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类比与误差

2019-04-10 15:46阅读:
  从自然语言中词汇的定义看,无论如何精准的描述,都不可能绝对准确的概括现实,只能无限接近现实。数学,是一种先验性的知识结构,是万能类比工具。这世上,没有绝对符合数学定义“点”的物理实在,也没有绝对符合数学定义“直线”的物理实在,有的只是高度近似于点、直线的物理实在。   数学定义,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定义类别。该类别,具有极其强大的类比描述能力,是万能类比工具,可用于对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进行类比描述。物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最核心描述类别体系。光、电、磁、热、力,这些类比定义,都是用来描述人类所处宇宙的客观世界。当人类试图去描述物理世界时,先要设计出物理世界的类别,后要运用数学类别来近似性概括,以便于人类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计算。
  人类所处宇宙,其物理实质运行规律如此接近数学定义,误差范围可以接受在极小范围之内,这是个神奇的事实。宇宙,就是如此运转的。至于为何如此,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奥秘。这涉及到宇宙如何起源的根本问题。至少,在当下,这个起源之谜,没有尽数破解。我们能够体会到的依然是一大堆类比描述,有待未来解密。
  数学,是一种类比描述误差相对低的工具,且误差可以计算。很多类比描述方式,误差不可计算,过于宽泛的定性描述。人脑思维,只能穿梭在概念、定义、类别、抽象符号结构中。思维,本就是离散的符号逻辑体系。该体系,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脑子里存在的符号体系,都是不一样的。
  面对一个复杂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程度的类比工具进行描述。例如,量子力学。科普层面,对量子力学,会有一个误差度的理解。理论物理学家,对量子力学,会有一个误差度的理解。双方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同
现实的吻合度不一样。结果,没什么本质区别,就是都不够准确的理解现实。
  在误差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建立起完整的类比思维体系,即为普世智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