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投资杂感38: 最有价值的和最没有价值的

2012-11-08 14:25阅读:
天底下什么最“来”钱呢?我能想到的,就是一劳永逸地一直有人“给钱”(哈哈),或者说,就是一直几乎不需什么花费地在“收费”。这样的“好事”就是之前做出了满足人们长久需求的一种“信息”——人们既长期需要它,而其再生产的成本几乎为零。
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吗?有!
比如贝多芬或莫扎特音乐。200多年了,世界上现在没有一分钟不在演奏。如果“著作权”能在200年前就严格地执行并能一直地保留,那么贝多芬或莫扎特音乐的价值以现在的金钱来衡量,贝多芬和莫扎特及其后代(可惜没有)早就一直在世界“首富”行列了。
当然,这是个“不可能”。贝多芬或莫扎特音乐是无价的,本来也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
但从这个“想象”中,我们也能看到“价值”的真正意义。
“高价值”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能长时间地保持“超额”获利能力,这是对其内在品质的高要求;二是能有越来越多的“客户”,且在“客户”不断扩大的时候还能保持供应的“成本”(使用成本)几乎不变或很慢地速度在增加。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只能是一些特殊的“信息产品”——人类智力和情感艺术的结晶。实际上,除了古典音乐和其它一些经典艺术外,像那些经典的科学知识,比如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如果从全社会享有的角度看,其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高,只不过它们为全人类享有而非某个人享有罢了。因此,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得到全人类最高的尊崇,是理所当然的。历史很公正,时间也是最好的法官,当年那些不可一世的王公大臣及戴有各种“虚名”的名流们,时间都让其如同蝼蚁草芥被遗弃在历史的垃圾堆里。一个社会尊崇什么,正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高价值的这两个要求很多时候是矛盾的。某时期很受欢迎的(“客户”多),往往不能持续久,而能持续久的东西往往在当时不易普及。这个事实也是合理的,否则某一个“信息产品”将“统治”全人类的精神世界,这是可怕的,反而不是“高价值”的要素和特征。任何价值都是有限的,这与之前提到的竞争优势的本质是“局限性”的某种不对称是一致的:要么长时间保持但不易
扩张,要么能高弹性地扩张但不易持久。“高价值”实际上是在“保持”与“扩张”间有个平衡。比如,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在人类中永远是少数,科学知识、艺术作品也都是人类中少数群体能理解的,但其生命力周期几乎是无限的;而某个流行音乐再受欢迎,但也没有一个能持续多少年的。虽然“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各有市场,但其“价值”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历史而不是某个“权威”才能对之作出评判。
'信息产品'的价值并不是用其产生时花费的成本来计。记得小时候在学政治经济学时,教科书中“价值”居然是用“社会平均劳动成本”来计。显然这对“信息产品”来说完全不适用。莫扎特的很多传世之作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的,而贝多芬的伟大作品大都是长期构思、反复修改而成的。但这些“花费”多少与其作品的伟大毫无关系。“信息”产品的重要特征就是,“原创”成本不定,而使用的“边际成本”极低。
当然,“信息产品”并非都有价值,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信息都毫无价值,除了增加噪音外,可能是世上最没有价值的东西。对投资人来说,世上的信息太多,决定一个人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是其选择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两种追求间的平衡。惟此,人生也才真正的达到“高价值”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