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一代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的一代教师!

2024-05-20 17:12阅读:

一代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的一代教师!

河南网社 2024-05-19 00:00 河南
中师生,全称中等师范学校学生。
第一代中师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先行者和重要基石之一,可能是中国综合素质最好的一代老师。
中师生的由来:改革开放后对于教育资源的高度需求
改革开放前夕,我国恢复了荒废多年的高考制度让日渐衰颓的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
但是由于反动分子的长期破坏,即便再度恢复了高考制度,农村也有许多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充足的教育资源,从而错失考入大学的好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代中师生应运而生。在1983年左右,实行了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中学毕业生,在中等教育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前往城乡小学任教的政策。
第一批中师生的选拔十分严格,有时候一个乡镇中学,只能有一位被录取,其他的虽然只有几分之差,却也难以踏上这条路。
当时的中考政策一般是先录取中师生,再录取高中学生。而中师生的录取线一般比同地高中的录取线要高出几十分。
因此,第一代中师生都具备极高的学习和教育的天赋与能力,他们本都是中学里的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优等生也只有这些学生,在当时的环境下才能够被选拔为教师。
而他们本可以凭借天赋与努力,顺利上完中学,最后通过高考考入大学,实现自己。但是中学毕业生的许多人选择了中师生这条路,这是为什么呢?
一直以来,上学的目的除了获得知识,为自己的思想、知识、能力等个人方面的整体素质及其发展之外,还包括学成以后成为社会、国家需求的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从中获取报酬。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农村学子,都对就业这个环节最感兴趣,因为这是赚取金钱、收获地位,进而改变自己和后代社会生活的最重要一步。
对此,中师生也不例外。第一代中师生的成就来自于当时鼓励成为中师生的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中师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城市户口。
这对于农村户口的中师生来说都是不可拒绝的诱惑,因为城市户口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整体提高与认可。再加上教师职业有着较高的职业美誉度与工作稳定性,中师生就成了许多中学毕业生眼里的香饽饽。
于是第一代中师生被录取,前往了中等师范教育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教育培训,待他们学成之后,就会被分配到各个乡镇的小学,担任教师。
这种培养教师的方式无疑是一种速成的、量产的,在现代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结合当时的实际国情来说,这种方法也是局限性以内最有效的。
在如今看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要经过大学四年的完整本科教育,甚至考取硕士学位,再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学校招聘考试等多重环节。相比之下,初中毕业后学习三年,相当于高中毕业的年龄,就已经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确存在着双重属性。
毕业中师生需求大、待遇不错,且容易学成。因此,对于当时的农村普通家庭来说,成为中师生是最好的出路之一。
但是,中师生是来自百里挑一的初中优等生,他们怀揣对安稳而富足生活的向往和支持国家教育的一腔热血,选择了扎根基层,服务社会。
后来国家逐渐对中师生的录取放宽,以期望让更多拥有同样梦想的年轻人成为基层教师,这是对教育事业和个人发展都有利益的双重实现。
因此,一代中师生才是相对来说最具备优良素质的教师,因为他们面对的没有日渐放开的录取政策,而是激烈的竞争;他们却看不到中师生的真实的未来,因为此前并没有先例供他们参考。
但是一代中师生依然选择了这条路,在社会大环境的需求下,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个人愿望的驱动下,天时地利人和都汇聚在第一代中师生这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