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福建的“隐藏大佬”——三明

2022-03-11 07:16阅读:
 三明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安良堡。摄影/李艺爽
三明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安良堡。
-风物君语-沙县是小吃的帝国,丹霞是世界的遗产。
“好山好水好风情,数一数二数三明。”这是福建人熟悉的一句戏称。你也许对三明不是很熟悉,但一说到出自三明的“神秘组织”——沙县小吃,应该没几个国人不知道吧?这是全体中国人的早餐厅和深夜食堂,是让人时不时想念的拌面和蒸饺。
 世界自然遗产大金湖,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龙王岩、八仙岩四个红色盆地。摄影/刘艳晖
世界自然遗产大金湖,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龙王岩、八仙岩四个红色盆地。
这里有享誉世界的丹霞地质奇观 ,这里是客家人的祖地 ,这里还诞生了理学大师朱熹 ,这里也是福建省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三明是福建一座年轻的活力之城。图/视觉中国

三明是福建一座年轻的活力之城
就像歌里唱的:“毋惊毋惊就毋惊,我是后生仔,风大雨大日头大,我就是敢拍拼!”从历史死角到三线新星,从污染重镇到中国绿都,敢闯、敢拼、敢改革的三明人抓住发展机遇、甚至创造发展机遇,为中国的贡献的,可不只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沙县小吃。
 泰宁傩舞,热闹红火富有张力。摄影/黄恒日
泰宁傩舞,热闹红火富有张力。
三明美食,不止沙县
三明美食,不止沙县
三明或许“默默无闻”,但沙县成名已久——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但谁会料到,沙县小吃其实是一场金融海啸席卷出的美食潮。
 水晶包,在福建许多地方都有这种小吃 。图/视觉中国
水晶包,在福建许多地方都有这种小吃 。
三明沙县是八闽土著和北方南迁汉族的文化融合之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这里独特的美食传统。有史记载,沙县的小吃起源于汉唐,鼎盛于明清,成名却在当代。
1992年,由于地方融资“标会”的崩盘,许多沙县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不得不带着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和一身手艺远走异乡。而出外谋生还债的沙县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做小吃。
 沙县井后村,82岁的关春基在自家老宅里晾晒萝卜干、菜干、辣椒等。图/视觉中国
沙县井后村,82岁的关春基在自家老宅里晾晒萝卜干、菜干、辣椒等。
“逃会”的沙县人最早前往了福州、厦门等地,正好迎合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低价、美味的快餐的强烈需求。于是在短短几年内,沙县人靠着一碟拌面、一碗扁肉,在省内先站稳了脚跟。之后更是越走越远,将沙县小吃开到了广东、江西等地。
沙县小吃两大当家名角:扁肉和拌面,就像是鸳鸯配一样,被人戏称为情侣套餐。沙县人最早也是靠着这两大王牌,向外扩展着“沙县小吃”的版图,然而沙县的美味还远不止此。
 拌面和扁肉堪称沙县小吃黄金搭档 。摄影/李艺爽
拌面和扁肉堪称沙县小吃黄金搭档
沙县烧麦在面粉中掺了部分木薯粉,蒸熟后晶莹剔透、小巧玲珑,一眼望去便令人食欲大动,且食用时佐以豆豉油。烧麦分为咸甜两种,优质的沙县烧麦对馅料极为讲究。相传,旧时沙县著名的“烧卖锦”所做的烧麦,只卖给西门到南门之间的富户,以至旧时民间用“你不是吃烧麦的人”来调侃对方是个穷人。
 沙县手工烧麦,看上去晶莹剔透 。图/图虫·创意
沙县手工烧麦,看上去晶莹剔透 。
沙县鱼丸也颇有本地特色,一般选用草鱼为原料,鱼肉斩茸,搅拌过程加盐水,成品洁白如玉,软嫩如腐,清爽不油腻。关于沙县名吃豆腐丸的来源,和鱼丸也有点关系,传说从前有位大户人家宴客,一条做菜用的鲢鱼让猫叼走了。厨子急中生智,用豆腐做了一道假鱼丸——豆腐丸。没想到上席后,吃的人个个叫好,从此,豆腐丸也成了沙县名吃之一。还有诸如米冻皮、芋饺、烧饼、金包银、青草冻等等,都是正宗的沙县本地小吃。
 沙县鱼丸,洁白软嫩 。图/图虫·创意
沙县鱼丸,洁白软嫩 。
但实际上,三明的美食开挂并不只在沙县,周边的许多县市都是吃货天堂。
永安是著名的“粿条之城”,所谓的“粿条”,就是以大米洗净、磨浆后蒸熟食用,这样一种简单的小食,永安人也变着花样做出了粿条筒、饭勺粿、磨浆粿、烫粿条、九重粿……尤其是以叉叉粿搭配本地特产的黄椒酱油,再来上一碟活肉、肺边、天梯或套肠,这是永安人最无法释怀的乡愁。
 米粿是三明特色小吃之一,在闽南、潮汕等地都有 。 图/图虫·创意
米粿是三明特色小吃之一,在闽南、潮汕等地都有 。
而在尤溪,当地人爱吃的清汤面、大条面,也都是利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了最让本地人怀念的家乡滋味,再配上一碟香气扑鼻的猪头肉或豆腐干,点缀着一两颗晶莹的黄椒——你不得不怀疑,如果当年受到标会波及的是三明的任何一个其他县市,取代“沙县小吃”的可能是“永安小吃”、“尤溪小吃”。
 仙草可以喝,也可以用来做铁板仙草。摄影/李艺爽
仙草可以喝,也可以用来做铁板仙草。
三明西面的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客家菜。作为客家人的大本营,宁化的客家菜在寻常食材上大做文章:平平无奇的大米、番薯、芋头、豆腐在这里变化万千,成了芋饺、糍粑、薯包、灯盏糕、松丸子……
 糍粑是客家人经常吃的小吃 。摄影/李艺爽
糍粑是客家人经常吃的小吃 。
除此以外,客家人也吃得非常“野”,客家人钟爱以茶叶混合大量野生植物的嫩芽嫩叶,一同捣碎后,拌以花生、绿豆、芝麻、炒米等配料,成就一碗清凉降火的客家擂茶。宁化的辣椒干、“客源酒娘”、笋干在省内外也享誉盛名。居“闽西八大干”之首的明溪肉脯干,也是客家美食,载誉五百余年。
 村民正沿用传统方式制作板鸭。图/视觉中国
村民正沿用传统方式制作板鸭。
而有的美味在特定的节庆才会吃到,比如大田美阳村一年一度的“晒猪会”。这是当地人的“丰收节”、“团聚日”,村民们齐聚境公庙进香祈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人们会评选出最肥美诱人的“猪王”,能买到一块“猪王”肉也被看作好运的象征。
 一年一度的“晒猪节”,是村民们的盛会。摄影/李艺爽
一年一度的“晒猪节”,是村民们的盛会。
但并非所有三明美食都是如此诱人,有的食材就很有“黑暗料理”的潜质,名列闽西八大干菜之一的宁化田鼠干就让不少老饕也裹足不前。
有世界级的风景
有世界级的风景,也有世界级的人才。
沙县小吃也许是三明最出圈的一面,但三明的精彩远不止此,这里也有享誉世界的地质奇观。在三明泰宁,有着最宏大的水上丹霞、最密集的网状谷地、最发育的崖壁洞穴、最丰富的岩穴文化,山环水绕、绿水丹崖,丹霞地貌与湖、溪、潭、瀑完美结合,是三明“好山好水”最出彩的地方。
 大金湖,是泰宁丹霞的核心区域。图/视觉中国
大金湖,是泰宁丹霞的核心区域。
2010年,由金湖和上清溪等组成的泰宁丹霞,连同中国其他5处典型丹霞地貌组成“中国丹霞”,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之列。而整个丹霞地貌区内有多达100多条线谷、270余条巷谷、400多条峡谷,被称为“丹霞峡谷大观园”,在世界丹霞领域堪称数一数二。
 按照丹霞地貌不同的发育阶段,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共选取了6处典型地点。制图/monk
按照丹霞地貌不同的发育阶段,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共选取了6处典型地点。
然而,三明的“好山好水”,又何止泰宁一地?坐落于永安的桃源洞,素有“小武夷”的美称。桃源洞有“一线天”景观达6条之多,被徐霞客说是“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大而逼、远而整者”。
 丹霞山水是三明“好山好水”的底色 。 图/视觉中国
丹霞山水是三明“好山好水”的底色 。
位于三明区陈大镇的瑞云山,是福建省最大的火山岩地貌风景区,由火山口积淀而成的天然大佛堪称华夏之最,而火山溶洞内的千年古刹永兴岩寺更是本地人常去的信仰之地。
 甘露寺,修建于丹霞山体中部,景色奇绝 。 图/视觉中国
甘露寺,修建于丹霞山体中部,景色奇绝 。
今天旅行者眼中的“好山好水”,是泰宁丹霞地貌,是秀丽的瑞云山,或是永安桃源洞。但在历史上,这些景观却是难以开发、难以耕种的代名词。耕地的稀缺使这里的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沿海的平原地带,艰苦的地理条件,使三明成为一处交通落后、文化闭塞的区域,也很容易成为东南山地中自成一派的“地方王国”。
 闽语分布示意图。多山的自然环境、文化多样、外来人口杂居等,让三明成为福建省内方言最复杂、最多样的区域之一。制图/田东玉
闽语分布示意图。多山的自然环境、文化多样、外来人口杂居等,让三明成为福建省内方言最复杂、最多样的区域之一。
三明可谓是山区的山区、边陲的边陲,所以,历史上的三明匪患丛生,各式土堡遍布大田、沙县、永安等地——厚重的土石墙、高耸的碉堡、密集的射击孔,古代大家族据此而聚居自保,来应对闽西山地间并不太平的漫长历史时期。
 安贞堡是三明众多 土堡中,保存较好的一座 。图/视觉中国
安贞堡是三明众多 土堡中,保存较好的一座 。
被誉为“土堡之父”的永安安贞堡,就是由当地的池氏家族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修建的,前后耗时长达14年。自安贞堡建成之后,有史可查的大规模土匪围攻就有3次,而最长一次就长达一个月,最终以土匪撤退告终。
 琵琶堡,身处幽静的山腰中。摄影/刘艳晖
琵琶堡,身处幽静的山腰中。
如果从“中原视角”出发,这里虽然在距离上远离中原文化核心区,但三明却一度成为“正统”所在。南宋年间,理学大儒朱熹正是在尤溪县诞生,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从此,尤溪成为理学正脉的重要象征,又因临近莆田、泉州等科举重镇,成为三明市域内科举最发达、文化最昌盛的区域之一。境内的桂峰村就被称作“山中理窟”,居住着宋代名臣蔡襄的后人。明清两代,桂峰经科举中进士者有3人、中举人12名、中秀才412名,现在许多民居内都还高悬着“进士”“文魁”“武魁”等匾额。
 三明市尤溪县联合乡的万亩梯田。 图/视觉中国
三明市尤溪县联合乡的万亩梯田。
同样拥有强大科举传统的还有泰宁,这座“两宋名城”曾有过“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隔壁的将乐是福建最古老的县级建制之一,福建的第一个进士(唐代廖标)、福建的第一个武状元(宋代汤鴬),无不实证着这里是中原文化进入东南山地的桥头堡。
 空中俯瞰泰宁古城,古建筑还剩下仅有的这些。 图/视觉中国
空中俯瞰泰宁古城,古建筑还剩下仅有的这些。
而在西面的宁化县,这里从晋唐时期以来,北方每有战乱,便有大批移民南迁于此,久而久之,宁化的石壁镇成为这些“客居异乡”的汉人集散地,这批南迁而来的汉人,后来有了一个影响世界的名字:客家人。石壁因此被称为客家祖地,有“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之称。
 福建三明,客家祖地石牌坊。 图/视觉中国
福建三明,客家祖地石牌坊。
到了近现代,中国大地上第一架中国人自制的飞机,正是出于刘佐成、李宝浚这两位永安人之手。哪怕在如今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