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楞严咒句偈疏解83-84

2024-06-16 06:41阅读:
楞严咒句偈疏解83-84
(八三)跢他伽多耶
【颂】看佛敬僧培信根 尊重弟子报师恩
   孝顺乃是务德本 因善果良道自生
【解】我们不止皈依佛,还要皈依佛的一切大弟子。出家人是清净福田僧,清净即没有钱,没有什么东西,什么也不要,一切都放下,甚至妄想也没有了。僧人是传佛法的,是荷担如来家业的,是令佛教发扬光大的。如想学习佛法,要跟着出家人学,法赖僧传,因此信佛就要恭敬佛的弟子,这是培信根。信为道源功德母,一定要先有信心,若无信心,佛法说得怎么好,也不能接受。「尊重弟子报师恩」,尊重佛的弟子即报师恩,即报佛恩。「孝顺乃是务德本」,孝顺是孝顺父母,师长,不要在师父说什么时,当面不敢说,回去七扯八拉,说这师父尽说人,让人不好意思,这师父好大的脾气。师父本来没有脾气,被你这一说原子弹,核子弹都跑出来了,又要喝凉水,我讲法是真俗并用,有时讲点真话,真谛,有时说点俗谛,像恼人似的,实际不是。我用此方法教化人,只要忍不了的要你忍,让不了的要你让,你回去就去捣乱,说师父今天发脾气令我受不了,我是言之无心,是对机说法,听者有意,听了回去就造谣言。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你愿意造业就造业,愿修福就修福,愿培信根就培信根,愿把信根都抛掉便抛掉。「因善果良道自生」,种因种得好,果也结得好,修道自然会成功了。
(八四)阿啰诃帝
【颂】生贵住居法王家 三身四智妙观察
   五眼六通成所作 大圆镜照平等达
【解】阿啰诃帝即是普礼应真一切王族,楞严咒的一句咒文若写几千句,几万句都说不完,但我们心量有限,智慧也未开,现只简单写几句,略说咒意,实在的说是挂一漏万,只说其中少部分,在应真的一切王族都叫贵族,在《华严经十住品》有一生贵住,是菩萨境界,生贵住亦可说是王族,所以说:「生贵住居法王家」,生在佛家不是人人可以生的,要有修行。「三身四智妙观察」,三身是法身、报身、化身(又叫应身)。法身是清净的,遍一切处的。报身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
形好,化身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不为一,不能多,多不为多,不能一。一多无碍,一多不二。外道说自己是佛,若无三身和四智,不可以伪称佛,假借证果!四智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人也能观察,但不妙,很粗浅的,能看有行有相的,不能看无形无相的。妙观察智,有形无形,都洞悉无碍,上知万事,下知万物。前知无量劫,后知无量劫。「五眼六通成所作」,佛又有五眼,即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这五眼有几句偈颂:「天眼通非碍」,天眼无障碍,可见到鬼、神,亦可见天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比特殊的闭路电视看得更清楚,不必借外缘,是内里具足的。「肉眼碍非通」,肉眼不是说我们这一对肉眼,而是另外一个肉眼,天眼看不见有形有相,不见我们凡人,但可见天人。肉眼碍非通,并不是说有障碍,看不见东西,而是说能看这些有形有相的,也看得见无形无相的,房内有人看得见,房外有人亦看得见,墙壁挡不住,比闭路电视更妙。「法眼观俗谛」,一般人念经时要睁开眼睛,打开经书来念。若得到法眼通,只要睁开法眼,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粒微尘不是三藏十二部。「慧眼了真空」,慧眼即智慧眼,能明白真空之理,得到真空的法喜充满。「佛眼如千日」,佛眼像一千个太阳,「照异体还同」,所照不同然本体是一,佛眼是最圆满的,最高超的,超过其他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又叫神境通)、漏尽通,得到六通就能变化,飞行自在,你想到哪里不用坐飞机、乘火车,一念三千,三千一念,这是成所作智所作。「大圆镜照平等达」,大圆镜智如镜子似的,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何谓平等达,达可说是通达,平等通达,又可作「达摩」讲,即平等法。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