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给孩子自由大小便的权利

2015-04-24 09:21阅读:
一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自己的胳膊和腿等可以由自己独立支配的,但是外界的人虽然会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他们什么时候满足怎样满足不能由自己决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由最亲近的妈妈就可以转为适当可以分离了。这个阶段的妈妈即使暂时离开,孩子也知道妈妈依然在某个地方,还会回来的。如果第一阶段好妈妈做的够好,这个阶段在分离和回到家时拥抱孩子并告知孩子妈妈想你爱你,并专心陪伴23个小时,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妈妈一整天不在身旁的。

弗洛伊德个体发展的第二阶段是肛欲期(13岁),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解释一下:对于婴儿来说,大便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排除大便相当于做出“贡献”或者献出“礼物”,而且通过排便他可以表达自己对环境的积极服从,而憋着时则表达自己的不肯屈服。大便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孩子和父母或陪伴者保持关系的某种工具,孩子们感受到他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婴儿在这个阶段获得控制感和自主性。开始学会观察环境,深入环境。

听老师这样讲时,顿悟了,难怪嘟嘟小时候总是我们吃饭时他要大便,原来他觉得他是在给我们添好事。非常有道理,相信“性本善”,小宝宝出生时一定觉得所有东西是好的。虽然以前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一直坚持不要把孩子,不要在孩子大小便弄脏衣服时责难孩子,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何必对最亲的孩子太苛刻呢?一般到2
岁半孩子就能很好控制并和陪伴者沟通了。

允许孩子自由大小便就是允许孩子遵从他们成长的规律,当他觉得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大便这个东西的时候,他进步了,开始感觉到有能力感,慢慢知道我能做什么。他通过自己感觉和处理学会控制。而身边经常看到刚到一岁的孩子,老人就总是催促孩子蹲下尿一个,如果孩子不同意,老人还会批评或者压迫。无形当中,我们又是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在束缚孩子的发展,大人觉得大小便不好,而且弄脏了衣服不好收拾,但却没意识到孩子在自己感受和面对这些基本生理事件时是如何想的。孩子就是在这个忍受和自我控制排便的过程中,学会延迟满足,感受自己的力量。他在成长,如果催促和打乱孩子自由感受的过程,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这样做不会促进孩子更快学会控制大小便,而是推迟。

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嘟嘟从出生,嘟嘟家Mommy就一直给周围人灌输不要把的观念,虽然难免,但很少被把,基本是半岁以后才偶尔把。十个多月嘟嘟就会走了,尿湿裤子是非常正常的,一再给奶奶强调:“如果嘟嘟尿湿了裤子,就直接说‘裤子湿了,等奶奶给你换一条就舒服了哈’,不要任何多余有批评意味的话。”所以在这方面嘟嘟后来与同龄人相比,学会和大人沟通大小便非常早。一岁半多点就基本不尿湿裤子了。但周围也能看到比嘟嘟大两三个月的小朋友,在嘟嘟两岁时还依然尿湿裤子,用大人的话说孩子是故意的。但从陪伴者的话语中听出对孩子尿湿的不满,这就是孩子迟迟学不会自己控制大小便或者故意不按大人的意愿控制的根源所在。孩子一定在自由自在大小便时受到了心里压力,孩子在试探成人,在找边界。而不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自己去控制。原本该向内发展的事情,因为大人的批评迫使孩子向外去看自己的大小便大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著名教育学家孙瑞雪说:“爱使人独立,独立使精神发展,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像之前写的“满足了便独立了”,孩子得到足够的爱和自由之后就会自然而然达到自控。这些在养嘟嘟的过程中都应验了。


允许孩子自由大小便,是给孩子成长的权利,大人才能减少麻烦,接受了,也就释然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