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房企拿地是2020年国内楼市的“晴雨表”

2020-01-18 16:17阅读:
据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销售增幅较高的中海地产和融创中国2019年的销售额分别为3301.3亿元、5556.3亿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22.82%、20.79%。紧随其后的保利地产,以4702亿元的销售额增长了16.1%。而体量庞大的龙头房企碧桂园和万科则表现更为平稳,分别在2019年完成了7715.3亿元和6312.1亿元的销售额,分别增长5.88%和4%。也就是说,2019年房地产龙头企业销售金额不仅在创历史记录,而且不少房地产企业2019年的增长速度都达到20%以上。而从总量上来看,碧桂园的销售金额甚至上了7000亿元以上的。房地产企业成了一个住房销售巨大的王国。
如此巨大的销售量,反映在2019年全国房地产数据上,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商品销售金额达到16万亿元。尽管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为负,但商品房销售金额的增长则达到6%以上,而住宅销售金额增长则达到10%以上。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为负的主要原因是办公楼及商业营业用房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所导致(这两者都出现了严重不景气),其下降的幅度都超过15%,实际上住宅销售面积仍然处于增长上升的区间,多数城市的房价还在上涨。正是2019年中国住房市场有如此好的业绩,2019年房地产企业进入土地市场也十分频繁,不少房地产企业纷纷增加土地储备,以迎接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增长。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拿地金额前五强房企为万科、碧桂园、保利地产、中海地产、融创中国,拿地金额均超千亿元。这也是近四年来,房企全年拿地金额前五“门槛”第二次达到千亿级。具体来看,万科、碧桂园、保利地产优势再现,连续三年位列榜单前三:万科以1610亿元的拿地金额两度蝉联“拿地王”;碧桂园以1303亿元再次锁定第二位;保利地产以1166亿元连续三年稳居第三位。2017年、2018年均居第五的中海地产则再进一程,以1034亿元的拿地金额上升至第四位。拿地表现最激进的是融创中国,2019年拿地金额为100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56.41%。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认为,2016年、2017年房企热衷于在三四线城市拿地,龙头房企也因此加大了拿地力度。经历了2017年的高峰之后,2018年是房地产调控收紧的一年,房企纷纷放缓拿地节奏。2019年,市场开始回归二线城市。除了融创中国因大举并购而带来了飞速增长的拿地规模之外
,中海地产2019年的拿地金额较2018年也增长较快,增幅为36.05%;其次,万科和保利地产的拿地金额增幅分别为22.34%、16.48%;这一指标中,仅碧桂园的增幅为个位数,为8.22%。
而房地产企业拿地城市的转换,由三四线城市转换到二线城市,也意味房地产市场发展开始转向二线以上的城市,而不是如早几年那样不断地向三四线转移,也意味着国内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在上升。也就是说,由于房地产调控实行的是一城一策,二线以上的城市房地产调控会紧一些,而在三四线城市则是完全放松的,信贷及税收政策都是如此。所以早几年这些城市房价上涨也比较快。也正是这些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涨,住房的供应量很快就达到了无限的供应量,多数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开始走到尽头。估计这是房地产企业拿地城市转换的主要原因。
还有,2019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住宅销售量和销售金额创记录,主要是与国内信贷增长有关。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3.08万亿元;2019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81万亿元,同比多增643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4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45万亿元,住户贷款不仅占整个贷款比重达44%,而且7.43万亿元也是一个巨大量,仅比2009年银行信贷增长9.6万亿元小一点点。这也意味着国内居民正在利用银行信贷涌入房地产市场,这个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