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寻古白马寺

2014-07-20 15:09阅读:2,515
寻古白马寺X

天下信佛之人都知道洛阳有个白马寺,那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就是不信佛的人不知道的也不多;可您知道么,我们焦作也有个白马寺。
焦作的白马寺位于博爱县磨头镇西张赶村附近,始建于东汉明帝后期(68—76年),为焦作地区建造最早并至今存续的佛教寺院。
焦作白马寺与洛阳白马寺“永平求法,白马驮经”的典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于是遣使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67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达洛阳途中,曾夜宿太行山南麓的一个清水潭边,驮经的白马十分留恋此处。至洛阳后第二天,白马当夜北渡黄河又跑回了清水潭,卧在潭边落泪不止,因为它知道这曾是祖上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涉及到另一个更古老的传说,如果把它写出来可能会游离主题,所以就不写了)。众人将白马请回洛阳,白马不愿踏入住处大门。汉明帝得知此事后,顺应白马的意愿,下旨在河内郡怀庆城十里店东侧(即今博爱县磨头镇西张赶村附近)的清水潭处建造寺院,以供劳苦功高的白马在此修养。白马仙逝后就安葬在清水潭中心的亭子下,由是清水潭被称为“白马湖”,清水潭下泉眼被称为“白马泉”,湖中亭子被称为“白马亭”,寺院也就顺理成章被称为了“白马寺”。
以上一段文字传说多于史实,殊难求证其真伪。好了,我们还是一起
实地去白马寺寻寻古探探幽吧。

寻古白马寺
白马寺大门。这是从寺内往外看,白马寺现在的院子原来是博爱农场一个院子,农场搬走后,因白马寺的遗址在这里,白马寺就回归这里了。院子的大门不是古建,整个院内也木有严格意义上的古建,所以这里我更愿把它称之为大门,而不是山门。

寻古白马寺
进寺后右手边(即南边)是一道矮围墙,围墙之南便是白马湖。


寻古白马寺
围墙正中有敞口,过敞口有吊桥通向湖中的白马亭。


寻古白马寺
白马湖南岸的三间殿堂,是水母三娘殿。水母三娘,是一位与佛教木甚关系的神祇,这里不再介绍,那是另一个传说故事了。

寻古白马寺
白马湖与水母三娘殿。


寻古白马寺
换个角度看白马湖、白马亭与水母三娘殿。


寻古白马寺
站在白马亭看白马湖北岸,那一排平房(农场原用房)就是今天白马寺的主要建筑了,它被分隔为几个房间,供奉着佛菩萨像。

寻古白马寺
有史料记载,白马寺在隋唐时就已兴盛,后汉时期的壁画亦堪称经典,可春秋更迭,那些辉煌的殿宇早已不再,那些云集的僧侣也早已云散。
清代文史学者、诗人萧瑞苞在康熙年间参与过《河内县志》的编纂工作,他在游览过博爱白马寺后写了一首诗《白马寺》:
古寺纡怀久,香台寓目初。荷翻九夏尽,水泛六朝馀。
废殿巢啼鸟,残经走蠹鱼。逢僧谈往事,池畔屡唏嘘。
诗人当初唏嘘的已是寺院的荒凉情景,白马寺虽历代屡有修葺,但它后来彻底毁于清道光三年和建国前的战火中,此后一直未得到像样的修复,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白马寺已难觅千年古寺的风采,您说它是寺院也行,说它是遗址也行。

寻古白马寺
唏嘘归唏嘘,还是在寺里走走看看吧。现寺内房屋倒也不少,可多是数十年前博爱农场修建的,您看远处那个大型的犁铧,那只能是农场才有的玩意儿。

寻古白马寺
这个淹没在草丛中不知名的大家伙更能证明这里农场的身份了。


寻古白马寺
在这幅图片上,您基本上能看到白马湖的全景。说是湖,有些夸大其辞了,湖应该是指陆地上聚积的大片水域,而白马湖充其量只有两千多平米,也就是三亩多一些罢了。

寻古白马寺
湖虽小了些,但它曾被记载于鼎鼎大名的《水经注》。我特意查了一下,《水经注》卷九对白马湖是这样写的:“沁水……又东过州县北,县,故州也。 《春秋左传》隐公十有一年,周以赐郑公孙段。韩宣子徙居之。 有白马沟水注之,水首受白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长明沟。湖水东南流,径金亭西,分为二水,一水东出为蔡沟,一水南注于沁也。”

寻古白马寺
白马湖水来自湖底许多常年溢涌的自留泉,千百年来,碧波荡漾,未曾干涸。


寻古白马寺
在湖边垂钓的当地老乡。


寻古白马寺
白马湖小景。


寻古白马寺
白马湖小景。


寻古白马寺
白马湖小景。


寻古白马寺
倘佯在白马湖北岸,不经意间发现寺里宣传栏里有篇文章居然是俺文小化写的。


寻古白马寺
文章的标题虽然改了,可内容除加了开头“焦作”二字外,其余一概未动。


寻古白马寺
以前也曾发现有些地方和网站用过我的不少文章和图片,但多不标明作者姓名和出处。白马寺的宣传栏清楚地标出了姓名和来自于某年某月的博客,俺想拍照留个纪念吧,可一激动,拍糊啦,呵呵。

寻古白马寺
于是乎产生了去拜见一下师父的念头:一呢,表示感谢;二呢,以前那篇博文中提到的几方古碑这次木看到,想问问现保存于何处;三呢,看能不能从寺方再挖掘一些新的有价值的资料。
白马寺当家师父法名释慧继。见面后,一阵寒暄,交谈甚欢,师父亲手泡了功夫茶招待我们。进得寺来,见佛就拜,见活就干,有饭便吃,有茶便喝,就像到了自己家,毋须客气,再客气就是虚伪了。

寻古白马寺
在师父的引导下,我们看到了几块文物。这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八棱形,满刻经文,惜字迹模糊,殊难辨认,且已残缺,制造年代不详。

寻古白马寺
这是一方由河邑贡生田生桂立石的残碑,碑文中记载,白马寺当时有水利地五十亩,前僧人如林卖掉水利地十一亩,年来荒旱,寺庙无法维持,“无地则无僧,无僧则无寺”,康熙五十九年,有善士信徒赎出水利地,仍归寺院所有,并劝来者以如林为戒。立碑时间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岁次壬寅季夏。

寻古白马寺
看过古物,与师父合影留念。


寻古白马寺
用斋后,与师父话别,寺里郎居士又领我们看了几处古物。这是在一户老乡家院子里看到的。


寻古白马寺
石柱上刻写的是:“绍宗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这显见是一幅楹联的上联或下联,而这石柱窃以为是一座石牌坊最外面那一根柱子。是与不是,请方家指教。像这样的古建石构件在寺院周围的民居里比比皆是。

寻古白马寺
这块残碑是郎居士从床下面翻出来的,从它的形制来看,这是镶嵌在殿堂墙壁中的小型石碑。


寻古白马寺
碑上记载的是白马寺附近村庄信士们捐施钱物修寺立菩萨像的经过,以及捐款人姓名、捐款数目,所以这是一块功德碑。 立碑时间依稀看出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 石碑右上方有“白马寺”三字清晰可辨,碑上提到的小屯、双庙、葛庄、木千(锨)庄、唐村、太史(子)庄、朱屯、东界沟村名大多与现在的村名无异。

寻古白马寺
白马寺,作为焦作市建造时间最早的佛寺,以近两千年的风雨沧桑,演绎着怀川大地佛事兴盛的滥觞。今天,有我佛如来的护佑,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八方信士的竭力,翻过那些过往的陌落与辉煌,我们有理由滋生另一个庄严殊胜的愿望。

寻古白马寺
告别白马寺,骑行在乡间绿茵水泥路上,毋须期待与驮经白马直面相撞,一个声音在心中回荡:愿白马寺重辉!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