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传奇奶奶”姜淑梅的5本书

2019-12-02 01:21阅读:
1.
《乱时候,穷时候》
作者: 姜淑梅
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传奇奶奶”姜淑梅的5本书
《乱时候,穷时候》里的天灾人祸实在太多了,人性的丑恶也太多了,老奶奶见多不怪,只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情,我们就是这么磕磕碰碰地过来了。“俺”既作为一个追忆者,叙述故事,又作为其中一个角色参与其中。“俺”在书中有着稳定的视角,是一条线,串起整篇整书,去看纷乱世事。
已老之人回望自己的一生,写的时候我想她肯定是频频流泪,因为笔下的这些人都带着她的追念。然而,她不嚎啕,只是平静的讲述,“当俺小的时候,俺碰到这些人,俺看到这些事”。我想如果我的奶奶和外婆还健在的话,如果她们也能像姜奶奶这样学会认字写书,故事肯定也会很多很多。
姜奶奶讲的故事,一路看来并不轻松,初初甚至有种沉重得喘不出气的感觉,可是越看越觉出它的珍贵,因为她的故事里,留存着那个已经逐渐在消逝的乡土中国。

2.
《苦菜花,甘蔗芽》
作者: 姜淑梅
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传奇奶奶”姜淑梅的5本书
这本书应该比《乱时候,穷时候》更注重了对“人”的生活与细节的传达,相较于第一本的以“事件”为主的讲述,《苦菜花,甘蔗芽》的定位似乎更倾向于以“人”为主的视角,所以,小人物的小生活,或者说,在小生活中的小人物,就更显得悲凉凄怆。在一代代的
生命延续的滔天巨浪中,芝麻蝼蚁般的小人物,不过是这个来那个走,无知无觉,无声无息。
全书在四个版块——“老家女人、老家男人、百时屯、在东北”的分割下,讲述了穷荒时代乃至于更久远的祖辈生活的故事,在贫瘠的土地上,男男女女的日常琐碎喘息挣扎,起伏跌宕的故事与传奇,只落在了我们的眼里。可是,对于这些故事的主角,一日日的晨昏日暮,是总也走不完的长路,就像很多故事中裹着小脚的女人,踩着自己的血,一路蹒跚。
她能把做人做事的朴素价值观通过故事表达了出来,让人感受到“美德在民间”。儿时玩伴爱莲,小妹,戏迷婆婆,好友黄明珠……这些老家的女人的命运,与时代相连,也与个人命运相关,那些能够为自己抗争的、强势的女性,往往不会被欺负,也活得更好。家族长,士平,恨乎(人名),唱扬琴的……这些老家的男人,一个个人物在她的笔下鲜活、站立起来,让人感叹他们的命和运。

3.
《长脖子女人》
作者: 姜淑梅
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传奇奶奶”姜淑梅的5本书
诚如序言里马伯庸所说,现在市面流传的美丽童话或哀婉传说,都是经过修饰、“消毒”、甚至是篡改后的。而姜淑梅女士所记录下来的这些故事,才是民间传说最原始的样貌,可能很粗糙、很残忍,很多故事看上去没头没尾,但是天然具有一股生命力。通过这些故事最本真的样子,倒是能让人一窥乡野的生态。
这本书是纯粹的老人讲故事,是纯粹的故事书了,有奇妙的传说,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各种怪谈,谈狐说鬼,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集。
民间故事是世界的。姜奶奶用词泼辣直爽,从田间地头捡起来就是,读起来很舒服,难得的是也不作评判,很多故事在聊斋里有原型,可是蒲松龄在借鬼说人评世道发泄愤懑,姜奶奶没有,那些老故事就生在那儿,给你看了,看了也就看了,随处放着,天真而无畏,每天读一篇,像小时候我奶奶给我讲故事似的,一盏灯,一铺热炕,天地就缩在这一个被窝里,世界只有我和我奶奶,妖魔鬼怪好人坏人都在外面,在外面。

4.
《俺男人》
作者: 姜淑梅
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传奇奶奶”姜淑梅的5本书
《俺男人》书中展现的中国普通底层劳动妇女——坚忍、包容、勤劳、善良的可贵品质,更是让我受益匪浅,真的传递给了我一种力量叫坚持。口语化的叙事风格,更是一种全新的创造。
如果说人生如茶,那伴侣就该是茶叶,充溢着生活,散发着芬芳。如果说人生如茶,那生活的环境就该是茶杯,承载着韵味,记载着沧桑。读《俺男人》亦如品茶,初见书名,令人略觉“涩”——似乎年轻时尚的人们不该与这样“老土”的书名联系在一起;又读内容,则是满满的“苦”——往昔的艰难,岁月的磨砺,这些儿时从父辈、祖辈的皱纹里流出的艰难一次次浸透并不深刻的记忆;
但是,再品滋味时,却是甘甜芬芳,醇美悠扬——书中有传统女性的勤劳善良,有妻子的贤淑温柔,有村友屯亲的古道热肠,有山东“汉子”、东北“爷们”淳朴憨厚,于是,虽有那个时代的无奈、痛苦、感伤和迷茫,也无碍人性的光辉、岁月流芳!

5.
《拍手为歌》
作者: 姜淑梅
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传奇奶奶”姜淑梅的5本书
《拍手为歌》是作者姜淑梅收集整理的一部鲁西南老民谣集,也是她的第一本画集。鲁西南老民谣,即当地人口中的“小唱”,曾经是乡间孩子们玩耍、情人们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是农人在天地与四季间随口吟唱的歌谣,如今已慢慢被遗忘。姜淑梅不自知地像三千年前的采诗官一样,去民间搜集诗歌,这些搜集来的“小唱”也有如《诗经》,有言志的传统、比兴的手法,尤其是“情歌杂唱”部分,有很浓的文学色彩。
为了让老民谣更为具象,姜淑梅又自学绘画,将从前的游戏、人物和生活场景,用她独有的绘画风格,为我们一一呈现。展开《拍手为歌》这本书,鲁西南近百年来的乡土图景便跃然眼前。
在《拍手为歌》的后半部分,收录了姜淑梅最新创作的民间故事。一如她往常的写作风格,这些故事的笔墨仍然简洁、冷静,却包含直击人心的力量。可以说,《拍手为歌》里的老民谣和老故事都不是来自学者的汇编,而是生活在民间的人讲的故事,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民间文学。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