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差点被昏君毁掉的三国大将

2017-05-11 07:37阅读:
差点被昏君毁掉的三国大将

有句话叫做“强将手下无弱兵”,反过来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说一个士兵勇敢能战还要遇上一个好将军,否则,全军失败了,你再勇敢也成不了胜利者。其实,这句话对将军也同样适用。一个将军熟读兵法、料敌在先、多谋善断、带兵有方且英勇善战,但遇不上一个好的统帅(君主),你再优秀的军事才能也是无从发挥。说到底,局部战场这个舞台上将军是主角,而在更大的战略全局这个舞台上,统帅才是主角。就像那个泓水之战,宋国右司马公孙固(将军)看得很清楚,敌强我弱,只有在敌人(楚军)渡河时进行打击(半渡而击),宋国才能够取胜。但那个蠢猪式的宋襄公(统帅)却以仁义为名扼杀了公孙固的正确主张,结果导致大败,而这个公孙固也成了败军之将。
三国时期也有这样几员大将,他们在原来的集团当中已经成为将军,但由于统帅无能,他们的才能根本就无从发挥,因而不是战败被俘,就是即将成为终老行伍的“老兵”。而在新的阵营当中,由于统帅的出众才能,从而也成就了他们的英名。
且看三国差点儿被无能君主毁灭的几员大将。
张辽
差点被昏君毁掉的三国大将

(张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辽原来是并州刺史丁原的属下,继而归属董卓;董卓败亡后,张辽归属吕布,被任命为骑都尉,到了徐州,张辽被吕布任命为鲁国相。曹操打败吕布,张辽投降,被曹操任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看看张辽的这番履历,应该说也是老资格的军人了,但他在前几位主公手里,才能都无从发挥,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会就这样默默一生了。如果说在前两位诸侯手中张辽不能显露头角是因为仗还少的话,那到了吕布这儿,仗几乎天天都在打,吕布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吧?但吕布这个人,做一个战将可以,做一个统镇一方的大将尚不及格,又怎能指望他成为一个知人善任的“明公”呢?就好比高顺,曾经打败过刘备、夏侯惇,三国时期能够打败过这两人的能有几人?但吕布说把这人的兵权解除就解除了,在这样一个人面前,再埋没了一个张辽又算得了什么?
归顺曹操以后,张辽才真正有了真正发挥才能的舞台。这当中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张辽专门于军事,不久就从中郎将升任为裨将军;二是经过一段时间让张辽独自带兵,比如说关羽斩颜良那场白马之战,就是张辽带兵前去解白马之围。此后的平叛昌狶、讨伐袁氏兄弟、破辽东柳毅等,张辽已经成为曹操手下的一方大将,到了北上平定三郡乌丸叛乱,张辽已经成为曹操直接指挥的大将了。再到平定陈成、梅兰叛乱获胜后,张辽已经有了假节的待遇。张辽最有名的战功当属“大战逍遥津”,此战杀得孙权那叫一个惊魂落魄,只能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来形容。到曹丕时期,张辽一直为魏国防守东吴,一直到病逝。而孙权,听说张辽病了还要告诫诸将,说:“张辽虽然病了,仍然是勇不可当,一定要谨慎对待。”可见张辽是多么的夺东吴人之气!
假如张辽不遇曹操,是不是能有这样的战绩,只能用“难说”两个字作答了!
张郃
差点被昏君毁掉的三国大将
(张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郃原来是韩馥的属下,后归属袁绍。袁绍让张郃抵挡公孙瓒,等到公孙瓒失败,张郃功劳最多,张郃升任为宁国中郎将。中郎将这个军职在三国时期难以一概而论,职权地位差别很大。比如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不用说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将军;而诸葛亮是军师中郎将,干的是军队总参谋长的活儿,从他后来升任为军师将军来看,这个中郎将是官位低权力大;张飞曾经被曹操封为中郎将,没有封侯,可见官位很低。张郃这个中郎将前面有地名,应该是位高权重一类,虽然不及曹丕,但应该会略高于诸葛亮,因为他能够在袁绍面前参与军事指挥方面的意见。
官渡之战,曹、袁两军相持,袁绍派遣淳于琼等督运粮食屯于乌巢,曹操亲率军队突袭。张郃认为,曹操率领的都是精兵,淳于琼一定抵挡不住。乌巢粮仓一旦有失,则河北一方的大势必将失去。于是建议袁绍赶紧派兵救援。而袁绍的谋士郭图则认为,张郃的计策不可取,应该攻击曹操的大本营,这样曹操必然回来,乌巢的危机不救自解。张郃说,曹操的营寨非常坚固,一定攻打不下来,一旦淳于琼被擒获,我们都会成为曹军的俘虏了。袁绍派遣了很少一部分轻骑兵支援淳于琼,而派遣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营。结果,淳于琼果然被曹操擒获,乌巢粮仓被烧,而曹军的大本营又攻打不下,袁军崩溃。郭图害怕袁绍追究责任,又向袁绍说张郃的坏话,张郃害怕,投降了曹操。
张郃与郭图因为对形势的判断不同因而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关键是看主帅自己如何把握。从袁绍分兵两出来看,他自己是看不清战场形势的,只是更相信郭图,因而把重点放在了郭图的建议上。有了这样一个糊涂的主公,任何人在他手下,都不可能成为一名有为战将,不仅仅是张郃。淳于琼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早期和袁绍曹操齐名,这个人后来被看成是酒囊饭袋,不能不说完全是毁在了袁绍手中,也难怪袁绍的大将之一朱灵会早早地离开了他!朱灵这个人非常典型,论能力不过是中庸之人,但他因为早早归属了曹操,最终被任命为曹操时期的最高军职后将军,不能不说是因为统帅的才能成就的将军。
张郃既已归属曹操,立即就被曹操任命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后来因功逐步升任为西北方面的副统帅,为夏侯渊副手。
张郃最有名的战绩有两项:一是夏侯渊阵亡,张郃在战场上被众将推举为临时主帅,张郃临危不乱,安定了军心,曹军得以安全撤离;二是街亭打败马谡,使诸葛亮的初次北伐无功而返。
张郃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后来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死于一次简单的追击战。现在一般认为,这是司马懿要铲除大将,独揽大权,逼迫张郃追击的。如果此事属实,只能是再一次说明,将军所以成名,还要看是在谁手下为将。
黄忠
差点被昏君毁掉的三国大将
(黄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忠原来是刘表属下的一员中郎将,如上所说,这个中郎将应该是将军中最低军衔的那种,因为曹操接管荆州以后,只不过给了黄忠一个“代理裨将军”职务。曹操让黄忠仍然管理原来的辖区,依旧归长沙太守韩玄领导。
三国是个争战年代,任何一个诸侯手下的将军,都属于“宝贵人才”,黄忠自始至终都是小县城里的一名小将军,只能说明刘表就是一个“自守贼”,既不能发现人才,更谈不上使用人才。曹操没有涉足长沙,对黄忠有多少了解很难说,没有对黄忠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也有刘表的原因。
黄忠归属刘备以后,应该是马上得到了重用,因为跟随刘备入川作战的主要带兵人就是黄忠。正史中对于黄忠的生平事迹记述的不很多,从刘备不带赵云(关羽张飞有守土大任)而带着黄忠,说明刘备是个识货的主儿。黄忠也果然不负刘备所望,自从葭萌关开始攻打刘璋,黄忠常常是“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汉中的定军山之战,黄忠更是斩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成为了和关羽、张飞、马超一个档次的大将。
只能这样说吧,是刘备成就了黄忠,而黄忠差一点儿就被刘表埋没在蓬蒿之中。
甘宁
差点被昏君毁掉的三国大将

(甘宁图片来源于网络)
甘宁原来是一个地痞恶霸,后来读了一些书,就去依附刘表,刘表没有拿他当回事。甘宁又转投黄祖,黄祖虽然对甘宁有所任用,但也只是把他当做寻常人。甘宁到了东吴,经周瑜和鲁肃的推荐,马上得到了孙权的重视,像对待老部下一样的对待他。甘宁向孙权献策,说曹操终究是要篡汉的,主公应该早作打算,谋取荆州。而谋取荆州的计划应该是先攻黄祖,再据楚关,然后谋取巴蜀。诸葛亮和刘备有番对话,被称之为“隆中对”,甘宁的这个计策,可以称之为东吴版的隆中对,因为那时候刘备还不得势,所以只有天下两分。东吴这番天下两分理论还有一个鲁肃版,是从大的战略框架上说的,而甘宁的计策倒更像是一个具体的作战计划。计划得到了孙权的赞同,于是率军向西,果然打败了黄祖,收编了他的全部人马。
甘宁的成名之战有三次,一是镇守益阳抵挡关羽,一千多人挡住了关羽五千精兵;二是濡须夜击曹操前锋部队,逼迫曹操撤兵北还;三是救孙权与逍遥津。尤其是这第三次的逍遥津之战,一战成就了两名战将,曹魏方面是张辽,而东吴方面就是这个甘宁。
如果没有孙权的赏识,不知甘宁会在诸侯间继续游荡呢,还是再回去当他的地痞?
三国时期这样的将军应该还有,比如臧霸、文聘、田豫等,但他们的名气似乎不如这些人大,尤其是其典型意义也不如以上几人显著。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