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最大的政策定力是坚持改革

2019-10-10 07:34阅读:
2019年全球经济的最强风景线,是欧洲美国不约而同地重回货币宽松政策,世界进入了QE2.0时代。中国人民银行自从2005年起,在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上远远大过美欧日,然而当其他国家重启QE之际,中国却没有太多的动作,性急的彭博记者直接追问笔者,中国怎么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记者会上给出了答案,中国并不急于作出较大的降息或量化宽松政策,货币政策应保持定力。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应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的空间,尽量延续正常货币政策,这样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老百姓的福祉是有利的。


给易行长点一个赞。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QE是为了短期增长动力而牺牲长远经济稳定之举,是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之举,是扭曲资金价格信号最终导致系统性风险之举。这种刺激经济措施,在非常时期可以偶一为之,但是绝不可以产生政策依赖,更不可以以此替代自身的增长动力。在发达国家迈入攀比型政策宽松之际,中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能有此清醒的认识,难能可贵。


然而,光靠货币政策的定力,中国经济难以走出目前的增长困境;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改善,货币定力迟早是要被放弃的。


2009年时候,中国政府拿出四万亿元刺激经济,经济增长迅速反弹,并打造出持续多年的繁荣。如今政府每年都不止投入四万亿稳增长
,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十年前虽然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前的加入WTO、银行改革等改革措施打通了经济的脉络,财政货币刺激得以直接传导到实体经济,民营投资随之发力,产生出巨大的乘数效应。第二,当时经济恰好处在出口经济向房地产经济、基建经济的切换点上,政策撬动了经济转型,拉起了内需市场,燃爆了经济的内生动力。


时至今日,当年的制度变革红利早已吃完,新的改革措施雷声大雨点小。同时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依然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老思维上,殊不知经济形态十年中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刺激效果不理想也是自然的。


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的崛起,在世界现代史上应说是一个奇迹。达成奇迹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不断的改革,通过突破制度上的掣肘来提高生产力。的确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增长压力和外围不确定性,的确维护一个稳定的环境是必须的,但是笔者认为没有进一步的改革就很难打造出新的增长空间。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世界都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不少领导人靠”change“的口号当选的,但是改革的落实却只闻楼梯声,等到经济再度下行时,又要靠QE来保驾护航。各国的货币政策运作空间已经很小了,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不理想。要走活经济这盘棋,不仅需要货币政策的定力,更需要改革理念的定力,坚持和加速改革。全球经济的未来排名,取决于各国打造内生增长动力的能力,取决于改革的理念和执行力。


本文原载于今周刊,为个人意见,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