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曾国藩为什么不反清?不愿老百姓再遭战火

2017-10-19 23:14阅读:
自晚清以来,曾国藩为什么不反清的话题,一直为人们所热议。很多人责备曾国藩,说他手握几十万雄兵,却不能推翻腐朽的清王朝,让中国走上维新图强的道路,实在是太窝囊了。


关于这个问题,历代史学家总结出了很多原因。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曾国藩之所以不反清,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众多的原因当中,有一个原因不太引人注意,值得提出来特别地说一说,那就是曾国藩不愿老百姓再遭战火。


自洪秀全、杨秀清起兵以来,中国因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损失了一两亿的人口。这是中国损失人口最多的一次。


这些损失的人口中,直接被太平军、清军(包括湘军、淮军)杀害的只占小部分,大部分人口的损失是因为旧的统治机器被摧毁,而新的统治机器没有建立起来。人们流离失所,饥肠辘辘,甚至遭遇瘟疫,没有人来管,因此造成严重的人口损失。


对战争造成的这种人口大量损失的局面,曾国藩亲眼目睹,痛心不已。他在同治二年四月廿二的日记中写道:“皖南到处食人,人肉始卖三十文一斤,近闻增至百二十文一斤,句容、二溧八十文一斤。荒乱如此,今年若再凶歉,苍生将无噍类矣!乱世而当大任,岂非人生之至不幸哉!”


早点结束战乱,恢复统治秩序,使老百姓过上太平安宁的生活,这是曾国藩最大的梦想。这样一来,当他攻破天京,将太平天国扫进历史的尘埃中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起兵造反,再生战乱,而是恢复社会生产,就很好理解了。


起兵造反,如果成功,固然可以获取更大的荣华富贵,几亿汉族同胞也可以重新抬头,中国历史也可以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但它的代价,必定是几千万老百姓因战争而亡。这绝对是曾国藩最不愿看到的场景。


后人苛责曾国藩不造反,却不知,曾国藩的不造反,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幸事。看历史,不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而要站到当时人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看清楚历史的真实面目。




拙著《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各大网站有售:


曾国藩为什么不反清?不愿老百姓再遭战火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