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奢侈品的价值是如何产生的,人为什么买奢侈品?

2017-03-01 19:05阅读:
中国旅法作家边芹写了一本《谁导演的世界》,书中作者指出欧洲奢侈品巨头们把中国生产的事箱包和用品贴上自己的标志,就可以十几倍、几十倍的价格反过来卖给中国人。因此作者认为这是一种高智力欺骗。是一种恶的行为,我是在思考精神经济现象,尤其是思考奢侈品的经济原理时发现书中的一个章节《现代童话——奢侈品的传奇故事》,我将此章节的内容整理成下文,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谈谈奢侈品经营者真的是高智力欺骗吗?人为什么买奢侈品,奢侈品的定价逻辑是什么?

自古买卖双方还从来没有这样的力量悬殊,类似教父和信众,交易本身蜕变成一个“信仰”过程,买卖双方维持平衡的基本准则“货真价实”,被“概念诱惑”取代,由于“信仰”偷偷换掉了“交易”的实质,人非但不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反倒生出“梦想成真”的幻觉。购买者并不知道大把金钱中只有一小部分投给了那件“物”,绝大部分是支付了洗自己大脑的概念。内中的操作极其精妙,类似高智商诈骗。这个膨胀物品价值的心理控制过程,是顺着人性设计的,因而有着“符合人性”的一切借口,此一操作可以用三个词串起来:奢侈品、时尚、现代童话。
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和传播学技巧,从审美、意志到欲念的入侵和占领。品牌只是制造商对产品的推销和质量的保证,并不超出牌子的原始职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个品牌后面只有一个营销班子,用大把金钱做广告将标签炒作成时尚。几十个品牌的手表,机芯可以出自同一车间;同一家工坊制作的首饰,出厂打上不同的标志;所有的香水都产自同一地点,但品牌几十上百,价位相去甚远,谁有能力(金钱)做最完美的洗脑,谁就可以定最高的价。
  在此之前,的宫廷奢侈品功夫主要用在上等原料和精工细做上,而不是集中在标签的炒作,因为卖的不是“时尚”。那时出自奢侈品工坊的首饰,都选用民间罕见的宝石,用金充足,比如从不做空心金饰,全部是实心的,一根手链往往都用上百克黄金,你现在去找找,超过五十克的都少见,有些品牌为保持与大众品牌的差别,继续做实心金,但不得不在大小上做手脚,链子越做越细,还美其名曰“设计”。它放弃了从“宫廷制作”延续下来的传统,即不向大众做广告,不忽悠小民的钱,稀有、实材、精工、保值等品质;传统高档首饰是
不减价的,从不参与其他商品的打折,因为其价值在价格中占了相当大比率,价格水分不大。由于式样往往独一无二,手工极其复杂,用料奢侈,民间工坊根本模仿不出来;而且所用珍珠、宝石稀有高值,一般购买了多有保值作用。而这些奢侈品的本质自20世纪90年代便消失殆尽。
于今,原料无值可保,消费者高价买的是“时尚设计”和“品牌效应”,一走出店门,价值就打水漂了。这也是伪造和赝品盛行主要原因,赝品出现实际上是一场大盗与小偷的斗争。 抽掉实质内容的奢侈品靠什么维持其高价?除了“时尚”,不会有别的东西了。只要能灌进人的大脑,并不需要多少客观审美标准,甚至买卖方自古依据的“物有所值”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抽换掉了。贩卖者用充填术和洗脑术,可以像揉面团似地控制人的审美,让丑变成美,让平庸变成高贵,只要打上“时尚”的印戳,人的意志在这架巨型机器里,是异常薄弱的。这种时候你才触目惊心地看到羔羊般的人群,和为他们预设的栈道。
每一步都是根据人性的弱点精心设计好的,迷宫一般把羊群引进屠宰场。构成奢侈品价值的必要元素,诸如稀有、保值等,早已名存实亡,而无一不是由人为控制虚构的,类似一个谎言。整个诱惑过程像梦一样,欲望循着那个虚构的价值,转了一圈,回到原点上,人做了一个梦,手上好像有一两件实物,有人告诉他那叫“时尚”。这是个万能印戳,目的是几十倍上百倍地膨胀物品的价值,牟取暴利的手段是通过完善的洗脑机制完成的。它可以将两个毫无意义的字母或几道条纹,变成一种象征,让多少人愿意付出完全不合理的价格去拥有。而同样一群人面对不洗脑的商家,可以马上恢复自我价值观,锱铢必较。
我在法国某网站读到一洋网友的留言,他们在讨论中国人成了法国奢侈品的最大买家。此网友说,真不明白中国人的脑子是怎么构成的?他们跑到法国花巨额高价购买其实是中国制造的外国名牌商品。西方人买中国货必须价廉质优,让中国人买洋货则是越贵越有市场,更绝的是很多洋货是中国制造,只不过贴了外国商标。
 完善的洗脑机制并不靠一般人看得见的广告形式完成,即在报刊和电视上买版面和时间,而主要得自对精英的收买。对精英的收买又分两部分:一购买名人做品牌代言人;二收买知识精英,也就是收买他们的话语,有的人意识到被收买,有的人甚至意识不到只因为鹦鹉学舌便被收买了。收买知识精英比购买名人更具欺骗性,因为是隐秘的。很多时尚杂志或电视节目,并不明打广告的旗帜,而是以谈审美论品位,秘而不宣地诱导。自奢侈品做出重大战略转移后,大量的金钱不再投入制作和原料上,而是制造了这些“喉舌”。
  受众根本无从知道发自西方某大通讯社的新闻,隐藏着商品广告或捣毁竞争对手的舆论。时尚杂志和节目则更是完全放弃了在奢侈品与消费者间担当中间人的角色,尽管它们依然伪装成这个角色。
其实近十年来对精英的收买又出现了第三条更具操纵性和欺骗性的路,它不再满足购买名人,而是直接参与制造名人。以西方“国际”电影节为例,赞助商可以直接控制电影节让其挑选有品牌代言人主演的电影,或控制制片人和导演,安排其品牌代言人担任影片主角,这比过去制片人与导演受制于电影节又进了一步。受众哪里想得到一部电影的入选,在挑选主要演员的时候就内定了,而这些演员担负着推销赞助商商品的使命。如果是商业电影如此运作,倒也无可厚非,它本来就是娱乐大众以赚钱为本的。问题是电影节标榜“艺术至上”,而且都不是平民艺术,而是阳春白雪,设这几个条件难道不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艺术电影主角的选择应该是角色需要,而不是电影节赞助商的需要,更不是品牌的需要!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