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从稀缺谈金砖银行

2014-07-21 09:09阅读:
从稀缺谈金砖银行

李春根

              一
投资而言,如果标的稀缺,通常都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按字面理解,“稀缺”指的应该是东西不够大家都想要,而且还不能是免费提供的,比如冬虫夏草、松露等等。所以,稀缺的东西一般价格都不低。拥有了稀缺,就意味着高额利润。
因此,投资者常常免不了像侦探一般,到处悄悄地寻找暂时还未被很多人发现的“稀缺”。
许多投研分析,最终的落脚点都在“稀缺”二字上。可能表述有所不同,或曰“需求不断上升”,或曰“市场不断扩大”,或曰“蓝海”,或曰“供不应求”等等,说的基本都是一回事。

              二
但是,有一些东西,数量巨大,甚至远超出实际需要,却依旧稀缺得很。
比如公务员,许多资料都说现在的公务员实在是太多。但多并不影响其稀缺,看看那么多人削尖脑袋要做公务员,甚至嫁人都要嫁给公务员,就不难明白其稀缺的程度。
公务员,现在叫公仆,过去叫官吏。按老说法,“官”和“吏”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现在似乎都一样了,都是为人民服务。不过,也还是分领导与一般干部。领导好像也不少了,但稀缺不稀缺呢!想必大家心中有数。不信,明天在广场设一领导职务,谁跑得快给谁当。那想想将会有多少人在广场挤成一团狂奔!
              三
还有一些东西也很多,但也具有稀缺的属性。比如水,比如空气。很长时间以来,就有“节约用水”的口号,说明稀缺。地球表面上虽然有七成是水,可惜多数太咸,不能喝,不能浇地。能为人类所用的淡水并不多。
投资水的公司,不失为一种策略。有的投资自
来水公司,自然垄断,但各处划地为王,稳定,发展空间却有限。有的投资提供直接喝的水的企业,基本没有划地为王之说,但竞争激烈,空间可能很巨大,风险却也跟着大了起来。
提供空气的企业,似乎还没见到。至少,现在吸空气不收费。记得几年前,有官员提议收“风税”。风者,就是空气流动,因此风税其实也就和空气税差不多。可能是提议者思路过于超前,所以风税之议后来就没了下文。
不过,现在不收费,不等于将来不收费。只有想不到,没有收不到。遗憾的是,现在还找不到生产空气的企业。
              四
更有一种东西,已经非常多,而且每年都在增加,供应量巨大。但却是普天下最大的稀缺。这就是:钱!
直接做钱的生意的,过去叫钱庄,现在叫银行。
个人会缺钱,企业会缺钱,政府也会缺钱,连国家都会缺钱。金钱面前,人人平等,人国也平等。
美国是最大的经济体,钱也缺得厉害,向全世界借钱。我们缺钱,却勤劳朴素,故有点储蓄,不料给美国借去许多。什么时候还呢,谁也说不清。如果那钱是个人的,估计夜夜难以安眠。
现在突然想明白了,有钱干吗只借给美国。全世界全人类都稀缺的宝贝,主动权不能随便交给别人。于是,金砖银行成立了。
5个金砖国家,从此成为金砖银行的5大股东,成为现代化金砖钱庄的5大老板。平均出钱就行,既不需要什么上级部门审批,也没有哪个执法人员敢来说是非法集资。
              五
继世界银行之后,有了亚洲开发银行,现在又有了金砖银行。从全球到一个洲,再到一块砖,名称越来越小,参与者却越来越五湖四海。
据说,金砖银行的董事长好像是由印度人出任。都一样出钱,最高领导怎么落在印度人头上。在这里,钱稀缺,董事长更稀缺。不过,再重视级别,却是大家商定的事,也就只能先这样了。
好在同时还成立了一个金砖国家应急储备,不再是平均出资,而是1000亿美元的规模,大伙认摊,并且投票权与出资额挂钩。我们应承的是410亿美元,只获得了39·95%的投票权,不知为何打了点折扣。尽管如此,我们的投票权还是最多,是应急储备的老大。
金砖银行主营是长期融资,金砖应急储备主营是短期借债,业务不同,重要性相当。因此,银行董事长人选的那点失落,也找回了。
              六
成立金砖银行,对几个有点钱但似乎又不算是发达的股东国,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相互间扯动点头寸,便捷了许多;又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不但是外汇储备多了一个使用的口子,还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后有了钱,不必再全用来买某一国的国债,或主要投资某一国的资本市场,可以照此办理,继续开办国际银行。
金砖者也,乃5个国家头一个字母之集合。由此推之,既然可以办金砖银行,也就可以召集些C字母打头的国家,开办C银行。或不走那么远,开办些远东银行,东南亚应急储备之类。
只要有钱,就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玩法。可以联络富朋友,也可以带带穷邻居。以钞票为纽带,四海之内皆生意也!
同样是掏钱,若只买别家的国债,很容易把别家惯成大爷,自家郁闷。若自办银行或应急储备,感觉风险更为可控,名实双归,又有话语主导权,何乐不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