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宋代渡日高僧 临济宗无学祖元禅师墨宝:重阳上堂偈 书法欣赏

2015-09-17 06:56阅读:
宋代渡日高僧 <wbr>临济宗无学祖元禅师墨宝:重阳上堂偈 <wbr>书法欣赏

弘安二年(1279年) 镰仓时代 宋代渡日高僧墨宝
纸本墨书 尺寸:26 x 64.8 cm
日本常盘山文库收藏 隆日编译

重陽九日菊花新 高揭青帘接远宾
又觉晚来风色好 不知落帽是何人
宋代临济宗高僧无学祖元禅师是日本北条时宗自兰溪道隆大师圆寂后,从中国恭请的又一位高僧。这首重阳上堂偈是1279年大师初到日本的当年,九月九日重阳节说法时所作,同年12月8日夜挥毫而就,留下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珍贵墨宝。

无学祖元(1226~1286年),别号子元,浙江宁波鄞县人,宋代临济宗高僧。初拜北涧居简出家,后依于径山无准师范,成为无准门下的翘楚。无准寂后,祖元历参诸方。宋祥兴一年(1279年,日本弘安二年),日本北条时宗请祖元渡日,遂随日僧荣西、道元从宁波出发,东渡扶桑,住建长寺,出任镰仓建长寺第五世住持。祥兴四年(1282年,日本弘安五年),时宗建圆觉寺,无学祖元为开山初祖。开堂之日曾感群鹿出现之祥瑞,因此山号为瑞鹿山。七年,时宗去世,师欲辞归,然缁素固留不放。弘安九年八月罹疾,九月三日书写遗嘱,示偈云∶‘诸佛凡夫同是幻,若求实相眼中埃,老僧舍利包天地,莫向空山拨冷灰。’旋又执笔云∶‘来亦不前,去亦不后,百亿毛头狮子现,百亿毛头狮子吼。’书毕,溘然示寂,年六十一。谥号‘佛光国师’,后又追谥“圆满常照国师”。有弟子三百余人,有《佛光国师语录》遗世。
宋代渡日高僧 <wbr>临济宗无学祖元禅师墨宝:重阳上堂偈 <wbr>书法欣赏
宋代渡日高僧 <wbr>临济宗无学祖元禅师墨宝:重阳上堂偈 <wbr>书法欣赏
宋代渡日高僧 <wbr>临济宗无学祖元禅师墨宝:重阳上堂偈 <wbr>书法欣赏
宋代渡日高僧 <wbr>临济宗无学祖元禅师墨宝:重阳上堂偈 <wbr>书法欣赏
宋代渡日高僧 <wbr>临济宗无学祖元禅师墨宝:重阳上堂偈 <wbr>书法欣赏
延伸阅读 来自网络
赴日宋僧无学祖元的“老婆禅”
郭万平
宋元之际,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异常复杂。应日本幕府盛邀,南宋高僧无学祖元东渡日本,支持镰仓幕府的抗元斗争,同时祖元结合日本禅林的特点,用反复叮咛、详加解说的“老婆禅”,来传授禅法,弘扬宋朝临济禅,培养日本弟子,对日本禅宗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学祖元(1226—1286),法名祖元,号无学,字子元,俗姓许,南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人。祖元年幼丧父,随兄至杭州净慈寺北碉居简禅师门下出家,不久受具足戒。祖元后入径山寺,师无准师范禅师,17岁时从无准师范参究“狗子无佛性”话,连续五、六年不出堂,得临济禅法之真谛,成为无准的嗣法弟子。祖元在径山寺时,结识了前来学禅的日本僧,如圆尔辨圆等。无准圆寂后,祖元遍参当时临济名僧如灵隐寺石溪心月、阿育王寺偃溪广闻、鹫峰庵虚堂智愚、教忠报国寺(即大慈寺)物初大观等,其间曾在两浙诸寺任藏主、净头、首座等僧职。自1263年始,应鄞县县令罗季庄盛邀,在白云寺驻锡七年。1269年,祖元应邀去灵隐寺任第二座,不久被宰相贾似道举任为台州真如禅寺住持,在该寺传法七年。时蒙古军队进逼江南,南宋王朝面临灭亡,祖元为了逃避蒙古军队而进入雁荡山能仁寺。蒙古军队进入能仁寺,白刃加颈,祖元却“神色不少变”,并诵偈:
乾坤无地卓孤筇,
喜得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剑,
电光影里斩春风。
这就是著名的“临刀偈”。据说,蒙古军队因信奉佛教,“作礼而去”(《佛光国师语录》卷九)。翌年,祖元回到天童山景德禅寺,任首座,为众僧说法。


无学祖元赴日弘法
1279年,应幕府执权北条时宗的邀请和宋僧环溪惟一的推荐,祖元带领法侄镜堂觉圆、弟子梵光一镜等四人从庆元(今浙江)宁波三江口乘船,东渡日本。祖元临行前,曾吟诵与天童寺僧众和故土父老的一首《离别诗》:
世路艰危别故人,
相看握手不知频。
今朝宿露亭前客,
明日扶桑国里云。
同年祖元一行6月抵达日本九州岛,8月至镰仓,先住建长寺,时宗以“执弟子礼”接待祖元,1282年,圆觉寺建成,祖元被时宗任命为开山住持。祖元按照天童寺模式修建舍利殿等殿堂。
到达日本后的祖元,一直受到时宗的崇敬和隆遇,在建长寺、圆觉寺热心传授禅法,培养弟子。祖元赴日之际,正是元朝与日本关系交恶之时,祖元出于对宋朝亡国之痛以及元军野蛮杀掠之恨,站在中原汉民族的思想立场上,反对蒙古军队入侵日本。他在入建长寺的法语中,为日本天皇、将军、执权等祈祝福寿,其中祝愿执权时宗“长为佛法金汤,永作竽家(即皇室)柱石”(《佛光国师语录》卷三)。祖元抵达日本后不久,便预言蒙古军队即将入侵日本,在《锁口诀》中,他描述“箭掷空鸣,风行尘起”的战争景象(《佛光国师语录》卷二),为日本镰仓幕府提前作战争准备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元朝、日本、高丽之间的弘安之役(1281年)爆发前夕,时宗拜谒祖元,祖元书赠“莫烦恼”三字(《元亨释书》卷八)以激励时宗,祖元在法语中还暗示,“佛力与天力共运,圣力与凡力齐新”,“万人齐仰处,一箭定天山”,只要全民团结起来,一定能够降服外敌,取得胜利(《佛光国师语录》卷三)。祖元对以时宗为代表的日本武士的教化活动,对镰仓时代武家文化的繁荣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起到了稳定局面、树立信心的重要精神支柱作用,为日本抗元战争的最后顺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尽管祖元支持日本的抗元战争,但对于战争中的死亡将士,则从怨亲平等的立场,祈求他们的灵魂早获解脱。如他在圆觉寺为阵亡者祈求冥福的法语中,强调“前岁及往古,此军与他军,战死与溺水,万众无归魂,唯愿速救拔,皆将超苦海。法界了无差,怨亲悉平等”(《佛光国师语录》卷四《普说》),表达了祖元坚定的信念和宽广的胸怀。
祖元在日本传授禅法,结合口本禅林的特,并根据自己参禅问道的经验,如同老妇人一样苦口婆心,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地讲解禅法,长期受到日本禅林的喜爱,被日本人称为“老婆禅”。祖元的“老婆禅”一改宋朝临济禅的“看话禅”作风,号召参禅者放下公案,“参取自己”。宋朝临济禅中有盛行看语录和参究“话头”的所谓看话禅,后藉来宋日僧或赴日宋僧传至日本,部分日本禅僧也“只管誊写语录,大册小册表,背了大担,随身担走”(《佛光旧师语录》卷五)。尽管祖元本人早年也参究“看话禅”,但抵达日本后,开始对看话禅提出严厉批评:“如此参禅,不如念佛”,认为看话禅足掉进“无枷锁地狱”之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禅门弟子:“老僧十四岁上径山,17岁发心,参狗子无佛性话,自期一年要了当,竟无所解……遍天遍地,只是一个无字”,后来悟道“我眼我心,即是法身”。他主张日僧通过坐禅来“参取自己”,达到觉悟境界:“我来日本教诸公久看公案者,放下公案,意在于何?只缘曾经做功夫,有省力而见功多者,有着力多而见功少者。我要请人立地成就自己大事因缘,令佛祖之道不绝。所以再三相劝:未看者须看,看久者放下”(《佛光国师语录》卷九)。
祖元认为人人具有与佛相同的本性,它存在于不同的场合,同样也存在于参禅问道者的日常生活之中,“此性不离汝日用之问”,强调参禅求道应当从日常事务和生活着手:“只向应接事物,区别是非处,治生产业处,折旋俯仰处,拈碗举箸处……着一眼自看,如此变化者是什么物?此物从何而来?百年之后,又向何处去?”、 “坐禅无用心处,众人日用具足圆满,与如来一般”(《佛光国师语录》卷七《示越后孙太郎》、《示太宰少贰》)。
祖元在日本期间,极受日本高僧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爱戴。曾赴宋求法的日僧一翁院豪,虽年过七旬,仍慕祖元盛名,特意从长野赶到镰仓,向祖元参学。因院豪不懂汉语,常向祖元请教:“我不习汉语,拙于提倡”,便请祖元“证其是非”。祖元和院豪之间不断有书信往来,无学祖元所书《与长乐寺一翁偈语》,现为日本国宝,收藏在京都市相国寺。
祖元原打算在日本传法“三两年便回”(《佛光国师语录》卷四),但因中国大陆政治局势不稳定,同时由于幕府执权的再三挽留,祖元最终客死异乡。尽管祖元身在日本,但仍思恋海天茫茫的故土,盼望埋骨于天童太白,他曾在一首《思乡诗》中吟道:“故园望断碧天长,那更衰龄近夕阳。补报大朝心已毕,送归太白了残生”(《佛光国师语录》卷八《辞檀那求归唐》),反映了无学祖元思念祖国的强烈愿望。1286年,61岁的祖元圆寂,祖元卒后,被日本幕府追谥为佛光禅师,光严天皇又追号圆满常照国师,并请工匠依据祖元生前面容,雕刻了一座高1.5米的坐像,至今仍保存在圆觉寺内。祖元卒前三个月,曾赠送日本钦禅者一幅墨宝,颇具黄庭坚书风,今收藏在日本五岛美术馆。
祖元法系在日本古代禅宗二十四派中被称为佛光派,在近代以后日本临济宗的十四派中,圆觉寺派奉祖元为开山祖师。佛光派是日本镰仓末期和室町时期最有影响的禅宗派别之一,高峰显日、云屋慧伦、规庵祖圆、梦窗疏石等禅僧均出自佛光派,是日本五山禅林的主流派别,祖元对日本临济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宋代渡日高僧 <wbr>临济宗无学祖元禅师墨宝:重阳上堂偈 <wbr>书法欣赏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