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2017-01-04 11:17阅读:
元旦放假三天基本没闲着,每天都要跑去商场买年货,而越是到年底,这商场的促销就越激烈,我就越忍不住“刷刷刷”。买衣服的时候挺高兴,回到家之后就愁死了,因为租的房子里,衣柜实在太小了,买的简易衣柜也放不下我日益增长的衣服,收纳成了一件愁人的事情。男朋友一直在旁边埋怨我,说我只买衣服又不处理旧衣服,搞得衣柜都不够了。我就想说,谁不知道,女人的衣柜是永远不够用的!于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你要身在古代,没有这些储物的衣柜怎么办?好吧,今天就来写写古人都是怎么收纳的!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买买买”是女人天生的“魔咒”,无论古今
其实古人在储物上与我们今人一样,也会选择箱子、柜子这样的家具。箱、柜的发明年代不洋,但在商周已有使用,当时不叫箱、柜。古书中记载为“椟”或“匮”。
【箱、匣】
古代的“箱”是专指马车内存放东西的用具。《说文解字》中这么描述:“箱,大车牡服也。”《毛诗故洲传》: “箱,大车之箱也。”这种叫法一直沿用到战国时期

目前发现年代较早的衣箱,是在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墓出土小柜和在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衣箱五件,柜盖隆起作弧形,盖和柜身四角做出凸出柜身的把手,易于搬抬;分别彩绘有扶桑、太阳、鸟、兽、蛇和人物等各种图案。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图漆衣箱
古代还有专用于盛物的匣,形制与柜无大的区别,但比柜小些。《六书故》中称:“今通以藏器之大者为柜,次为匣,小为椟。”但自两汉起,直至隋唐时期,匣和柜仍然没有明确的区分,在古书中常有匣、柜混称的记载。如唐书法家徐浩《古迹记》:“武延秀得帝赐二王真迹,会客举柜令看。”可见文中的柜其实是匣。因为按今人的概念,柜大而匣小,一个人是举不起柜的。
汉代时,还已有了区别于箱、匣的小柜。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出土陶瓷明器中有一件绿釉陶柜模型,就很典型。而此时“箱子”作为一种家具名称,是指形体较大,多用于收存衣被的盛物家具,形制与战国前的柜子相同,后来又改叫“巾箱”或“衣箱”。
箱匣类家具都是便于移动的储物器具,种类也较多,古代曾有箱、笼、箧、笥等品种,其中,笼、箧、笥都是竹编或藤编的箱子,形制上有方圆、疏密的不同,用于放衣服、放书。
对于明清之前的木箱来说,式样不算多,但是箱上的装饰很有朝代特点。宋代的箱子就很精致。1956年苏州市虎丘公园在维修虎丘塔时发现宋代楠木木箱一件,长37.8cm,宽19.2cm,高21cm,各部接缝处都镶包银质鎏金花边心,并用圆形小钉钉牢,箱口搭连处挂扣着一把鎏金镂花锁,钥匙挂在锁上。
笼、箧、笥等名称在宋代就不流行了,明代时,凡藏物有盖、有底的家具都叫箱。
而自从明代起,匣也是指体积小、做工精细、专门盛放较贵重物品的小盒,也可称为“小箱”。明代的(征字通》称:“藏物有底盖者皆曰箱。”清代李渔指出:“随身贮物之器,大者名曰箱笼,小者称为箧笥”,并说明皮革、竹、木料是主要的制作原料,须配备铜制或铁制的饰件。
明清时期,这类小家具的品种很多。如一种盛放梳头用具的小木匣,古代叫“奁”;装官印的木箱,叫官印箱;装珠宝钱的枕箱;装文具的书箱等;装茶叶的木匣,等等。按照储藏物品的不同,可分为衣箱、书箱、药箱、百宝箱、印箱、轿箱和梳妆用的官皮箱等,这些木箱成为家居生活不可缺用少的家具。
>>书箱
作为古代书香门第不可缺少的一样家具,书箱的作用太大了,因此有一件好的书箱就十分重要了。除了可以用它盛放书籍之外,在外出时,又可以用来携带书籍,十分方便。因书箱常与文人做伴,所以它也成了有知识、有身份的代名词。从整体上看,书箱显得十分灵巧,非常便于搬运。最初的书箱较粗糙,到了明清时期,书箱的工艺才有了很大改观。
书箱的雕饰,大多纹饰高雅、严谨,在箱外壁,满工雕琢花卉纹,密而不乱,甚至有的局部花卉可以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匠人的构思巧妙。书箱上的点睛之笔在于铜活,在制作书箱时,四周要施以铜件加固,两侧安装铜把手,比如有的书箱上的铜活为双鱼形,取“年年有余”之意,花纹精雕细刻。书箱为了便于提携,在两侧都会装饰铜拉手。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清代 黄花梨书箱
书箱一般以楠木、紫檀、樟木、花梨等硬木制成,一般是前面开活门,适合用来存放大部头的线装书,规格则视书籍的大小多寡随形而定。箱面通常都刻上藏书的名称及册数、藏书人身份等内容,便于检索。还有一种书箱,便于存放书信。
>>官皮箱
古代女子存放梳理和化妆用品时,往往会用到一个小箱子,那就是官皮箱。它也被称为“梳妆匣”,是古代女性出嫁必备的嫁妆之一。不要被它的名称所迷惑,官皮箱并非官用,也不是皮制,说起它的由来,要从宋代镜箱讲起。
镜箱是存放和使用镜子的专用器具。作为镜子的伴生物最初出现的是镜架。如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绘《女史箴图》上,一梳理头发的女子的前面就设一立杆,杆有底座,顶端挂有镜子。魏晋时期,人们以席地坐为生活方式,故镜杆较高。家具发展到宋代时,人们已由席地坐转变为垂足坐,故梳理者用镜便从地上转移到桌上,前朝出现的立地式镜架也随之消失。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顾恺之所绘《女史箴图》
从现有资料看,宋代的镜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贴架式,镜子背倚在斜撑上;二是镜台式,宋人画册保留的《半闲秋兴图》和河南白沙宋墓壁画上有其形象,算是一种台座式镜架;三就是是镜箱,宋代的镜箱曾在江苏武进的南宋墓出土过,这是一种理想的组合型家具,因为其功能既可照镜,又能藏镜,而且所需梳篦、刷子、粉黛等化妆用品均可置入抽屉内。明后,镜台式镜架也使用了抽屉,至于镜箱我们从万历时期刊出的《鲁班经·匠家镜》所记载看,当时的镜架和镜箱已连为一体,并可自由折叠安放在箱体里,其结构合理,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那么,为什么镜箱后来就发展成为“官皮箱”呢?对于这个名称的说法,历来都没有确定的答案。一个比较广泛认同的观点认为,“官皮箱”一开始指的确实是官家用的箱子,可能牛皮所做,主要用来盛装贵重物品、官方文件或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携带方便,常用于官员巡视出游之用,故匠师俗称“官皮箱”。后来,官皮箱的实用被民间百姓所喜爱,因此它便走出官府,成了人们收纳化妆品的盒子。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黄花梨嵌百宝婴戏图官皮箱
官皮箱一般体量较小、制作精美,作为一种小型储物家具,虽然它形体不大,但结构复杂,一般是由箱体、箱盖和箱座三部分组成,在箱体前边设有两扇门,里面有抽屉若干,在箱子两侧安提手,上有空盖。在官皮箱盖下有一个浅浅的平台,它可以用来放置镜台,也可以将妆镜支起,方便女子梳妆。下面大大小小的抽屉可以用来收纳梳篦、首饰等女性的日常用品。部分官皮箱具有十分巧妙的设计特点,带有夹层、暗室,可以用来存放贵重的物品和文件。
>>衣箱
衣箱是用于存放衣物的箱子,衣箱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其形制多为方形,正面有铜把手,两侧也有把手。有些衣箱为了避免磕碰损伤,还会在四角包裹上铜。在衣箱正面多饰有如意云纹,可以上锁。衣箱正面对开两门,里面安着数个抽屉,衣箱顶上有盖,在箱盖放下时正好扣住两门。箱两侧有铜制作的提环。
在工艺制作上,明代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代表作就是黄花梨衣箱,造型古朴大方,通体包镶多块铜面叶,在保持坚固的基础上,又平添了许多华贵之感。清代的工艺水平也非常高,十分讲究用料,而且制作工艺精细,造型别致美观,使人产生一种精美绝伦的感觉。除了实木材质以外,古代也有皮箱,在皮上涂漆描花,装饰十分华丽。战争年代时,皮质耐磨防磕碰,因此在行军中常常可以见到这种皮箱。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明崇祯 红漆描金龙凤呈祥纹大衣箱
河南方城盐店庄曾出土了一件石柜,柜分两层,上有盖,下有短足,每层柜屉两侧安提环,便于搬提。这种器物应叫套箱,用来盛装行李,出门旅行时令仆人挑着随行。宋人《春游晚归图》中就画有挑夫挑箱子的情节。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宋代《春游晚归图
衣箱大多为长方形,多数情况下还是会选择用防虫效果颇佳的樟木制成。最大号衣箱又名躺箱,长可以达到2米余,高宽各近1米,箱底带座或可推动的木轮。箱盖有全部打开的上刀盖或半刀式的马蹄盖两种形式。箱内安有樟木格屉,可分层储放衣物。箱身两端有粗大的铜环,画页大如面盆。这种躺箱专门用于储放贵重的大件衣物。
【柜、橱】
柜子在古代跟匣很长一段时间是差不多的。柜在古代又称匣、匮、匿。《说文》中提到:“匮,匣也。”《六书故》:“今通以藏器之大者为匮,次为匣,小为。”《愍命》中有:“藏瑁石于金匮兮,捐赤瑾于中庭。”这是说把瑁石放于盛黄金的匮子里,反把美玉扔在屋地下。
唐代时已出现能存放多件物品的大柜子。如《杜阳杂编》载:“玛瑙柜,方三尺深,色如茜,所制工巧无比,用贮神仙之书置之帐侧。”文中所载玛瑙柜,是镶嵌着玛瑙的柜子,专门用来存放书籍。
具有现代含义的立柜、躺柜,出现于南北朝隋唐时期。武周定州刺史孙彦高,在州城被突厥攻破后,“乃入柜中藏”。宋人写的传奇小说《开河记》说,隋朝开河都护麻叔谋好食小儿,吓得附近百姓都把小儿藏在木柜中。这种能藏人的柜,即由前代的簏演变而来。
唐朝大臣王伾“唯务金帛宝玩。为无门大柜,上开一孔,使足以受物,夫妻寝止其上”。这种没有门,上面能睡两个人的大柜,应该是横卧式的躺柜。
两晋时,将一种前面有门、用来存放物品的家具叫做“厨”二有人认为厨是由汉代的几发展而来的,依据是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中的双层叠置的几就是专门用来存放东西的。以后,多层叠置的几演变成架格,之后又在架格的左右和后面装上围板,前面安上柜门,就形成了橱的基本形制。在席地而坐的时代,橱的高度大约不足1米,面板上还可放置物品。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清 红木雕人物柜
在高型家具流行时,橱的高度又增加了,成为立柜了。明末方以智在《通雅·杂用》卷三十四中说:“今之立柜,古之阁也一”《补笔淡》:“大夫七十而有阁。天子之格左达五、右达五。阁者,板格以庋膳羞者,正是今之立柜。今吴人谓立柜为厨者,原起于此二以其贮食物也,故渭之厨。”
明代的橱和柜,都是用来存放物品的大型家具。一般认为,橱比柜小些,宽度大于高度,顶部采用面板结构,面板和柜门主要看面,既可当案来用,又可存放物品。柜的体积高大,特点是高度大于宽度,柜顶上没有面板结构,柜门是主要看面,开两门,柜内装樘板数层。两扇柜门中间有立栓,柜门和立栓上装有铜饰件,有时上锁,为居室中必备的家具。但有的柜与橱在形制上区别不大,基本上市有人叫橱,也有人叫柜,这其实是人们的习惯叫法。
还有一种具有柜和橱两种功能的家具,叫柜橱,形体不大,高度相当于桌案,柜上的面板可作桌面使用。面板下安有抽屉,在抽屉下安有两扇对开的柜门,内装樘板,分为上、下两层,门上有铜质饰件,可以上锁。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不带侧脚收分的柜橱,这种柜橱四条腿全用方料,柜面四角与四条腿的外角平直,高度与桌案大体相同。
明清柜有很多种类型架格、亮格柜、圆角柜、方角柜、万历柜、闷户厨等等。
>>架格
架格是以四根立柱为足,取横板将空间分隔成几层,用以陈置、存放物品的家具。多用来放书籍,因此也常被称为“书架”或“书格”。有的架格本身无足,用两个小几做腿,把架格架起来,这种形式的可以说是架格的一种变体。
明式架格一般都高五六尺,大多四面透空,依其面宽安装通长的隔板,每格或完全空敞,或安券口、圈口、栏杆、透棂等,其制作有简有繁,既增加了使用功能,又不破坏透空的艺术效果。
清代架格则常常将左右及后面用板封死,并在格下的抽屉和柜门多刻上烦琐的花纹,有的花纹带还有明显的西洋装饰风格,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在清雍正时期则开始流行用横、竖板将空间分隔成若干高低不等、大小有别的格子的形式,这种格内屉板高低错落,俗称“博古架”或“百宝格”,专用来陈放文玩古器,放在书房、客厅雅致非常。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清代 酸枝木多宝槅
多宝槅是架格类家具中的一种,其造型特点是将架格的空间分割成大小不同、高低错落的多层小格,摆放在书房中,同样是用于陈放文玩古器。多宝槅的名称不只来源于多格的造型结构,还出于格层有大小短长之变化,每件珍宝都占有一格,使多件宝物聚集一起的缘故。
多宝槅在清代雍正年间极为流行,但式样与明代稍有不同。明式多宝槅大多做成四面透空,而清式则将左右及后面用板封闭。多宝槅大部分见于宫廷或官府,民间大户人家也有使用。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装饰与陈设。
>>圆角柜、方角柜
圆角柜的许多部件用圆料制作,顶部有突出的圆形线脚,四脚是内方外圆的,四框外角也是圆的,故名圆角柜,也可称为圆脚柜。此种柜多用较轻的木料制作,外表上麻灰,再罩红漆。尽管采用轻质木料,但因形体高大,又加上表面漆灰较厚,重量仍很大。
女人的衣柜永远都不够用,那要是回古代的话怎么办?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