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说起这类“毁三观”的历史典故,首先值得一说的,就是古代史上一群看上去“三观很正”的人:明代的言官们。

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就是“言官制度”。这些有着“言官”身份的六科给事中与御史们,官职小工资低权力却大,掌管监督弹劾大权,只要发现不法行为,哪怕对方是位高权重的柱国大臣,照样能汹涌开骂,不把对方画皮剥干净绝不罢休。所以自明朝开国以来,“言官”这个身份不止叫多少贪官打哆嗦,更成了老百姓眼里的“正义化身”。多少“平冤案”“斗贪官”题材的野史戏曲演义,都常见以“铁面御史”为主角。
可待到明王朝日益腐化衰败,曾是“正义化身”的言官们,也不知不觉变质,到了明朝中后期,还常做出些“毁三观”的事情。典型一桩,就是他们在明朝“双屿岛战役”后的所为。
明朝嘉靖年间,大明海防危机日益深重,长期侵扰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与窜犯亚洲的葡萄牙船队勾搭连环,一群中国沿海海盗团伙也纷纷跟风,终于叫“倭寇侵扰”进入了新模式:他们霸占了浙江沿海的双屿岛,在岛上建成集市与炮台,不但大搞走私贸易。一批批倭寇团伙更以此为基地,在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