都要搭草屋居住。


而北方地区的工资水平,比起上海工人来也要差一大截子。比如在山东济南,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七块钱。而在当时公认工资高的铁路系统,铁路工人的最低工资也是在每月六到二十元左右。入不敷出是常事。


更能见证“黄金十年”民生的,则是“黄金十年”时期农民的生活。可以说,哪怕比起北洋时代来,“黄金十年”的农民都堪称苦到家。首先,整个这十年,恰是中国自然灾害的高发期,1928到1937年,中国10万灾民规模的灾荒,竟爆发了118次之多。包括了水灾旱灾等各种灾害。灾难如此频繁,农民本来就不堪重负,但南京国民政府对农村的横征暴敛,更把灾荒变成了人祸。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整个“黄金十年”时期,在工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南京国民政府却把广大农民变成了“提款机”,农村的田赋附加税滚雪球一般增长,在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农田的附加税,比“正税”暴增了五倍。广东省的田赋五年里增加了三倍。1935年中国的田赋税额,比1931年就增长了三分之一。这增长的田赋,地主们当然巧立名目转嫁到农民身上。“重赋病民”成了普遍现象。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于是,且不说原本就贫困的北方农村,就连公认富庶的南方农村,在“黄金十年”时期也呈现出肉眼可见的衰败。浙江地区“农家贫困,农民破产”。以产米著称的江南地区,多次爆发米荒。湖南地区八成的人口“完全沉于饥饿线下”。经济发达的广东,农户更是大量破产,正如学者翁有为的叹息,那个时代里,农村“哪有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个工业“瘸腿”,教育落后,民生日益艰难的中国。看懂这样的艰辛,也会看懂接下来的抗战时代,中国的国运遭受到的残酷考验。


所谓“黄金十年”,又哪里是什么惹人神往的荣耀?分明是发人深思的警钟。


参考资料:翁有为《民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王先明《民国黄金十年的历史真相》、邵俊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工业经济分析》、王运明《民国小学教师待遇初探》、谢庐明《1930年的强迫识字运动》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