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让地下钱庄走到阳光下

2011-10-13 18:22阅读:
公司的一位同事国庆节之前给我发了一条短信,短信说:“不久前和我一起吃过晚饭的温州老板因高利贷的事自杀未遂被人救过来了”。当时我非常震惊,也看到媒体上有大量关于温州老板因高利贷引起的“跑路”、“跳楼”的事件。我就计划到温州去看一看,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让地下钱庄走到阳光下此次温州行潘石屹参观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工厂

温州我曾经去过许多次,尤其是在2002年到2004年这三年中,我们公司最早开发的SOHO现代城和建外SOHO项目有大量的温州客户,我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就是:“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就出现在哪里”,以便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想什么,听取他们的意见。所以,温州这座城市对我来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近这些年,我们公司温州的客户少了很多,我了解原因是温州的资本希望追求更高的回报,也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而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属于成熟的市场,既没有太大的风险,也没有太高的回报,这与温州资本的需求是不吻合的,所以这几年我去温州机会就少多了。近些年来,我们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陕西、内蒙、山西、河北,我去这些省份的机会多了。有人问我,我们公司的客户在中国的分布情
况如何,我笑称是“晋察冀边区”。

我这次到温州以后发现,从城市的面貌来看,温州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市政条件也不好,这十年来全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温州变化并不大。我们参观了许多工厂,有大工厂、也有小工厂,总体来说和十年前也没有什么两样,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采用并不多,仍是几十年不变的流水线,流水线上面的工人很多,工作条件也比较艰苦。

在这些工厂中,基本上没有温州人,温州人都去欧洲做生意了,工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我问到的其中几位女工,她们都是从四川来的,对高利贷和“跑路”、“跳楼”事件都很敏感,不愿意多说。工人好像有统一口径似的,当着许多人的面,他们讲的话都官样话。我和一些企业家朋友熟悉之后,才真正了解到一些零星的信息。

让地下钱庄走到阳光下
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从源头上造成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

这些“跑路”、“跳楼”事件的发生,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是因为宏观调控政策和银根的紧缩,从源头上造成了中小企业缺钱。企业越缺钱,所借的高利贷的利息就越高,利息越高企业就越没有能力去还钱,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了这样的恶果。

我专门走访了一些小型的做实业的企业,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情况与现在媒体上大量报道的情况正好相反。其中一个企业主指着他的一座车间说:“实体经济能需要多少钱啊?用不了多少钱,有了订单我就做,订单少了我就少做,没有订单我就不做。高利贷的资金主要是用到金融、房地产以及太阳能等投资上去。有些企业家,是以实体经济为幌子贷款、借高利贷,投到了这些投机的行业里面去,”他对我说,“尤其是你们房地产行业,吸收这些高利贷资金的比重是很高的。”他认为,现在政府一方面打压房地产,一方面要救这些放高利贷的人,这实际上就陷入了一个悖论。

当然,他的看法不一定全面,其中一定有一些企业是因为产品的问题出现了亏损、甚至倒闭,再也活不过来了,比如产品不能适应市场、技术落后等等,多少资金也救不了它。但是,一定有一些企业是打着实体经济的幌子,借高利贷去搞投机的人,这样的人也一定不在少数。

我一边参观、一边及时地发出了几条微博,这下可给温州和我接触的朋友添麻烦了。有关部门警告他们,不要胡乱讲话。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像一名地下工作者,以后再不能提及温州具体企业和企业家的名字了,否则会给他们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我所了解到的这些事可能只是一些比较表面的现象,也想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温州的经济、中国的经济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根源到底在哪里。通过这样的形式和大家一起磋商、探讨,也许就不会被假象所蒙蔽,我们一起发现真相、发现问题的根源。

在温州,我还听说一些打架逼债的事件也不少,有的打架逼债还真逼出来一些东西来,一位老板在情急之下把存在保险柜里的玉石拿了出来还债。

有朋友告诉我,高利贷市场不是仅仅限于温州,而是早就在全国一些城市蔓延开了。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我想就是要尽快地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让地下钱庄走到阳光下、走到法律的约束范围内,这样才能够有法可依,才能够进行有效地监管。目前,金融机构没有放开,大部分的资金还是通过地下钱庄的方式在运作,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

让地下钱庄走到阳光下
高利贷市场不仅限于温州,而是早就在全国一些城市蔓延开了。

上升到社会的角度,我们还要树立以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创造财富为荣,以吸毒、赌博、酗酒、贪污、行贿受贿为耻的价值观。有位企业家痛心地说,温州这些年社会风气变了……。当一个企业家不再为社会创造财富,而是陶醉于物质的享受、陶醉于投机回报,他的地位、荣誉就一定会被剥夺,而最直接的剥夺方式就是受到市场的惩罚。

  在出台救市的决策之前,决策者们应慎重地考虑和反省,哪些是因为以前政策的失误造成的对市场、对无辜者的伤害,哪些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必然结果,哪些是应该受到的惩罚。如果以前犯过的错误造成了对市场、对无辜者的伤害,就应该尽快地弥补,越快越好,越及时越好。但在“奖与罚”这永恒不变的规律下,对那些自食恶果的投机者就不能去救,救了他们就是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社会价值观、对评判标准的破坏。一旦标准破坏了,我们的市场和社会就会出现更大的混乱。
SOHO中国官方网站www.sohochina.com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