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忠心不贰的锦衣卫指挥佥事的违心选择

2019-12-17 06:44阅读: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些无一不是提示读者:《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拙作《红楼隐史》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均有售,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关于是谁出卖了崇祯的儿子们这个问题,有一个人的记载不得不提,那就是对崇祯忠心不二、维护有加的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世德的以批驳谣言为要旨的《崇祯遗录》。王世德在《崇祯遗录》中明确为周奎辩护,声称是太监栗宗周和王之俊二人将太子和二王献给李自成:“时,太子年十六,定王十三,永王十二,托太监王之心、栗宗周、王之俊三人。城破,之心死,宗周、之俊献太子、二王于贼,幽之贼将刘宗敏家,后不知所终。野史云托戚周、田二氏,又云太子诣周奎第,奎卧未起,皆无其事。田弘遇十六年冬已死。”
王世德在《崇祯遗录》的序言中写道:“乃一二失身不肖丧心之徒,自知难免天下清议,于是肆为诽谤,或曰宠田妃、用宦官以致亡,或曰贪财惜费以致亡,或曰好自用以致亡,举亡国之咎归之君,冀宽己误国之罪,转相告语。而浅见寡闻之士以为信然,遂笔之书而传于世。臣用是切齿拊心,痛先皇诬蔑,又惧《实录》无存,后世将有匹夫失德之主同类并议者,于是录其闻见,凡野史之伪者正之,遗者补之,名曰《崇祯遗录》。”
由于王世德身为崇祯朝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常居禁中宿卫”的宫廷内侍的身份让他成为很多宫廷朝堂事件的目击证人,因此《崇祯遗录》对于研究崇祯朝的历史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对发生在崇祯亡国之后的三月十九日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则要另当别论。
前文已经详细揭秘:崇祯亡国后,国丈周奎在三月二十日亲自求见李自成并献永王和定王二王,李自成自始至终未能搜获太子朱慈烺,十一月,周奎又将前去投奔他的太子朱慈烺交给清廷。
王世德所辩称的太监出卖太子和二王给李自成,周奎明亡后未见过崇祯的三个儿子完全是一派谎言!而且大
太监王之心也并非王世德所说的城破时殉难而死,而是在城破一个多月后,因为交不出农民军要求的三十万银子而被刘宗敏夹死的,钱在《甲申传信录卷四》中针对此说特加辟谣:“王之心,旧司礼监掌印太监,顺天人。二月二十六日廷议助饷,之心闲住已久,众言之心富甚,家藏现银三十万。上即日召谕之,令捐助。之心以连年家计消乏为辞。次日献银一万两。自成入,系之,追银拷掠。搜银十五万余,金银什器缎疋无算。以未合三十万现银之数,夹二次,至死。他书有载王之心自殉难者谬。故特详其实也。”
要想知道王世德为何在此事的记述上错误百出,就必须要对王世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王世德因为职务关系,得以目睹亲历了明末崇祯皇帝在位期间的朝中的诸多事件内幕,所以与一般的稗官野史相比较,他的《崇祯遗录》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点,那就是王世德的忠君思想极其浓厚,因此他在《崇祯遗录》一书中,对崇祯帝和皇亲宗室是竭尽全力地百般回护,比如崇祯好色、周后买妓、罔顾国法等丑事就被全部遮掩,只有在他揭露周延儒欺君误国的罪行时才会不小心地捎带出一星半点的关于周后的不法之事。
根据王世德的儿子王源的讲述:北京城破前夕的三月十七日,正在巡缉北城的王世德眼见京城不守,为了救援崇祯皇帝,于是伪造入城牙牌进入内城,不想三月十九日城破,好不容易才突破重围进入皇宫的王世德却惊闻崇祯皇帝已死,悲痛欲绝之下,欲拔刀自刎,幸好被身旁的老仆夺刀救下,于是被送到北京城外的金刚寺中藏身养伤,并做了和尚。在李自成离开北京后,王世德才敢走出寺庙前往河北,而后流落江南。
因此,身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的王世德对崇祯殉国前的朝廷内的事情比较清楚,但是在崇祯殉国之后发生的事情,不在北京城中的他也只能是道听途说了。更关键的是王世德忠君护主,周奎两度出卖崇祯儿子们的如此不堪的事实自然是一心维护崇祯的王世德在感情上无法接受的,他心目中的不世出的圣德皇帝怎么会有这样无耻的老丈人?如果承认了周奎出卖崇祯儿子们的丑事,岂不是令崇祯死后蒙羞?在他的《崇祯遗录》中,王世德指名道姓地怒批造谣的吴梅村,可是对不断恶意造谣的国丈周奎,他却是刻意包庇,比如他在《崇祯遗录》中一面澄清根本不存在什么刘伯温预言崇祯亡国的画轴,一面又将这一谣言的制造者——周奎和陈仁锡的儿子陈济生隐而不提,王世德这样做,不过就是为了维护崇祯和周后的那点光鲜的面子罢了。为了保全崇祯皇帝和周后的那点脸面,王世德宁愿昧着良心散布太监出卖崇祯儿子们的谣言。
那么,关于太监出卖崇祯儿子们的谣言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参考刘伯温在北京密室留下崇祯亡国的画轴的假预言的出处就知道了,这一切只能是街头骗子出身的周奎的杰作【详情请见《揭秘《红楼梦》中的詹光的改写明末历史的神技内幕》】。周奎出卖崇祯三个儿子的恶劣程度可要比输送瘦马并捏造周后“天下贵人”的谣言要严重多了,为了掩盖他和陈仁锡十八年前联手编的周后“天下贵人”的谎言,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新的更大的谎言去掩盖那个旧谎言,周奎于是又和陈仁锡的儿子陈济生合伙编出了刘伯温预言崇祯亡国的天大谎言,四处散布。
那为了掩盖他出卖崇祯三个儿子的民愤极大的卖国恶行呢?周奎自然更是要竭尽全力地去歪曲事实了,他用的仍然是东林党转嫁栽赃的老套路——让太监背黑锅。太监,是谁都瞧不起的下贱的阉人,就连王世德这么忠厚耿直的人都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地委罪于太监,还有谁会为他们洗刷冤屈呢?周奎自然不用担心会有人去追究这一谣言的真相了。就这样,原本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国丈周奎出卖二王、太子之事硬是被各怀居心的的人用谣言搅得是非难辨。
但是无论周奎制造的谣言再怎么成功,无论忠心崇祯的王世德再怎么努力地维护崇祯的国丈,周奎出卖崇祯儿子们的无耻恶行还是无法被彻底掩盖,他们制造的卑劣谎言就连远在南京的史可法等人也蒙蔽不了,更不要说清廷的官方档案明明白白地记载了太子朱慈烺不但进了周府见到了周奎,而且还是太监亲自护送过去的,就连这太监的名字也记载地十分清楚:杨玉。周奎府中的长平公主一见到太子,立马就抱在一起放声痛哭,周奎还恭敬地跪着献上了酒食,在几番隆重的招待之后,周奎才亲自上疏将太子献给清廷,说是发现假太子,见《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十二:“辛巳。有刘姓者自称明崇祯帝太子。内监杨玉为易服,送至故明周后父周奎家。时崇祯帝公主,亦在奎所,相见掩面泣。奎跪献酒食。既而疑其伪。具疏以闻。”
正因为事实太过清楚,北京城里人尽皆知,因此就连为了维护周奎而将周奎采买名妓陈圆圆献给崇祯的丑事栽赃给田弘遇的吴梅村也不得不在他的《鹿樵纪闻》中写下李自成从未捕获太子以及周奎出卖崇祯三个儿子的事实,【《鹿樵纪闻。卷上》“两太子”条:“甲申之变,太子时年十八,上命避成国公府,而永定二王分投周田两皇亲。及出宫,仓皇奔散。已而周奎献二王,自成许待以杞宋之礼。帝后梓宫出城,二王青衣拜送,独太子不知所在及贼挟二王舆晋王东出,百姓拥观,始讹传太子亦在贼营。及贼战败,晋王乘间驰入吴军,则又讹传太子为吴军夺归。及贼还京师,则并不见二王。即吴兵入城,亦但有晋王,不闻有太子也。久之,有言定王被害于城西空苑者;又有言自成西奔,见太子绯衣乘马,随往山西者。至明年春,江南有故太子,莫辨真伪。而是岁之冬,北都先有一男子投周奎家,自称太子,言出宫时不及至公府,匿东厂门,暮出投一腐店,店主人为易敝衣,送崇文门外尼庵,又转匿内侍常进节家,今闻公主在,故来相看。奎首于官,执送刑部会勘,时进节及故阉王化澄皆言非伪。又研审周奎家奴,供称:男子初至,奎侄绎即引见公主,兄妹相向大哭;奎饭之,居家行君臣礼。至晚别去,公主赠以锦袍,戒勿再至。不数日又来,绎便留宿,谓云:“若毋言太子,第自称姓刘,说书生理,可以免祸。”男子坚执不从,乃逐之门外,随为逻卒执去。于是刑部主事钱凤览责绎负主背恩,下阶挥绎一拳,满尚书不能决,命且收监。诘朝,周奎具疏闻之朝,……是年正月,京师已决凤览,谢升早朝出,忽遇之途,惊而得病,颈渐肿,将死,惟呼钱老先生且宽我。摄政王闻之,亦信北太子为真矣。已而东安作民乱,称太子,敕兵部发兵剿灭,并男子斩之。在南者,豫王挟之至京,不知所终。……二鼓,帝命周后自经,令太子、二王易服出避,手刃袁妃长公主。五鼓,贼攻正阳门,帝欲出不得;俄而内城陷,帝登煤山,自缢于寿皇亭。戊申,贼以扉舁出,与周后同置东华门侧,殓以柳棺,枕以土块,覆以蓬厂;辛亥,始改殡于茶庵。已而伪官传纸票,仰昌平州葬之于田贵妃墓。四月初三日,发引,永、定二王青袍哭送出城而返。……戊申,周奎献二王,自成曰:“吾待以杞宋之礼。”发刘宗敏收养。午刻,始得崇祯崩问。”】
虽然吴梅村出于护周后、反田妃的政治立场,针对田妃和田家捏造散布了不少谣言,并且还将永王朱慈炤面对李自成时大义凌然的不屈言行一概隐去不提,但就事论事,他能够将周奎出卖崇祯三个儿子的丑行如实记载,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