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哲学家王东岳:博学绝不代表真理,逻辑重构是知识的真正来源

2017-01-03 21:57阅读:

混沌研习社服务号 2016-10-19

10月16日下午,哲学家王东岳先生走上混沌研习社的讲台,主讲西方哲学的下半场。
东岳先生说,我们的知识,并不来自于我们的经验。经验只向我们提供杂乱无章的素材,而知识来自于对这些素材的逻辑重构。因此,不要寻求无边的博学,而要寻求思想的整顿,这才是知识力量的源泉。


(本文根据王东岳老师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视频回播课后一周可在APP观看
演讲者王东岳(哲学家,独立学者,《物演通论》作者)
上午我们讲了,我们生活在感官所提供的假象之中。(戳此查看上午笔记)那么这些感官造成的扭曲,能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纠正呢?
逻辑推理过程的本质是
主观经验对感知材料的二次加工
人类永远无法抵达客观对象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类常用的三种基本逻辑推理方法(也可称之为狭义逻
辑推理方法)。

一、纯逻辑推理

数理逻辑推理、几何逻辑推导、数论推导和形论推导。

纯逻辑推导,从表面上来看,它确实撤掉了所有的感觉要素,但它却不能证明其本身和外部事物的对应关系。

比如在几何逻辑上,今天的物理学前沿理论已经推导出十维时空。可是我们人类只是生活在四维时空中的生物,我们的感知模型决定了我们没有办法理解十维时空这个逻辑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因此,就感知世界的角度而言,纯逻辑推理对我们建立生存思辨无效。除非,科学家们能够在未来找到建立连接的方法。

二、归纳法

逻辑归纳法是大多数人获得外部知识的基本思维方法。

举例,我们看到亚洲的天鹅是白色的,欧洲的天鹅也是白色的,所以我们归纳出一个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

可是归纳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你永远无法穷尽能够支持这个结论成立的素材。比如偶然间你来到了澳洲,结果看见了黑天鹅,于是你的原有结论,立刻崩溃。

三、演绎法


所谓逻辑演绎法就是亚里士多德给出的三段论:

凡天鹅皆为白色;
澳洲有天鹅;
澳洲的天鹅必为白色。

这叫做结论的必然导出。

演绎逻辑的致命缺陷在哪里呢?演绎法的大前提,正是建立在不能得到根本证明的归纳法的基础上。大前提的漏洞,导致结论的无效。
所以,人类即使试图使用逻辑推理去给感官假象纠偏,其最终导出的结果,仍然不具备绝对的有效真实性。用固定格律的思想逻辑去对已经扭曲的素材信息进行处理,你只能得到比之前感官假象更严重的下一层假象。



换言之,人类一切的理论学说,都是对感官认知素材的二次扭曲加工,它注定是一个越来越谬误的虚拟。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感知到底是什么状态,你必须找到自我感知的边界,对比这个边界的内外部是什么关系。遗憾的是,我们根本找不到感知的边界条件。我们的感知是一个封闭的暗箱机构,我把它叫做形而上学的禁闭,人类永远无法抵达客观对象。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争论是一个无聊的伪问题。如果你事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你列举的任何证据都能够证明世界是物质。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你事先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你列举的同样任何一个证据都可以证明世界是唯心的。
哲学家王东岳:博学绝不代表真理,逻辑重构是知识的真正来源

什么是“知”?什么是“在”?“知”与“在”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大转型
始于从“本体论”到“认识论”
唯心主义是唯物主义的高级阶段
如果感知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逻辑推导也无法纠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什么是“知”?什么是“在”?由此引出哲学史上的千古玄难:“知”与“在”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事实上,哲学史上的第一次大转型,就在于从“本体论追问”进入“认识论追问”。认识论哲学的正式登场,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开始进行全面纵深探讨时。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我们只能证明“思”在,但也不能排除万物的存在,由此建立了“二元论”。即世界上有两元存在,心灵实体和物质实体。

洛克:“白板论”

洛克认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就是一块白板,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经验导出,并描摹在这块白板之上。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贝克莱在洛克“白板论”的基础上,提出“无物存在”。他把物表述成“观念的集合”。因此,贝克莱说,“存在即被感知”

休谟:“一切知识不成立”

休谟的理论只说两点:


a,从特称判断不能导出全称判断。什么意思?归纳法无效。从亚洲和欧洲的白天鹅不能导出天鹅都是白色的。归纳法问题从此被称作为休谟问题。


b,因果论不成立。举个例子,早上五点钟,公鸡打鸣了,随后太阳出现了。你不能说太阳出现是因为公鸡打鸣所致。即前后依次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因果,但是它们实质上有没有因果,我们并不知道。
可正是这个因果关系的逻辑,排列出了人类的全部知识体系。休谟以其最彻底的怀疑精神,消解了人类的一切知识,即“一切知识不成立”,并由此引出了康德的“先验论”。
我们看到,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发展最后的结果是,既丢失了“在”,也迷失了“知”。“在”和“知”的双双迷失,由此表达出西方哲学系统遗留的诸多问题,恰好印证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将被永远追问下去。
哲学家王东岳:博学绝不代表真理,逻辑重构是知识的真正来源

如果我们的知识不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它为什么会有效?
如果知识不是对客观的本真反映
那它为什么会有效?

广义逻辑是知识“不真却有效”的来源
虽然在认识论发展的最后结果是“在”和“知”的双双迷失,但是“知”决定“在”却成为了共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知”?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一切感知的基础是什么?电磁反应。我们所有的神经活动都是生物电,而生物电是发生在神经细胞末梢的电磁极化反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构建了感应。感应是大脑调动不了的部分,它是整个神经活动的基础。



在感应之上,人类的感知系统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感性、知性、理性。
感性:指无需判断的生存反应。比如动物的听觉和视觉。
知性:随着生物体越来越复杂,它对外界的依存要素越来越多,感知量也相应膨胀。由于它在单位时间内只能做出一项反应,这就要求它在多项感知中选择最重要的一项进行反应。这个判断的过程就叫做“知性”。
理性:如果感知对象多到我们用简单的判断都无法实现,我们就不得不把太多的对象抽象成一个个虚化的概念,并在这些概念中寻找逻辑,做沙盘虚演,找出那个最重要的对象并作出反应。这个复杂过程我们称之为“理性”,其中的命题结构和推导体系,我们称之为逻辑
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分化、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中,逐步进入理性阶段。所谓逻辑,实际上从感应、感性、知性、理性逐步提升,不是突然间发生的。


但是这里发生了一个麻烦,就是如果我们的知识不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它为什么会有效?


下面我们导入一个概念叫做“广义逻辑”。(它区别于我们开头所说的“狭义逻辑”或者说是相对于感性、知性而言的“理性逻辑”)

我知道理性逻辑是从感性和知性中增长出来的。那么感性有没有逻辑程序呢?其实感性背后同样是有逻辑整顿的。


比如我们的视觉和听觉,虽然外部只给了我们无数的光点和声波,但是在我们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整顿下,表达为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

这套生物潜在具备的逻辑系统,我把它称之为“广义逻辑”。它所具有的基层性和决定性,为生物形成了一个本真且通达无碍的广义逻辑通道。这就是我们感知不真却有效的来源。


哲学家王东岳:博学绝不代表真理,逻辑重构是知识的真正来源
我们所说的世界,是我们的逻辑构造,因此思想清明是目光清明的前提。
广义逻辑融洽是正确性的基础
广义逻辑失洽是逻辑变革的基础
理论会被推翻,但知识具有阶段正确性
在广义逻辑的基础上,我再提出两个概念:

第一,叫“广义逻辑融洽”,融洽是逻辑正确性的基础。第二,叫“广义逻辑失”,失是逻辑变革的基础。
人类的任何知识都成立在广义逻辑融洽的基础之上。比如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然后我们的理性逻辑就整理出了地心说。地心说与我们的感性逻辑和理性逻辑都不矛盾,于是它有效地维护了西方农业文明长达1500年。
可是随着信息量的增加,我们终于意识到,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这个时候我们的感性逻辑与理性逻辑发生了冲突,我们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理性逻辑模型,于是产生了“日心说”。


在没有形成新的广义逻辑融洽之前,我们把它称之为广义逻辑失广义逻辑失洽表现为一个原有知识体系的崩溃,它带来了逻辑变革。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就是理性逻辑模型的不断变革。
当新的理性逻辑模型和感性逻辑达成通融,我们把它叫做广义逻辑融洽恢复,这时候新的理论有效,人类文明前进。
人类知识体系的形成就是不断的用理性否定感性、接着用更高端理性否定低端理性的过程。
如果一切学说都会被不断地推翻和证明,真理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了。那我们怎么样去表述知识的有效性?我们改用一个词“正确”,因正确具有“阶段有效性”的特征。
正确需要包含三个要素:
第一,逻辑自洽。在狭义逻辑和广义逻辑上必须不发生矛盾。这是正确的第一要件。


第二,逻辑他洽。对你暂时还不能否证的其他学说,保持通洽。

第三,逻辑续洽。对于新发生的信息量,保持兼容。

这三洽要素达成,学说正确。当我们在面对未来的理论学习时,尤其要留意最后一项,如果新出现的信息量,在你原有的认知模型中不能兼容,我们有两种做法。
第一,立刻微调自己原来的认知模型,使其保持稳定。第二,冲破原有认知模型的外壳,另建新的认知模型。第一条路导向死途,第二条路开辟未来。这是我们在工作中,寻找思想方法的要诀。
哲学家王东岳:博学绝不代表真理,逻辑重构是知识的真正来源
不要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寻求长进,而是在有限经验的思想整理中,获取知识的力量。
人类怎么建立有效知识?

不是大量素材收集,而是逻辑重构
博学不代表真理
信息量的增加是产生逻辑变革的必然条件,但绝不是充分条件。


什么意思?我们的知识,并不来自于我们的经验。经验只向我们提供杂乱无章的素材,而我们的知识来自于对这些素材的逻辑重构。
举个例子。在“日心说”出现以前,有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叫做第谷。第谷用肉眼每天持续观察天体运动20多年,并保留了大量的详细记录。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终其一生,并没有从这些记录中发现特殊的规律。


第谷晚年收了一名学生,叫做开普勒。开普勒不擅天象观察,却获得了第谷20年来的大量观察资料。他暗含着“日心说”的逻辑理念,去研究第谷的观察资料,立刻发现了行星运转的规律,但苦于找不到数据支撑。


一天,他偶然发现了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完成的圆锥曲线证明,开普勒仅仅是把已被证明的圆锥模型直接扣在天空上,竟然分毫不差,由此得出结论,行星的运行轨道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
这个故事证明了什么?逻辑先事实而发生。不是物体决定事实,而是理念决定事实。不是观察决定事实,而是逻辑决定事实。
任何一个东西,它只要在逻辑上成立,它必将在现实中发生。因为我们所说的世界,是我们的逻辑构造,思想清明是目光清明的前提。


最后请大家牢牢记住我这段表述。人类怎么建立有效知识?不是大量素材的收集,而是逻辑重构。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提出自己著名思想的时候,大多在年轻时代。牛顿在二十多岁时提出万有引力学说,爱因斯坦在二十多岁时提出狭义相对论,三十多岁时提出广义相对论,他们的专业知识绝不超过当时大学的物理教授。
可见,博学绝不代表真理。永远不要无穷无尽地搜罗素材,不要寻求无边的博学,而要寻求思想的整顿,这才是获得知识力量的源泉。

同样送给我们在场的每一位,不要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寻求长进,而是在有限经验的思想整理中,获取知识的力量。这才是思想的力量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