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中产、新中产,忽悠了一次又一次

2019-09-20 11:38阅读:
中产、新中产,忽悠了一次又一次
易宪容
· 早些时候,中国有多少中产,是市场最为流行的口号,说中国有多少中产阶级,中国居民已经富裕到什么程度。因为根据世界银行和胡润榜的分类,年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属中等收入阶层; 年收入50万元以上属于高收入水平; 净资产600万元至1亿元属于富人或富豪。
有人认为,这种分类有些笼统,所以下设了一个中国标准。即中国的中产收入标准为,简单说就是每个月的总收入除去开支,有比较充裕的剩余资金,这就是中产。比如,  在一线城市,比如北上广深,一个月的家庭收入至少要超过6万元,并且没有负债的前提下,就是一个中产。在三线和四线城市,一个月的家庭收入至少要超过3万元,并且没有负债的前提下,就是一个中产。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已经有2亿人的中产群体。
当然此人设定中国中产的标准是具体了,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中产要达到2亿人可以会严重高估。在一线城市,家庭月收入想达到6万以上的,估计也只能是城市人口的10%左右。比如一个家庭一个人在大学教书做教授,一个在政府部门做公务员,其工作肯定是体面,家庭生活也不错,早就纳入中产,但其收入水平根本不及月收入达6万元。比如北京201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平均不到7万,所以达到中产人口肯定十分少。到二三线城市,其居民收入水平更是减少。比如青岛,如果近年来家庭两口博士毕业后都在大学工作,其月收入远低于
2万,与所设定的标准更是相差远。如果博士毕业后在大学做老师都无法成为中产,那么中国的中产更是为少。中国的一个“中产”忽悠了这样久,最近又来了个“新中产”。
按照这些忽悠的“新中产”的概念,新中产的特征是新中产的家庭净资产中位数是371万元,平均负债是112万元。新中产大幅度的负债来自于房贷,但负债率正在持续走低,去年是23%,今年是18.4%。这是因为新中产的年纪在30多岁以上,这时候他们早就已经买了房子,所以每年的负债率是在向下走的。60后的负债率要比90后低很多,因为他们的买房时间更早。新中产的整体收入预期是下降的,去年有50%的人觉得自己明年的收入会增长10%,但今年只有30%的人是这样以为了,一方面是因为新中产成长过程中收入会慢慢接近天花板,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近两年经济情况的影响。新中产的投资决策以自己为主,因为新中产崇尚自我奋斗,他们将这当作是一种体验,而非赚钱工具。88.3%的新中产有工资以外的其他收入,你身边的10个朋友中有9个除了工资以外有其他收入,哪怕你现在工资比他们高一点,一两年以后他躺着赚的钱会比你更多。56%的新中产拥有房产,其中39%是自住房产,17%是投资房产。
按照这样一个描述,这里所指的“新中产”的主要是75年后出生的70后、80后、90后,因为,50后基本上退休,根本就不存在收入预期下降的问题,而60后也包括不少70后,他们早就在人生的顶峰,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财富持有都是如此。所以这些人根本不存在崇尚自我奋斗的问题,也根本上不存在负债的问题。除非是那些严重的炒房客。而财富的持有又绝大多数以住房为主导,住房为个人财富占的比重基本上80-90%。也就是说,这些人口也不是在所忽悠的“新中产”范围内。
所以,这里所指的“新中产”的主要是75年出生后的70后、80后、90后,如果以目前这些城市人口来估计,他们持有的住房比重为56%应该差不多,甚至于比这个比重还要高。因为,这些人口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尽管他们由于工作地区上移动比较大,比如由中小城市移动到大城市,但是这些人口只要是在2009年之前进入这些城市,基本上都会持有住房,而且所持有的住房价值都会比较高。因为他们进入这些城市后,父母都会为孩子购买住房。至于2010年进行这个工作移动的,购买住房的负担会重许多,但多数人也不是多少问题,除非是来自农民的孩子及多子女的家庭。但这些人有部分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而不是减轻。国内居民的按揭贷款余额从20083万亿到目前上升到30万亿元。所以,上述描述基本上会低估这些人口房产财富总值,也低估了他们的债务负担。但是如果仅是一套住房作为居住需求,那么这些住房要转化实质性财富并非易事。还有,如果房价下跌,这些财富也可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当然,这种所谓的“新中产”忽悠只是在给这类人制造焦虑,比如收入上升焦虑、就业焦虑、孩子教育焦虑、房价焦虑等,让这些人对号入座,永远处于焦虑之中,除此之外意义不大。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种结果,让所有的人都往这种利益的焦虑上狂奔。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