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NO.1767:“问题”如何变成“课题”

2019-11-21 10:18阅读:
NO.1767:“问题”如何变成“课题”
——水文特征“汛期”问题教学实录
初三地理复习,一者是以本为本,梳理旧知识技能,一般期望能温故而知新;做练习卷,一般用的是往年的中考题或中考模拟题,期望提升自己综合分析和灵活应用能力。
前者是源,后者是流,渊源流长。所以在重新梳理书本的时候,必须往深处挖掘,探索源之渊,即这个源头更深更广更高的所在。真正体现,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所以这种以课本为本,不是局限于课本,而是结合练习卷上的内容,进行拓展,达到课本知识技能在课标要求所能达到的最高最深最广处。所以这种梳理也是一种重新探究,是教师对教材的再次生成或第N次生成,有种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的感觉。
“汛期”问题为例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复习到河流的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有误结冰期、汛期、枯水期等。
挑选其中的一种水文特征展开,如汛期。
(一)松花江的汛期
问:松花江有哪两种汛期?
答:春汛,夏汛。
问:春汛和夏汛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春汛的原因是春季松花江流域有冰雪融水汇入。夏汛主要原因松花江流域夏季多雨。
问:松花江流域的冰雪融水来源于什么山脉?
答: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问:松花江流域夏季多雨的原因是什么?
答:那里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夏季高温多雨。
问:那里为什么是温带季风气候?
答:那里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问: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山脉走向,都是东北-西南走向,它们对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有没有阻挡作用?
答:有。
问:从哪里看出这种山脉走向对夏季风或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
答:我国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深入内陆比南方地区明显减少。
(二)塔里木河的汛期
问:塔里木河夏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主要是因为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问:为什么不是夏季降水多?
答:那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较少,没有冰雪融水占的比例大。
问:为什么那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因为那里距离海洋较远,而且有重重高山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问:问什么这里不说是暖湿气流难以到达,而说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答:因为影响这里的湿润气流,不仅有来自太平洋的,还有来自大西洋的,还有来自北冰洋的。来自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是暖湿气流,来自于北冰洋的是冷湿气流。
问:为什么这里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也有来自大西洋的,还有来自北冰洋的?
答:因为这里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与三大洋距离远近差不多。距离印度洋1800多千米,距离太平洋2800多千米,距离地中海3600多千米,距离北冰洋3200多千米。
问:为什么离印度洋最近,不说受到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
答:因为南面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阻挡,来自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更难以到达。
问:为什么凌汛以黄河宁夏内蒙古段和山东段最为典型?
答:这些河段一个共同点,是上游河段在较低纬度,下游河段在较高纬度,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流携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形成凌汛。
(三)以黄河凌汛为例
问:为什么凌汛以黄河宁夏内蒙古段和山东段最为典型?
答:这些河段一个共同点,是上游河段在较低纬度,下游河段在较高纬度,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流携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形成凌汛。
问:是不是有结冰期的河流,在初春都有可能出现凌汛?
答:不是。虽然有结冰期,但是河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那么就不会出现凌汛。
一个关于汛期的问题,在以上问答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综合分析:涉及内容,包括了海陆分布,包括了气候类型,包括了夏季风、冬季风的知识,包括了地形区的分布,包括了气温与降水和夏季风与降水的知识,包括了分析、比较表述和读图用图能力的综合应用。
由此可见,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探究,一个小“问题”也可以变成一个小“课题”。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