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杨仪有过投降魏国的迹象吗

2019-11-05 07:48阅读:
杨仪有过投降魏国的迹象吗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率领蜀汉国大军突破了魏延的阻击,并在杀掉魏延后成功返回成都。在他看来,这丞相一职就应该非他莫属了,可哪成想,继任诸葛亮执政的却是蒋琬。在落寞之际,杨仪对前来看望他的费祎说过这样一句话:“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有人把“以就魏氏”理解为是投降魏国,那么,杨仪真的有投降魏国的念头和迹象吗?杨仪的这句话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建兴十二年(刘禅年号,234年)秋天,诸葛亮的病情已经很重了,他秘密地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后的退军安排。命令是这样的:魏延断后,姜维其次,杨仪率领大军先撤。这道命令还有一个补充条款,如果魏延不执行这个命令,那么就不要管他,由杨仪率领大军先行撤回。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秘不发丧,命令费祎前往魏延大营,探测魏延对于此事的反应。事情果然像诸葛亮担心的那样!魏延说:“丞相虽然去世,我还健在。相府亲信官属,可将灵柩送回安葬,我将亲自率各军攻击敌人;怎么能够因为丞相一个人的死而废弃天下大事呢?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要受杨仪的布署约束,作断后的将军?”魏延不仅仅是说说,他还和费祎安排哪些部队回去,哪些部队留下继续作战。魏延还让费祎在这个计划上签名,准备传达给下面的将领。费祎欺哄魏延说:“我要为你回去向杨长史解释一下,他是个文官,不大懂军事,一定不会违抗你的命令。”魏延同意了,费祎出门后就快马加鞭回到了杨仪身边。杨仪于是按照诸葛亮的计划,不管魏延,自行安排大军回撤。魏延派人前去打探,看到杨仪在做着撤军的安排,非常生气,率领着自己所属的部队先撤了,而这时候整个的北伐大军还没有行动。后来的事情是魏延烧毁了栈道,杨仪翻山越岭紧跟其后;魏延占领了南谷口,杨仪派将军王平斥责魏延。魏延理亏,军队逃散,他自己准备逃往汉中,结果被杨仪派出的将军马岱所杀。
pan >回到成都后,杨仪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应该是他代替诸葛亮执政,却没想到诸葛亮早已经指定蒋琬继任,他只是被任命了一个中军师的职务,并没有军队让他统领。杨仪非常失望,既没有权利,也没有事干。杨仪觉得自己的资历比蒋琬老,才能比蒋琬强,结果却是蒋琬上位,于是非常生气。杨仪心中的怨愤还表现在言语和面色上,经常地大喊大叫。官员们都害怕他嘴上没有一个把门的,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于是都离他远远的,唯恐惹上是非。费祎回到成都后升任为后军师,平常和杨仪关系也挺好,所以只有他前去探望安慰杨仪。见到费祎,杨仪可算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气口,于是在费祎面前把前前后后的事情全都吐了出来。大概是越说越生气,越说越觉得自己遭遇不公吧,杨仪又对费祎说:“过去丞相去世的时候,我如果发动军队去附和魏氏,我的境况还会落魄到这种地步吗?让人追悔莫及,再也没有那个机会了。”费祎将杨仪告发,杨仪被流放,后来继续上书诽谤,在流放地被收监后自杀。
从这个过程已看出,杨仪从来就没有过“投降魏国”的打算。那么,杨仪“投降魏国”一事是怎么来的呢?这一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二是对于“以就魏氏”的错误理解。在《三国演义》中,杨仪对费祎说:“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也可能是这个原因,有的人就把杨仪发牢骚的“以就魏氏”当做了“国”。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说魏延和杨仪都有投降魏国的念头,或许自有作者的通篇考虑,我们不必对于一些虚构的人和事做过多的评论,因为我们不是在评论文学作品。就真实历史上特定的人物来说,杨仪所谓的“就”,是附和或者是迁就的意思,不是投降;魏国也不能称之为“魏氏”,魏氏只能是指魏延。“以就魏氏”是附和魏延的意思,也就是按照魏延的计划,大部分军队留下来继续和魏国作战,让少量的部队扶灵柩回去安葬诸葛亮。魏延的这个计划杨仪是知道的,因为当时费祎从魏延这儿回去不可能不和他说,而这个情况的出现又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杨仪后悔没有跟随魏延在于,他如果同意了魏延的计划,朝廷无论是重用魏延还是限制魏延,他杨仪不都是应该处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上来平衡和魏延的关系吗?可现在魏延这个政敌没有了,他这个官场上不受待见的人,也就没有了作用,所以他才会后悔。抛开个人的是非恩怨不论,杨仪可以“附和”魏延吗?应该说是可以的。还是在四年前,魏延就被任命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还被授予了符节,而杨仪是在平息了魏延的作乱后才升任为中军师。也就是说,杨仪有诸葛亮的临终命令在手,有当时前线最大的权力,但魏延是当时前线军衔最高的将军,而且还享有符节,所以,让杨仪成为名义上的总指挥,给魏延一种实际上的权力并不矛盾。这也就是魏延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还需要费祎签字的原因。这就好比当年曹操军队的合肥城,曹操是把命令留给了护军薛悌,而当时城中最高军职的却是张辽,张辽提出来出战,却必须得到薛悌的同意。再有一点,杨仪有过投降魏国的想法和可能吗?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杨仪的想法是诸葛亮死后他来继任丞相,这样的人怎么会去投降他国呢?从可能性上来说就更不行,因为他要投敌,是很难得到将领们支持的,这和魏延要留下来继续作战不一样。
顺便说一句,说杨仪有投降魏国的想法,客观上是对诸葛亮的侮辱,试想,一生政治敏锐始终谨慎的诸葛亮,会把全国的野战大军交到一个潜意识里有叛徒情结的人手里吗?千万不要拿这事和马谡相比,马谡只是能力问题,即便如此,诸葛亮也不会担心马谡会去投敌。对魏延和杨仪也是如此,诸葛亮只是担心魏延不服从撤退的命令,担心杨仪平常和魏延的矛盾指挥不了魏延,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两人会有异心,否则,他还会是那个后世人们敬仰的诸葛亮吗!
杨仪有过投降魏国的迹象吗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