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NO.2521:面对经典,我这样读

2021-03-01 23:14阅读:
NO.2521:面对经典,我这样读
NO.2521:面对经典,我这样读
首先明确,我理解的读经典,是读给自己精神文化打底的经典。这种经典,作为做人做事甚至情绪念头临摹的范本,就应该像是临摹毛笔字字帖一样,反复临摹。
在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听读比完全不读好,甚至在比较容易听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听读抵制碎片文化的侵袭。
但是真正读进去读好经典,还要靠攻坚破难的抄读背诵,还有结合自身情绪念头言行变化的每日捧读。
面对经典,我就像是一个自制力差的小学生,经典诵读捧读,如同聘请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天天辅导自己,而且面对面感受到:这种与文本的“师生”互动中,一种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光和温度。自己做得好,得到表扬肯定,做得不好会生惭愧反省之心,会有纠错行动。听读助力成长的感觉,则是打了折扣的。
给我精神文化打底的书,最早的是我十七年前开始读的《论语》。这种经典,才开始看甚至看过几年后,还是感觉有很多地方不理解。现代人,凡事都讲究一个清楚明白甚,在很多方面也无可厚非,但是关乎人文精神成长的经典阅读,并不是短平快可以达到的。即使你看了专家注释,也是一种文本解读而已,至于如何助力更好成长还需要自身历练。
年轻时的我,曾经非常排斥读经典,虽然那时没有经典可读。直到三十多岁后,走了很多读书的弯路以后,才有了一种文化直觉,就是在这些经典上下功夫,才能找到自己成长的根本,才能才能让自己的成长更好继往开来。所以,读不下去这些打底的经典文本的时候,我没有放弃,而且采取了抄读乃至抄读到熟读背诵。对待给自己精神文化打底的其他经典,我也是如此对待,比如:《道德经》《坛经》《孙子兵法》《易传》《金刚经》《楞严经》等。
我把拿着一本书阅读叫捧读,是因为我觉得这种阅读更有一种仪式感:打开的书籍放在胸口以上,容易让自己产生一种虔敬心,提高阅读的质量。
每次捧读,都有一种感觉,捧起一株茁壮成长的美好生命的幼芽。捧读,有一种捧在手心好好呵护的意思。我一边踱步,一边捧着自己心仪的经典默读或背诵,既锻炼活动了身体,也让经典在心灵中慢慢流淌浸润。有时,我感到精力不济,通过双盘等瑜伽动作助力捧读和诵读。我很欣赏一种说法,叫生命的阅读,我每天都在体验感悟这种阅读境界——读自己也读经典更读这种交融中的成长。
我在吃穿行等方面都不太讲究,甚至到了一种让被人觉得清苦的状态,实际上这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我怕太讲究的吃穿行,会让精致阅读的美好离自己而去。事实也证明,我有限的精力有且只能放在这上面,才会有所成就,才能至少让自己比现在更好一些。过于重视物质生活的享受,则会让我沉溺在欲望的海洋中难以自拔。因为我是一个在物欲方面自制力差的人,所以才如此防微杜渐。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要想成功,不是仅仅明确目标知道该怎么做,而是知道哪些事情自己不能做甚至是连想都不能想!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关键节点上,一个人的一念可以成就自己和他人成长,也可以相反。有人说,一念是九十分之一秒中产生的一种念头的火花。我们要警惕这一念,必须有自己的方法。每个有成功失败经验的人,都可以在关注并呵护好这一念上下功夫。
我在生活上的奢望不多,比如吃穿玩等,在别人看来似乎有些清苦,但我乐在其中。每天有足够量的经典诵读陪伴,是我人生中一种低调的奢华。在成长过程中,不妨有自己的小情趣,比如我也有自己的其他爱好:打打太极拳、坐坐双盘,练练毛笔字或者学学绘画等等,当然还有尽量坚持的每天读写。
抄读,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费时费力。抄读,容易让自己很快沉浸经典文化中,沉浸在一种语言文字美中,沉浸在一种语义语境美中,沉浸在一种想象联想蹁跹的美好中。现代人很忙很累,很多是内心杂乱无序和不适应。抄读经典,让自己内心平更好应对!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