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费登奎斯方法】接触五年后的感悟

2018-03-01 00:50阅读:
从与Sashya的聊天讲起,大致的对话如下:
S:他们有你是幸运的,有一位有远见和心胸敞开和开阔的教练;
我:动中觉察 开启了我认识的另一个层面;
S:你是指去上我的团体课的经验吗,还是书本;
我:无论对动作、训练,还是与人的交流。更有步骤 层次 和整体性。我指的是费登对我的影响,包括你的、包括我自己的体悟 探索。
遇到老费
2011-2013年当时带的是上海全运队足球队,无论从测试还是比赛表现来看,2012年球队的身体情况已经准备到位了。那么2013的主要考虑就是保持体能水平,重点则在于预防损伤。我从2007年左右开始接触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并依此形成了大体能的概念,也了解了FMS背后的神经肌肉控制,并在读书一系列书
本的过程中(包括《解剖列车》)时,发现了Fedenkrais、也包括mindfullness(正念)等关键词。
2013年在亚马逊上买了一本英文版的《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发现:其一,这并不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动作书,因为没有图示,所有的动作都是文字描述;其二,在动作学习之前的章节里,很多内容似乎与动作没有太大关联。于是,当时有点心疼花了200RMB。那时,正是全运会复赛期间,读书是我的另类冥想和减压的方式。于是还是继续读了下来,并根据描述试着完成动作。但似乎总有一些不确定的地方,所以就在网上搜索,看一看华人圈里有没有人在做这个。于是就找到了Sashya,并通过电邮与她建立了联系。并在201311月初去了台湾一趟进行了强化学习。
台湾之行至今记忆犹新,11月的台北并不冷,但第一二天上完课站在酒店下面会不自觉的瑟瑟发抖----全运会的三年再加上全运会之后马上去上海申鑫加入他们的中超保级大战是非常伤脑的一件事----也许这就是焦虑与紧绷释放后的身体反应吧。
这就是我的学习方式,看文献找关键词、找关键文献。再继续找关键文献的关键词和关键文献。找多了,你就会发现你以后找文献只用找某几个人的都OK了。这算是“寻根式”的学习方法吧。
持续学习
周围的朋友知道我去台湾学习,自然会问学习的是什么,有什么用。我回来后,第一个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释什么是费登奎斯。主观上,我认定他一定会对运动表现有帮助、对预防损伤有帮助----因为原理就在哪儿(现在我更确信)。
但是,“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解释,说明你还没有理解”!的确,想要解释它很难。
其一,老费这东西只是用嘴讲不行,讲者觉得讲得非常清楚了,但听者仍是一头雾水;所以,光说不练基本等于白说
其二,如果去演示,对于新手来说又非常难。特别是,我在台湾学到的全都是躺在地上做的练习,并且练习效果对于周围的环境要求还比较高(为了让学员全身心回到身体本身,要尽可能减少外部声音、光线、不适温度的刺激……)。
记得2014年去北京参加体能年会,一位朋友将我推荐给北京某医院的副院长,让我给她讲讲这是什么。我先讲了大约15分钟,结果是对方很认可、也觉得很好,但摸不着,一个字儿“玄“。当时,我们在一个饭店的包厢里等餐。我看她总是在用手摸腰,就问你的腰是不是不太舒服。她说是。尽管从来没有作过在凳子上做练习的尝试,这种情况下我一咬牙决定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做在凳子上做一下尝试吧。结果当然是好的……
所以,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较短的时候内(比如2-3分钟,甚至1分钟之内)用动作把别人的带进来,并愿意积极投入地听我讲;以及如何在任何条件下(坐、站、走)的情况下,让对方体会到做动作的效果。中国人现在都太忙了,所以一旦用老费的短时练习让对方感受到效果,这时就可以和他做交易了,比如“想要好的效果,做动作时你必须把手机关上,这样才可以提高你的注意力和觉察能力......”。随后,如果你的本事的话,就让他体会一波儿一波儿的惊喜吧。
我觉得这就是老费的核心:其一,做事在有层面、有步骤,同时也要有整体性(能把动作分解又整合到这种层次,只能说明他太牛了);其二,不断地给大脑新的刺激,在觉察不同、在充满好奇感的环境中让学员不知不觉回到自身、忘我地探索几十分钟。这不就是我们沉浸于快乐之事时的时光飞逝的感觉吗?
我的工作环境好的一点在于,我几乎每天都对在与运动员的身体打交道:能力如何提高、做动作如何更高效、如何引导他们更快在找到动作的要点/发力点、如何在提高能力的同时防止受伤……。且由于10年前球队除了医生、按摩师,没有康复师,所以有时还要做一些康复方面的工作,所以日常还要补一些医学、解剖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个体能教练,我有几个原则和执念不跨界(我只是一个体能教练,不在医务之事)、不动手(尽量不用手去接触运动员身体进行按压这些事情)、不插电(所以包括一些新的康复类工具我不会考虑去学习)。这也是我为什么对费登奎斯的ATM课程非常感兴趣的原因。
2015Sashya曾推荐我去国外学习四年的课程,但近年正值事多人忙之时。无论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自己的喜好,还是为了帮助别人和自己,有空总还是要学的。因此,也收集了一些包括他的传记类的书目,试着从本源上了解其人。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奇人,在帮助自己的同时,会发掘潜能,萌发出新的、非常人所理解的方法。比如我的堂兄,就是在受伤、残疾的情况下,成为当地著名中医。也许等我闲下来完成当前一个梦想后,会去追逐老费的梦想。
费的应用
开始指导别人做老费时,由于更多是非常静态化的练习。非常容易被标签为:“冥想”、“催眠”、“瑜伽”……。而我自己喜欢在安静、黑暗中给别人做指导,因此也戏称它为“黑暗料理”。老费的体系里,的确包括了大量东方的、古老的“阴”的东西。它明显区别于现代的、西方的“阳”的东西。
但这几年的实践下来,感觉“阳”的东西太多,且大部分都信这种更形而上的东西。“阳”固然是提高运动员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很多时候存在“有力、但发不出来力”、“做动作时身体自身会给自己提供阻力”的情况。按老费的说法,如果力发不出来,它不会跑到其它地方去,它会对关节等产生伤害。“阴”的东西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Bosch说“力量训练是有阻力的协调训练”,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需要“阴”的东西来协调身体、来减少内部阻力/摩擦力。所以,好的力量训练不会给你带来局部的不适,而会有虽疲劳、但舒展、畅快的感脚。
老费属于身心学(Somatic)的一种,在西方太极、八卦也被归于身心学,我想“易筋经”自然也属于此。而在少林武术中,武术练到一定级别遇到瓶颈时,也是用易筋经这种练习来进一步提升能力的。
此外,很多人认为老费就是“慢”的东西,其实也不尽然。“慢”是让大脑进行精细化学习。人类动作系统分为三部分,我们也熟知的是肌肉系统(这个系统是主动子系统,负责产生力量)、骨骼系统(这个系统是被动子系统,负责传导力量),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这个系统是控制子系统,负责动作的控制)。老费牛X之处就在于,我们一般的理解是“神经控制肌肉,产生动作”,他反其道而行之,用“动作来改变神经系统”。背后的科学就是“神经可塑性科学“,因此他也被称为“现代神经可塑性科学”的先驱。所以,他和很多去世后才成大名的人一样,不仅属于当世,更属于未来。
继续聊“快与慢”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老费的核心之一在于“觉察”(awareness)。所以,无论动作快与慢,觉察最重要的。我们可以带着觉察去呼吸、转头、转体、转眼、动舌头、动手指,还可以带着觉察去走路、跑步、跳跃,甚至做力量训练。所以,只要带着觉察去做动作,就是老费的方法,而不在于动作的快慢。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觉察什么,觉察动作的细微差异。举一个我经常说的例子:觉察动作的细微差异能力,往往是优秀运动员与非优秀运动员(往往叫不动脑子的运动员)的差别。C罗可以踢出电梯球,与C罗有同力量的人多了去了,但他们为什么踢不出来。因为,C罗可以找到球触脚时,脚的不同部位对球的运行有不同的影响;触球时,球的部位不同同样也会对球的运行有不同的影响。而他能找到这两者的契合老师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找到细微的差异,或把学生也具有的这种能力发挥出来。我目前有时采用的方式是,让学员按自己的方式做,再给他提供另几种方式,让他在几种方式中进行觉察、区辨,大部分情况下,他会找到最合理的方式。这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好一万倍。
再继续聊“快与慢”的问题。我们,特别是运动员都希望“快”,但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不是“快速”,而是“匆忙”。匆忙的意思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完成动作时充满了粗糙和多余/寄生动作。而强调觉察与区辨的“慢”下来的过程,就是去除粗糙、多余/寄生动作的过程。从动作系统的三个要素来看,“慢”是神经控制的训练,则是肌肉系统的训练。“慢与快“是相辅相成的“阴阳“两面。
这个世界充满了神奇的多样性。固守教条,不如自己多去尝试。OK,借老费热的兴起,抒发一下。请多多指教。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