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土地市场升温不利于落实“六保”政策

2020-05-21 13:18阅读:
“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稳定和保基层运转”,是疫情后中国经济政策重大转型的核心,也应该是今年“两会”讨论及关注的焦点。其根本点就在于如何采取适当的政策,让居民在疫情后重塑经济生活的信心,重新回到生活的正常轨道;让企业能够生存下来,而不会因为疫情破产倒闭;让最为底线的民众及机构能够生存下来及保证正常运行等。而要做的这些,就得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倾向性和集中性的支持,如果欧美国家,在疫情暴发后,其就是直接把现金发放到一般民众手上,让银行资金直接支持中小企业存活下来,而不是做其他。
但是,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发生的不少事情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当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不仅仅在住房销售需求急剧下降20%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以政策托市的方式来推高房价,从而导致住房需求急剧下跌而房价上涨,让中央“只住不炒”原则完全架空。比如,最近不少城市大力炒作豪宅、学区房,让这些住房的价格再次炒作到天上去;又比如让国内不少城市的土地市场急剧升温,土地大炒。
据报道,近期,深圳、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高价地频出,全国高溢价地块增多,土地市场热度提升。5月20日,成都天府新区挂牌出让一宗地块,最终成交总价21.89亿元,溢价率56.35%。5月19日,佛山一宗包含住宅性质的土地出让溢价率达到75%。北京19日出让三宗住宅地块,最低溢价率为31.4%,合计土地出让金达到133.9亿元。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已经有七个城市今年以来的累计土地出让收入超过500亿元。其中,杭州最高达到1024亿元,北京为997亿元。
从土地市场的价格看,随着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4月受监测城市平均地价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环比上涨20%,同比上涨15%。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自开年后地价持续上涨,4月为2019年以来第二高点。有分析预计,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热度预计会进一步升温。
国内土地市场的热度上升,意味着国内的房地产开发商看到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他们也可找由此一万个理由认为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还会上涨。因为,在他们看来,尽管中国经济也受到疫情的冲击,尽管全球经济将进入全面的衰退期,但是中国政府的“经济房地产化”发展思路并没有多少改变。
这不仅在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让大量的流动性进
入房地产市场,比如4月份居民个人银行贷款就达到6700亿元,以这样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岂会减弱?而且让国内居民更愿意进入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在疫情后仍然在采取各种政策来托住房价。因为,在这样一个以投资炒作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达96%,以及住房需求急剧下跌房价还在上涨),只有房价还在上涨,才能够吸引住房投机炒作者,否则只要房价同比在下跌5%以上,投机炒作者肯定会退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岂能不看好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岂能不涌入土地市场?这就是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在疫情后火爆的原因所在。
但是,当大量的资源再次涌入房地产市场时,一定会对其他行业、其他企业,特别是对弱势行业及中小企业导致严重的挤出效应,就如早些年出现的情况一样。或者说,只要有暴利的房地产这样的行业存在,中国央行无论如何把金融市场融资降低,贷款利率压得最低,中央政府如何再强调保市场主体,这些低成本的资金都无法流入弱势的行业及弱势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吸收国内劳动力的主力,房地产对其他行业严重的挤出效应一定无法让国内中小企业增加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还有,大量的资源及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必然会进一步把当前中国各城市的高房价再次推高。对于一般居民来说,房价推高,如果他们为居住需求进入市场,必然会增加他们购买住房成本,影响这些居民当前及未来的消费;房价推高,也会推高租赁市场的价格让房租上涨,这将严重增加居民生活负担,影响受疫情冲击居民的生计等。
所以,在国内疫情还没有结束只是缓解的情况下,国内土地市场的快速升温,这意味着中国还在经济“房地产化”道路上狂奔。而经济的“房地产化”从根本上是不利于“六保”政策落实。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