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以金融创新工具来保市场主体

2020-07-13 09:30阅读:


一场新冠病毒疫情,让全球商业活动与经济形势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尽管中国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经暂时缓解,国内民众开始回归到正常生活,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但就全球而言,其疫情还在蔓延与扩散。到7139点为止,全球新冠病毒确诊人数达1293万人以上,死亡人数达57万人以上,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还在快速蔓延与恶化。这种状况在什么时候结束,恶化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是相当不确定的。所以,除了中国之外,全球经济今年进入严重衰退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而全球经济严重衰退对中国经济冲击与影响也会随之而来,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国是在缓和,但疫情对中国经济生活的影响与冲击还会持续,同样,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严重的外部不确定性,所以今年的“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的工作重点也出现了重大调整,即 “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核心当然是“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稳定和保基层运转”。所谓的“六保最为根本的就是,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居民生活回归正常,如何保证市场主体存活下来,如何减少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保市场主体是保民生最为重要的一步。因为,疫情爆发之后,不少地方都采取了封城锁国的防疫隔离政策,让整个商业活动瞬间停止,居民消费活动立即收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及有些行业都面临破产倒闭的巨大风险,特别是中小企业及个体商业户,所面临的破产倒闭风险更大。而且在外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的风险随时都可能暴露出来。所以,在202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支持措施,以金融工具创新来保市场主体。
就是中国的现状看,中国约有2000万个小微企业法人,占市场法人主体的90%以上。此外,还有8000万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解决好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中所面临的融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和民生问题。如果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保住了,中国的市场主体也就保住了,居民的就业问题也会全面缓解。2020225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中国央行出台了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举措,努力实现2020年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的总体目标。也就是说,通过金融政策及金融工具创新,全面增加中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的便利性,全面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全面保证中小微企业普遍受惠。
比如,中国央行提供再贷款再贴现支持1.8万亿元。除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防疫保供外,增加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发放优惠利率贷款;面向中小银行增加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以优惠利率向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这项贷款可覆盖200多万户企业。中国央行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由2.75%下调至2.5%,并规定商业银行使用中央行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不高于4.55%。截至202057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共7052亿元。也就是说,中国央行从金融的量及价上全面向中小微企业倾斜。
同时,中国央行支持政策性银行增加3500亿元民营小微企业专项信贷额度,6月底前全部落实到位。调增政策性银行全年信贷计划6000亿元。3家政策性银行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实际发放的贷款利率应有明显下降。中国央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个体工商户。鼓励国有大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力争上半年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30%,利率比2019年有明显下降。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建立特殊时期发债“绿色通道”,202014月,公司信用类债券共发行4.6万亿元,同比增长46%;民营企业发债约2700亿元,发行量创近年新高。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全年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全年发行300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通过上述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央行让低成本的资金直接投放到中小微企业,以此来缓解中国中小微企业可能在疫情中所遇到的困难。
更为特别是,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中国央行再创设两个普中小微企业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对于第一个计划,就是为了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还本付息压力,把以前出台的关于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最长可延期至2021331日,其中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也就是说,在2020年年内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企业都可以享受一次延期还本付息,而且要求商业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息进行延期,做到“应延尽延”。就此,中国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激励地方法人银行做好这项工作。
可以说,中国央行设计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与在疫情期间其他成熟市场国家央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大同小异,而不是如香港那样通过财政的方式直接向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现金补贴。不过,中国央行通过特定目的工具激励地方法人银行这样做,具有一定的创意。这个支持工具不仅能够在年内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还本付息压力,让中小微企业更快地渡过困难期,同时也能够全面降低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因为,如果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破产倒闭,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很快就会暴露出来,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所面临风险会更大。同时,对所有的中小微企业来说,由于不同的行业、区域等受到冲击与影响是不一样的,这就为那些受到冲击小的行业及中小微企业创造了金融套利的空间。
另一个计划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202061日,中国央行联合其他四部委,发布了《信用贷款支持通知》,宣布中国央行将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202031日至12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以促进地方法人银行加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支持更多中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
一般来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中小微企业往往都经营风险大,企业获得贷款时抵押品不足,这样使得各国中小商业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的比重都小。比如,在中国,目前中小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的占比只有8%左右。为缓解中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困境,提高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中国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合同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支持,即中国央行直接购买地方法人银行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来激励地方法人银行向中小微企业增加发放信用贷款。
中国央行这项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可能源于美联储直接购买企业债券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的启示,但又有很大不同。这项政策工具像是新型的“降准”工具,但又与再贷款有很大不同。再贷款是一个被动的政策工具,传统的支小再贷款,实行“限额管理、余额监控”,由商业银行发起,将合格抵押品质押给央行,央行再回应,释放流动性给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不发起,再贷款政策工具就发挥不了作用。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是中国央行主动下场购买商业银行贷款,主动运用再贷款额度。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种直接购买贷款可以获得没有任何成本的资金。而直接购买地方法人银行贷款过程,商业银行按原金额还给央行,无需给央行支付利息,本质上是无成本使用的流动性支持计划,而且其收益高于传统的再贷款及能够保证释放出来流动性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在金融市场内循环。也就是说,中国央行直接购买小微贷款既能帮助降低地方法人银行的负债成本,补充地方法人银行的流动性,也能激励地方法人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及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在疫情的逆境中广泛保护市场主体存活下来并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而且该计划强调了市场化、法治化,及金融直达实体的重要性。如果这样,这也可能创新出一条中国金融市场新的发展之路。
不过,这两项货币政策创新不仅是一种短期举措,而且实际效果如何还得受时间之检验。因为,在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环境下,不仅金融市场的利率双轨制严重,而且利率价格机制还没有理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地方法人银行还是中小微企业,都可能利用这些举措进行金融套利。这是中国金融市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所以,政府的金融工具创新只能是在试行中前行,前行中不断地调整完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