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武汉——黄鹤楼(续)

2020-10-22 10:59阅读: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武汉——黄鹤楼(续)
图1、
武汉——黄鹤楼(续)
图2、黄鹤楼。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武汉——黄鹤楼(续)
图3、黄鹤楼。
武汉——黄鹤楼(续)
图4、
武汉——黄鹤楼(续)

图5、
武汉——黄鹤楼(续)
图6、
武汉——黄鹤楼(续)
图7、
武汉——黄鹤楼(续)
图8、水雾升腾,如同仙境。
武汉——黄鹤楼(续)
图9、水雾升腾,如同仙境。
武汉——黄鹤楼(续)
图10、铸铜黄鹤。
武汉——黄鹤楼(续)
图11、黄鹤楼。
武汉——黄鹤楼(续)
图12、
武汉——黄鹤楼(续)
图13、
武汉——黄鹤楼(续)
图14、
武汉——黄鹤楼(续)
图15、
武汉——黄鹤楼(续)
图16、胜像宝塔。
胜像宝塔又称宝像塔,因其色白又称白塔。原在武汉市武昌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胜像宝塔塔高9.36米,座宽5.68米,采用外石内砖方式砌筑,以石砌为主,内部塔室使用了少量的砖。是黄鹤楼故址建筑群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单体建筑。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武汉——黄鹤楼(续)
图17、胜像宝塔,修建于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为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建,是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由于它的外形轮廓酷似灯笼,又有三国时诸葛亮在此燃灯为关羽水军导航的传说,曾被误封“孔明灯”的称号。因为该塔分地、水、火、风、空5轮,故也称五轮塔。有时还被称为大菩提佛塔。以上名称和建筑年代,在清嘉庆陈诗等撰《湖北通志》、同治胡凤丹著《黄鹄山志》和《寰宇访碑录》上都有记载。
武汉——黄鹤楼(续)
图18、胜像宝塔。
武汉——黄鹤楼(续)
图19、大牌坊。
武汉——黄鹤楼(续)
图20、
武汉——黄鹤楼(续)
图21、
武汉——黄鹤楼(续)
图22、西爽亭。
武汉——黄鹤楼(续)
图23、西爽亭内立《重建黄鹤楼纪功碑》。
武汉——黄鹤楼(续)
图24、竹林。
武汉——黄鹤楼(续)
图25、小景。
武汉——黄鹤楼(续)
图26、曲水流觞。
武汉——黄鹤楼(续)
图27、曲水流觞。
武汉——黄鹤楼(续)
图28、曲水行船。
武汉——黄鹤楼(续)
图29、鸡血藤。
鸡血藤,中药名。鸡血藤 别称: 血风、血藤、血风藤 。 豆科,密花豆属,密花豆种植物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武汉——黄鹤楼(续)
图30、鸡血藤。
武汉——黄鹤楼(续)
图31、鸡血藤。
武汉——黄鹤楼(续)
图32、
武汉——黄鹤楼(续)
图33、黄鹤楼一角。
拍于2017年5月30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