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中恒集团:我们担心什么,不担心什么

2012-04-25 14:22阅读:
之前也写过几篇中恒的文章,对中恒也算有些了解,中恒集团在股价一路飘红后又一度跌停,让投资者很是纠结,甚至中恒的铁杆博友们都不再关注中恒甚至不敢再谈中恒了。有一位博友就曾留言说“接着忽悠……骗一个算一个”。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只是不希望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做些研究而已。具体到中恒这家公司,很多人质疑的问题,我们并不担心,而很多人觉得没什么问题的地方,我们反而充满担忧。
我们不担心什么
其一,我们不担心公司财务造假。3个理由:
1、我们看过中恒的年报以及几篇分量比较重的质疑其财务造假的文章。我们的看法是这些质疑并不非常严密。也许这家公司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但要说到造假,证据似乎不足。比如有人质疑它的现金流,众所周知,许多房地产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都是负的。有不少房地产业务的中恒现金流出现负值并不奇怪。
2、与步长签约,为了和步长的合作,中恒与臻德药业解除合约,并支付3,200万元的赔偿款。从这可以看出中恒还是很看重与步长的合作。与步长签定总经销协议后,意味着中恒制药业务的全部销售收入都要通过步长来实现,也就是说中恒制药业务真实得到的收入有多少步长是一清二楚的。从这方面来讲,我们认为中恒如果造假的话,不会将受到质疑的制药收入部分交给步长独家经销。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所以我们定性分析中恒应该是真心谋求合作的。
3、剥离房地产业务,
2011半年报显示,中恒有近6.5亿的房地产资产,扣除2012年初出售的8个地块,近2.3亿的资产,剩余的65%房地产资产约4.2亿元。许总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年年底之前剥离全部房地产业务。之前对中恒房地产方面的质疑主要是集中在虚减成本、虚增存货,如果中恒房地产资产存在虚假的部分,那剩余的房地产资产必将远不到4.2亿元,在剥离时会有大幅缩水,那造假的话题必将重新被搬上桌面!想来造假者都应该极力藏好的“假”又怎会公然说要把“假”卖给别人呢?既然中恒明确表示要剥离这块业务,我们认为房地产即使有假,问题也不算严重。
其二,我们不担心血栓通的销量2011年传统旺季的4季度,血栓通销售量仅为1600万支,许多投资者因此非常担心血栓通的销售前景。对这个问题我们倒不是很担心。根据以往血栓通的销量看,2010年销量增长49%2011年因与步长解约造成大量退货的前提下,销量依然保持12%的增长。公司管理层在上次股东大会上说2012年保守估计销售1.5亿支,以这个销量估算12年销售增长36%,这个增速并不过分。
我们看看各省基药招标采购数据。以河北省为例,第一季度的采购量总计49.2万支,一年将约200万支,以此估算全国基药采购4000万支左右。血栓通基药采购量占到总销量的比重不足20%,这样看来保守估计卖1.5亿元还是比较靠谱的。
采购量
20121
20122
20123
河北
120,804
129,566
242,599
根据中恒披露的数据,血栓通产品已开发三级医院536家,开发率42.7%;开发二级医院1382家,二级以下医院3832家,开发率分别为 21.2%6.8%,还有较大的销售空间。所以我们判断血栓通的销量还是可以保证的,不需要担心。
我们担心什么
其一,与一些药企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比如作为血栓通广东最大代理商的赛康药业。20112月中恒还与该公司发生过两笔交易,合计款项2.1亿元,包括合作房产开发支付5000万元以及花费1.6亿元从赛康购买四种新药。后因各种原因取消合约,两笔款项分别于20119月及12月收回。不知道中恒管理层是怎么考虑的,难道赛康药业真有很强大的研发实力?难道中恒真的看中普伐他汀钠片(心血管系统用药)、多西环素缓释胶囊(抗微生物药)、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抗微生物药)、兰索拉唑口崩片(消化系统药物)四种药物的前景?可是在中恒整改报告中又明确说这些药在研发、认证、制备、进基药目录上都存在困难。总之,管理层的操作让人很费解,因此不排除中恒与赛康存在我们并不知晓的关联关系。中恒以后的经营中是否依然会这样瞎干,我们表示担忧。
其二,物流园项目,总投资21.8亿元的梧州医药物流项目,其中医药市场项目占地面积890亩,投资额7亿元,商业房地产项目占地面积406亩,投资额高达14.8亿元,可以看出商业房地产为主,物流才投资7亿元,成为其次。中恒正在剥离房地产业务,目前不太清楚该物流园项目会如何处理。
其三,投入几十亿元的红霉素项目,这是母公司中恒实业的项目,许多投资者认为无论该项目是赚是赔都与上市公司无关,我们不会简单地这样认为。计划总投资25亿元的红霉素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6.5亿元。红霉素属于发酵类产品,一个发酵罐只有几百吨的产量,发酵类产品技术门槛不高,但是投入巨大,需要规模性效益,否则投入和产出会严重失衡,所以此项目风险还是很高的,一旦项目亏损,上市公司受到波及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其四,梧州市政府的种种干预行为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比应缴税多出了1.8亿元。在公司的整改报告中给出的理由是:“为获得地方在有关优惠政策方面的扶持,并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公司预缴了部分税款”。一次性提前预交如此多的税收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总的来说,中恒的问题确实有不少,但也应该看到公司的经营目标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即打开血栓通的市场,提高终端的覆盖率,尽快消化现有的产能。如果上述担心的4个问题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中恒还是一家可以考虑的目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