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徐霞客:变卖田产游历山川,八十岁母亲陪同出游

2017-05-26 08:29阅读:
 清人所绘徐霞客画像
清人所绘徐霞客画像
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只不过因为它不是法定节假日,所以鲜为人知。这个节日的设定,还有一个故事。该节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当时,浙江宁海一家旅游俱乐部,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并建议《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文中记载是明万历四十一年农历三月最后一天,根据推算,阳历为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后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作为古代伟大的旅行家之一,徐霞客在写下《徐霞客游记》之前,早已开启了他的游历之旅。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徐霞客无意于仕途却流连于名山大川之间,这多少需要一些勇气。而且在当时科技和交通非常落后的年代,徐霞客最终能走遍大半个中国,其困难可想而知。幸运的是,他凝集毕生心血的《徐霞客游记》,成为研究当时人文风情以及地理风貌的绝佳资料。
  母亲八十岁还陪徐霞客出游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南直隶江阴(今天的江苏江阴)人。
  徐霞客祖上都是读书人,可谓“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读书和旅游。徐家藏书很多,藏书楼内“藏书万卷”。徐霞客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喜爱读地理、历史和游记、探险之类的书籍,也在心里埋下了“出去走走”的种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徐霞客十五岁时,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徐霞客后来无意于考取功名,他父亲也不勉强,只是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父亲徐有勉去世,当时徐霞客十九岁,他很想外出探寻名山大川的奥秘,但因父亲刚逝世,家中还有母亲需要照顾,不忍成行。没想到的是
,他的母亲王儒人却非常支持他的旅游事业。徐霞客二十二岁时,正式开始了游历之旅。临行前,母亲还为徐霞客做了一顶帽子,让他在路途上以避风寒。
  根据记载,徐霞客是在二十二岁时结婚的,而徐霞客的远行也是在二十二岁,也就是说是徐霞客刚新婚没多久就开始了游历之旅。由此可见,他的妻子也支持他的游历事业。他的妻子许氏是明代大儒许学夷的侄女(对于许氏的具体名字,尚无资料明确记载)。许学夷是徐霞客的诗友,两人志趣相投,许学夷曾写有《雨夜宿徐振之(霞客)斋中》、《同徐振之(霞客)登惠山》等诗作,从诗文中也能感受对于名山大川的喜爱。徐霞客成婚后,当年秋天首次远游(太湖诸地),就是与许学夷同行。正是这种氛围,成就了徐霞客的独特经历。
  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的母亲不仅支持他旅游,甚至还陪徐霞客出游过几次。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当时徐霞客已三十七岁,他的母亲已八十高龄,母亲竟然陪徐霞客做了一次游历。本来徐霞客怕老母年事已高,不同意老母去游历,而老母却意志坚强,说:“向固与若言,吾尚善饭。今以身先之”,母亲坚决要去,他们母子俩游历了宜兴诸洞,一时成为佳话。
  从二十二岁正式出游到五十四岁逝世,徐霞客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中度过。他将大半生投入到了旅游事业和地理考察上。三十多年的游历生涯,徐霞客东边曾渡海到洛伽山(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北到燕地的盘山;南达广东的罗浮山。其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徐霞客游历过的名山,有记载的就有:泰山、天台山、雁宕(荡)山、黄山、武夷山、嵩山、鸡足山等。有的名山他还去过两三次。他到过的大江有长江、金沙江、岷江、湘江、钱塘江、漓江、黄河、淮河等。他还到过很多名胜古迹,考察过很多湖泊、瀑布。还在我国南方的崇山峻岭中,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岩洞。在当时交通工具、科学技术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徐霞客能到达这么多地方,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我国古代不少的旅行家,或为官方派遣,奉命出使公务,比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明代郑和航海下西洋等;或为经商盈利的商人。而徐霞客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以及地理考察的目的,是我国古代难得的专业旅行家。而且作为一介布衣,他游历之旅的经费得不到政府的任何资助。为了旅游,他花完了家中积蓄,后又变卖田产。
徐霞客故居内景
徐霞客故居内景


考察长江源头
  徐霞客在旅游途中经常遇到危险,一次在湘江船上遇到强盗,钱和物都被抢光。他的朋友愿意出资帮他回家,并劝他“再生不如息趾”。他却坚定地回答:“不欲变余去志”。后来,徐霞客结束旅行回到家,到家后,用家中的田产做抵押,借到一笔路费,再次登上征途。对于旅途中遇到的困难,他看得非常恬淡:“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埋吾骨也”。徐霞客进入“以躯命游”的境界。
  徐霞客游历之旅的艰难是世人难以想象的,他徒步跋涉,经常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有时还用野果充饥,清泉解渴。他多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二月,徐霞客在游黄山时,正赶上大雪,此时已封山三月,有的地方大雪齐腰深,登山石阶上全是冰。但这并没有使他畏惧,“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他就是这样用铁尖头的拐杖凿冰,艰难登山前进。
  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十九日,年已五十的徐霞客来到湖南茶陵探险秦人三洞的麻叶洞。当地的乡民告诉他,此洞不仅难进,而且“此中有神龙”,也有人说“此中有精怪,非有法术者,不能慑服”,村民们无人敢进此洞。而徐霞客一听反而欣喜异常,不顾生命危险,坚决要进洞探视。洞内忽窄忽宽,崎岖复杂,有时他须匍匐或侧身持火把前进,但他被洞内的奇特美景吸引。出洞时,村民们持铁锨、镐头等,以防妖物出现。当看到徐霞客平安出来时,都惊异万分。
  一次他和仆人在冬天大雪封山时,山崖无路,只能攀藤而上,此时藤突然断裂,二人摔下山崖,幸好地面有厚厚的积雪,才无性命危险。当时,一庙内高僧恰好路过此处,看到二人惊奇地说,大雪封山已多日,一个多月没看见过人迹。在徐霞客的旅途中,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他在旅途中,随身携带《大明一统志》等多种书籍,既作为旅途参考,又考察其中的错误。他考察过很多深山熔岩、高原、湖泊、瀑布、大江等。尤其是长江源头的考察,是他最大的成就之一。过去人们都以战国时出版的《禹贡》“岷山导江”为依据,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源头。徐霞客认为岷江由成都至宜宾不及千里,而金沙江经丽江、云南共二千余里,他认为岷江只是长江的支流,并不是源头。后经过实地考察后,他在《溯江纪源》一文中明确写道:“故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江为首”。
  不过,根据现有的记载推测,徐霞客最远只到了云南丽江的石鼓,此后未能溯江而上,离现在我们所知的真正的长江源头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还非常遥远。
  徐霞客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早的考察者。我国的南方喀斯特地貌岩洞很多,徐霞客居然考察过300多个岩洞,这是古今中外第一人。他还写了很多岩洞的探险记录,其描述之精确,与今天用科学仪器测量的数据基本相同,为人们所叹服。徐霞客还对很多动植物有描写。从某种意义上说,徐霞客是近代地理学的先驱。
  鸡足山上患重疾
  徐霞客晚年曾两次游历云南的佛教圣地:鸡足山。第一次去鸡足山,还有一则逸闻趣事。当时,南京静闻和尚和徐霞客结伴去鸡足山,结果在路上,因为意外,静闻和尚受了重伤,临终前,静闻和尚托付徐霞客把自己的骨灰带到鸡足山。徐霞客一路上历经磨难,最终圆了静闻和尚的遗愿,鸡足山住持被静闻和尚的虔诚感动,修建了静闻和尚塔。
  不过,徐霞客第二次来鸡足山时,经历却非常凄惨。首先,因多年的劳累,徐霞客来到鸡足山时,不幸双足致残(也有说法是因糖尿病而引起的足病)。这对靠双脚游历名山大川的徐霞客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其次,跟随他多年的仆人顾行竟然偷了他的行李跑了,顾行在徐霞客的旅途中,曾多次和徐霞客一同出生入死,而顾行这次偷偷逃走,对徐霞客是个沉重的打击。
  后来,丽江土司木增出资雇人用滑竿把他抬下山送回家。木增是一位开明的土司,曾与徐霞客有着深厚的情谊。徐霞客在丽江考察时,木增不但聘请徐霞客为家庭教师,还教他的三子学习。
  徐霞客回家后,在病中仍坚持写作《徐霞客游记》,并反复欣赏他在考察中带回的各种岩石。不到半年,徐霞客便去世了,他在弥留之际,双手还攥着两块奇石。徐霞客去世后,被人们尊为“旷世之游圣”。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毕生的心血,这是他三十多年旅行考察的结晶,他每天游历完一处景点,不管多晚多累,不管是在旅舍,或古庙、地头,他都要坚持写作。他一共写下了260多万字的游记,遗憾的是,这部游记后来遗失了200多万字,只留下63万字。而就这保存的63万字,就足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书籍之一。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一些著名的旅游文学著作,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被誉为游记长篇,陆游的《入蜀记》等,都被视为山水文字长卷。但是这些著作无论行程、篇幅、内容都无法和《徐霞客游记》相比。
  在徐霞客生前,没有完成《徐霞客游记》的编纂。在临终前,徐霞客把编纂游记的重任交付给他的家庭教师季梦良、族兄徐仲昭以及好友王忠纫三人。徐仲昭曾多次陪徐霞客旅游探险,如探险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等。季梦良三人没有辜负徐霞客临终时的重托和期望,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完成《徐霞客游记》的编辑工作。从明末到现在,《徐霞客游记》出现了大量的版本,但这些版本都是以季梦良三人编纂的《徐霞客游记》以及徐霞客三子徐季的资料为蓝本。
  徐霞客去世后,他的后人在江苏省江阴市霞客镇(原名马镇,后改名为徐霞客镇)建起了徐霞客故居。故居明末毁于战火,在清朝顺治年间,徐氏后人又重建了徐霞客故居。在故居中有一棵古罗汉松,高8米,胸围达25米,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相传,这棵罗汉松是他父亲从京城带回的盆景,他母亲为了鼓励徐霞客志在山水的情怀,便让徐霞客把松树盆景种植在地上,后长成大树。(张宝贵)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