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空间有多大
宋代理学家陆九渊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我虽然不认同这个以心为生发宇宙万物之源的观点,但他把人的心灵空间比作整个宇宙,我还是很欣赏的。
撇开哲学问题不谈,人生在世,既要有可以容得下整个大宇宙的心灵,又要为自己准备一个只能容纳下自己的心灵的茧。
为什么要为自己准备一个心灵之茧呢?岁月递嬗,一个人付出的和得到的常常并不相侔。社会纷杂,尘世嚣烦,物欲横流,难免被外物所扰,困难所缠,私利所动,糙事所困,俗流所感,总会有苦境喝苦茶,甚至跌入低谷的时候。连圣人孔子也有颠簸流离,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时候,何况凡夫俗子。任何人都有隐私,也有保护隐私的权利,那些望不尽,怀不尽,恨不尽,除不尽的情愫和事总会缠绕在心,这深层的心态,即使再亲近的人也不能完全解读,能解读的只有自己。那些伤痕,那些困惑,那些压抑,在哪儿解读,在哪儿释放,在哪儿排除抚平?那些隐私,存放在哪儿?只能找一个只有自己才能进入的空间,这就是心灵之茧。再坚强的人,再豁达的人,也要为自己保留一个茧,而且必须为自己建立一个茧,孔子就在自己的茧内一日三省。无论是至亲还是挚友都不能替代这个茧,唯其独有,容不得外人。这不是在自寻孤独,自我封闭,而是在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天空中自我洗礼,自我安抚。当你感到身心确乎有点疲惫,不妨暂时避开世俗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静静地回到心灵的茧内,收缩身躯,闭合双眼,集合思维,在意静神闲中涤烦去秽,存真祛伪,稀释淡化,擦洗心境,用自己的手去抚平心灵的创伤,以自己的体温去熨平心灵的皱纹,一一检点那些当初和后来,完成一次心态重构。在这个“茧”内,既要尖刻地解剖自己,又要用一颗诗心来读自己。既不自惭形秽,也不自觉其美,盲目的自我崇拜。只有尖刻才能自我反省;只有用诗心来读自己,才能读出美来。再清贫,再普通的人,只要用诗心来阅读自己,也能“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再成功再强大的人也有不自信的时候,读就要读出自信,读出幸福,读出力量,读出清晰的方向。这时,你再走出自己的心灵之茧,睁开双眼,看看世界,会立感得天一清,得地一宁,得神一灵,会百
宋代理学家陆九渊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我虽然不认同这个以心为生发宇宙万物之源的观点,但他把人的心灵空间比作整个宇宙,我还是很欣赏的。
撇开哲学问题不谈,人生在世,既要有可以容得下整个大宇宙的心灵,又要为自己准备一个只能容纳下自己的心灵的茧。
为什么要为自己准备一个心灵之茧呢?岁月递嬗,一个人付出的和得到的常常并不相侔。社会纷杂,尘世嚣烦,物欲横流,难免被外物所扰,困难所缠,私利所动,糙事所困,俗流所感,总会有苦境喝苦茶,甚至跌入低谷的时候。连圣人孔子也有颠簸流离,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时候,何况凡夫俗子。任何人都有隐私,也有保护隐私的权利,那些望不尽,怀不尽,恨不尽,除不尽的情愫和事总会缠绕在心,这深层的心态,即使再亲近的人也不能完全解读,能解读的只有自己。那些伤痕,那些困惑,那些压抑,在哪儿解读,在哪儿释放,在哪儿排除抚平?那些隐私,存放在哪儿?只能找一个只有自己才能进入的空间,这就是心灵之茧。再坚强的人,再豁达的人,也要为自己保留一个茧,而且必须为自己建立一个茧,孔子就在自己的茧内一日三省。无论是至亲还是挚友都不能替代这个茧,唯其独有,容不得外人。这不是在自寻孤独,自我封闭,而是在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天空中自我洗礼,自我安抚。当你感到身心确乎有点疲惫,不妨暂时避开世俗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静静地回到心灵的茧内,收缩身躯,闭合双眼,集合思维,在意静神闲中涤烦去秽,存真祛伪,稀释淡化,擦洗心境,用自己的手去抚平心灵的创伤,以自己的体温去熨平心灵的皱纹,一一检点那些当初和后来,完成一次心态重构。在这个“茧”内,既要尖刻地解剖自己,又要用一颗诗心来读自己。既不自惭形秽,也不自觉其美,盲目的自我崇拜。只有尖刻才能自我反省;只有用诗心来读自己,才能读出美来。再清贫,再普通的人,只要用诗心来阅读自己,也能“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再成功再强大的人也有不自信的时候,读就要读出自信,读出幸福,读出力量,读出清晰的方向。这时,你再走出自己的心灵之茧,睁开双眼,看看世界,会立感得天一清,得地一宁,得神一灵,会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