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电子时代话读书

2019-09-09 14:44阅读:
电子时代话读书
刘在平

电子时代、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这些说法虽有不同却高度重合。如果说“全民阅读”包括电子阅读,有点贴谱,如果指传统阅读,那可就差远了。电子阅读能不能代替读书?手机里也有电子书,不是读书吗?可电子书和传统图书区别很大不说,关键是,看手机的有几个是在读电子书的?尤其是看大部头的,或经典的,恐怕少之又少。这事儿不好调查,可本人乘坐火车、高铁、地铁、公共的时候从来不看手机,也不看手提和APAD,一看就眼睛、脑袋都难受。于是就观察,多次观察的结果是大家都在看微博、微信、视频,或者QQ聊天等等,看新闻的也不少,这些不是不好,里面信息量不小,而且不乏新颖独到、传统媒体难以包揽的内容。可是,当媒体上说日本人在地铁里大都在读书,中国人在地铁里大都在看手机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问过十几名年轻学子,会不会经常读书?回答基本上都是否定的。面对这样的回答,除了担心年轻人的眼睛和颈椎以外,更要紧的是想提醒一句:电子阅读多了,阅读能力会下降。
这么说有依据吗?其实生活当中,使用许多高科技产品都有这个问题。比如电子导航多了,驾车寻找和熟记道路的本事会下降,问过出租司机为什么不用电子导航?回答是那玩意儿用多了人变得很笨,影响拉客赚钱的效率。敲字多了写字的能力下降,看电视剧多了品味经典小说的能力下降。我还发现,现在年轻人谈恋爱短信、微信、网聊特别方便,写情书的能力在下
降。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电子阅读,使读书的能力下降是难以避免的。
一些比较爱去图书馆的同学表示,想读书,却不太会读书。电子时代,如何坚守“开卷有益”?这里头有方法问题,也有读书意识和心态的问题。本人参照他人、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做了点总结:“书山有路勤为径”,这个“勤”,可以具体化到许多的“径”。
一曰苦读,出于坚持而苦读。所谓坚持,就是持之以恒地读书,坚信读书上的天道酬勤。新媒体之所以广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起来不那么“苦”。古人讲究苦读,倡导苦读,践行苦读。大凡读书人,几乎都是经过苦读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韦编三绝,春诵夏弦,志坚行苦,十年窗下,牛角挂书……读书励志的经典不胜枚举。读书一定要苦吗?读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书不行吗?新媒体风行多媒体,影像声光动漫趣味盎然不好吗?肯定好,但光靠这些,对与追求深刻、系统、理性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和人的思维方式有关。比如易中天讲《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就风趣幽默,轻松自如,讲故事举例子举重若轻,许多有学问的人都可以这样做,可他们靠的是苦读苦思、博览群书的坚实基础。对于听众或读者来说,自己读书思考的基础如何,对于“浅显易懂”的理解程度也截然不同。
有些经典,比如说《老子》(《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字,但比较深奥。中国古典精华对许多读者来说都有这个问题。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虽是现代汉语翻译的,许多人读起来也诘屈聱牙。就算读比较通俗的哲学史,也很难轻松悠闲,总是有点“苦”的。更要命的是,除了艰涩而需要勤苦,还有一种精神痛苦,就像本人在拙著《道可道——大视域中的新道家》前言中说的“最大的困难在于,需要面对和解决内心的冲突。我的体会是,思想上不能贯通,自己说服不了自己,在一些最基本问题上自相悖论,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因为难以找到自我宽宥的理由。”真可谓“精神苦旅”,怪不得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人生的乐与甜,总是藏在勤与苦的背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中有乐,乐必酬苦。知识、智慧、思想启迪与豁然之乐,是人的精神世界最珍贵的享受。
二曰拜读,出于敬畏而拜读。爱因斯坦年轻时就和朋友一起很敬仰地研读斯宾诺莎,后来他曾经说“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位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位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康德惜时如金,他规律的生活节奏成了周围人们的“钟表”,但有一次他没有按时出来散步,使大家都弄错了时间,而那一次是因为他看卢梭的书入了迷。康德曾经很谦卑地承认卢梭教育了自己,使他明白了做学问要为大众服务。
人需要有一种敬畏之心,读书尤其如此。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之中,总有一些文化经典、思想精华、精神瑰宝,即使不一定完全同意或接受其思想观点,也应当保持一点谦卑和尊崇;即使遇到不同作者之间有对立,也可以接受其启迪与昭示。雅斯贝尔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中说:“我们时代的危机所具有的压倒一切的剧变在这永恒的实体面前相形见绌”,他倡言,人们的记忆应当参与一切时代所共有的不朽的要素之中。“只有当回忆采取了汲取的形式时,……这个回忆才会成为当代人对他自身的永恒存在的参与。”——这话说得很深刻,我们对于史册典籍,有过“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之辩,而且后者压倒了前者。今天看来,两者都有失偏颇,无论古今,都应当厚深薄浅,厚精薄粗。而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敬畏之心的,读书缺少了拜读,就容易浮躁。人类智慧是在积累沉淀传承选择中发展的,后学应当由“为学日益”而“为道日损”,由“由约及博”而“由博及约”。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都是需要的,但对于前人的成果,首先是学习、传承,才有了创新的基础。
三曰精读,出于理解而精读。精读是针对泛读、粗读而言的,就是要一边读一边思考,尽量理解得到位、理解得深刻。尤其是对于想不通、搞不懂、甚至引起内心冲突的内容,更需要反复思量,以求豁然开朗、洞若观火。本人有一个阶段,将20多种哲学史对照阅读,不仅对照不同版本中对同一位哲学家的介绍,而且对照不同的、对立的观点,这次阅读虽然进度极慢,但收获很大。
对照阅读、反复阅读、思考阅读、笔记阅读,都是精读的好方法。为什么要记笔记呢?不仅是为了记忆,也是为了整理思路,是“将书中的变成自己的”一种非常好的转化功夫。也是“将比较零散向比较系统转化”的功夫,过一段时间,整理笔记,发现当时的思考和理解相当可贵,幸亏当时记了笔记,而且笔记又帮助你诞生了新的体会。其中,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修炼和提升。新媒体时代,精读少了,知识面或信息量扩大的过程中容易使头脑成为一个“信息库”,但如果整合不够,就容易成为没有编目的“资料室”,难以实现结构优化。至于辩证、抽象、比较、逆向、联想、跨越、兼并、顿悟等思维的训练就更会有差距。有些年轻人知道的很多,但难以运用,难以形成思路、框架、逻辑结构。其实古人早就指出过这种现象:“学穷千载,书总五车。终生役役而不见其功,苶然被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也。”所以说,精读即是研读、细读、深读,虽然进度很慢,收获却是全方位的。
有同学问过我:即使反复阅读、使劲捉摸,还是看不懂,咋办?这种情况免不了的,那就不要较死劲,绕过去就是了。只要告诉自己:撤退不是逃跑,迂回不是放弃。以后再读的时候,或在别的书中看到相同内容的时候,说不定你就懂了。为什么?这就是人的潜意识的作用,还可以说一句,在一定情况下,“潜意识是时间参构心灵”,这话题理论性很强,暂时搁下。但需要说的是,不要因为看不懂而放弃读书,所谓“开卷有益”就包括了看不懂也有收获,你的潜意识不仅让你“无意识”地、不自觉地记住了某些内容,而且悄然地、潜移默化地帮助你整合了许多内容。于是,几番“山重水复”,必将“柳暗花明”。
四曰泛读,出于饱揽而泛读。泛泛而读,大致浏览,岂不是与精读相悖?是的,泛读是针对精读而言的,但对于读家来说,也是一种必要的、很好的读书方法。走进图书馆,哪怕是一个普通的阅览室,也会觉得琳琅满目。有人走进爱读书者的房间,发现藏书之多可谓车载船装,禁不住问一句:这么多书读得过来吗?其实善读者往往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甚至大部分图书是享受泛读待遇的。新媒体阅读,大致是以泛读为主的,但依然需要对于图书的泛读。哪些书适合泛读?主要不是根据书的“档次”,而是根据自己读书的需要或熟悉程度而酌情选择。同类的书,精度一些之后即可泛读,泛读之中发现重要的或生疏的内容亦可转为精读。一个人知识结构总有核心与边缘之分,相对边缘的即可泛读。其实泛读多了,“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唐诗三百首》作序的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量大了,无论是书籍内容本身还是你的心灵,都会有一种精华内容的“自然重复”“自然倾斜”,或曰是一种“自选机制”,这也是许多读书人心领神会的“书中之道”、“读中之道”。
五曰捧读,出于喜爱而捧读,或者说是“如饥似渴”地啜读。这是一种心态,或是一种读书的境界。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窃读记》中描写道:“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是一则令人十分感动的现代人读书的故事。记得笔者年轻时当兵,曾在深山老林伐木,晚上在地窨子里打着手电筒读书,后来在团部机关又收拾了一个偏僻的小仓库读书。记得有一次从周边的中学教师那里借到了古代文学名著,就是三国、西游、红楼梦等等,那个阶段成了书痴,就连出差的时候也手不离卷。恢复高考时考上大学,发现班里不少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当矿工,每天跑步上下班,为的是多赢得一点时间看书;有的在兵团当知情,晚上打着手电筒看书;有的当兵,夜晚到保留长明灯的走廊里读书。我的体会是,读书读到这份上,心里一定揣着一份强烈的渴望,也一定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喜爱。
怎样才能爱上读书呢?“读书励志”的途径是很多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在读书中热爱读书。只要是好书,就一定有吸引力。不见得“直接吸引”,但一定会“间接吸引”、“潜在吸引”,每读进去一分,兴趣就增加一分,再读进去一分,兴趣会成倍增加,原来觉得枯燥乏味的书籍,会变得趣味盎然。书中那些深刻厚重的内容,会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发生耦合,书籍世界会成为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源源不断的泉流。
六曰思读,出于探索而思读。读书,即可读而思,亦可思而读。遇到问题,尤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读书寻求答案。即使没有确定的答案,或书中的观点、结论你并不满意,也可以获得方法、视角或提法上的启迪。许多问题,前人是有所思考的,即使是新时代的新问题,前人的思考也极有可能是涵盖或涉及的。又或者,同时代的人,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如果读到至少是一种交流。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比如关于社会平等的问题,即使在新的条件下以不同面貌出现的平等问题,思想家的论述或争论已经相当深刻。在苦思冥想中,如果读到罗尔斯《正义论》中关于“无知之幕”等论述,自己的思想会得到深化。当然,平等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亚里士多德、卢梭、康德、黑格尔等等都有相关论述,罗尔斯的观点也引起很大争论,读了就会发现,自己的理解至少已经打开了很宽阔的视野。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平等的思考别具一格,比如老子天道平等的思想,就让我们耳目一新,而众所周知的“人之道,奉不足而补有余;天之道,奉有余而补不足”,理解起来也会更加深刻。这样的思想诣趣或思维修炼,在一般电子阅读中是很难实现的。再比如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科学发展,究竟是什么关系?网络上的争论相当激烈,如果读一读霍金的《时间简史》、尼克里斯和普利高津的《探索复杂性》、格林的《宇宙的结构》、卡谱拉的《物理学之“道”》……至少会对于形成自己的看法有很大的帮助。
带着问题读书,将思与读有意识地结合起来,还可以称之为“群读”,就是围绕一个问题而读了一堆书。这不仅是研究者写论文、著作的时候运用的方法,日常读书中也完全可以采用,而且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学上说的“学习迁移”,大致上就是中国成语中说的“触类旁通”。集中围绕一个问题读书,在另外的、若干问题上都会有所收获,有时原本的问题说不定更困惑了,但其他问题上的解惑或豁然则可能达到“意外惊喜”,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开卷有益”,也包括了几番努力之后,原本问题在不经意中迎刃而解。这又是潜意识的功劳,印证了王国维所说的那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七曰醉读,出于感动而醉读。记得小时候读《红楼梦》,当时不知道鲁迅先生批评过读红楼“充当其中角色”,总是不自觉地“设身处地”。开始时读得很艰苦,后来深深被吸引,跟着贾宝玉悲喜交加,随着林黛玉眼泪扑簌。第二次读红楼时已经当兵了,依然是“陷进去”。第三次,关注点更多了,加上看了俞平伯、冯其庸、冯文斌等红学专家的文章,就觉得前两次简直白读了,真是有点茶饭不思,还专门跑到北京新建的大观园去“寻梦”。有了这种如痴如醉,如今觉得从这部世界级名著中收获十分丰富。再者,“入迷读书”是进入读书状态的极好的方法,如果因为事务太多而有一段时间没有读书,一时难以进入读书状态,就读文学,巴尔扎克的、雨果的、大小仲马的、狄更斯的、昆德拉的、米切尔的《飘》,包括琼瑶的言情小说,金庸、古龙等的武侠小说,都让我沉迷其中,这种沉浸状态很容易转化为读其他书籍时的专注状态,而文学所激活的形象思维、联想思维等等,也会在教学科研中保持较长时间的活跃、灵动。辛弃疾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觉得痴迷沉醉地读书,梦里天地驰骋。
八曰品读,出于审美而品读。品读当然不求快,不求多,而是如品美酒,如品香茗。以审美情趣而在读书中抵达精神自由,是许多读书人所追求、所迷恋的一种境界。泰戈尔说:“撇开人的好恶去观察,世界本性并不复杂,很容易窥见其中的美和神灵。将察看局部发现的矛盾和形变,掺入整体之中,就不难看到一种恢弘的和谐。”——泰戈尔的话,说得极为优美,与老子十分相通,简直是道家美学思想的诗化的版本。美在于整体和谐,也在于领略整体和谐的心灵。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泰戈尔说:“空虚的欲望宣扬的美,是海市蜃楼。当我们完美地认识真理时,我们才真正地懂得美。完美地认识了真理,人的目光才纯净,心灵才圣洁,才能不受阻挠地看见世界各地蕴藏的欢乐”。深入地读一本好书,处于排除阻挠、净化心灵的过程中。当你随着萧伯纳鉴赏《少女的祈祷》或莫扎特的《天神交响曲》,随着泰戈尔将目光瞄向《对岸》,聆听纪伯伦的《浪之歌》或劳伦斯的《鸟啼》,体会爱因斯坦的《信仰自白》……此时会觉得,马斯洛所说的“巅峰体验”并非高不可攀。
读书是形象的审美,通过许多作者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描写犹如亲眼所见;读书又是抽象的审美,许多作者已经超越了直观,令人没有身临其境而“在场”。读书是语言的审美,风光之美、思想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等等,都可能语言折射中“涌现”,语言本身的结构美、韵律美、节奏美在作用于内容的前提下与阅读者的心灵交融,升华或造化出一种生存状态。读书当然是一种生存,而且是影响整个生命的生存之一部分,而这时的生存,便是诗意的生存、审美的生存。读书是心灵的审美,是美的领略与美的塑造的统一,读书影响现实的环境,改变着感悟到的氛围,尤其是内在地构制着精神世界;于是,读万卷书也是行万里路的精神之旅,且行且变,变得举止文雅,谈吐高雅,风度优雅,心境淡雅,“腹有诗书气自华”。
除了上述,还可以列出出于写作而查读,即针对写作的需要而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列出相关的书单,或可以边写边读、查阅而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写好文章,而且就某个问题或某个侧面理解深刻。出于记忆而重读,对于有一定体会的、重要的内容,重新找来阅读,留下更深印象的同时,“温故而知新”。出于充电而追读,即关注出版动向,一些颇有影响的新书,及时购买或借阅,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这方面,电子阅读当然有优势,但依然无法代替读书。比如大数据话题网络上已经相当热门的时候,如果读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思维与决策》、《网络社会的崛起》等书籍,理解还是大不一样的,再读网络上的文章,就会具备一定的筛选、整合的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获取知识、智慧、活力、方法、审美、价值来说,书籍并非唯一的渠道,但一定是重要而持久的源泉。“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笛卡儿);“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电子时代,这些至理名言没有过时,依然并永久放射出熠熠光彩。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