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台湾选后向前走(下)
2014-12-07 09:00阅读:47,864
但是就是对于台湾年轻一代的爸爸妈妈们来说,国民党的施政方式也很难令他们满意。以原来的蓝军支持者而论,两岸服贸协定本来是一个马当局以行政权力就可以决定实施的事项,虽然当时可能承受一些压力,但在类似现在中韩自贸协定成立之时可以反证那样的担当是正确的,这是一个本来可以展现魄力与立场的机会,即使有社会反弹力也可以用以巩固蓝军战斗士气,结果因为顾忌绿营反对先让位于立法院审核、再扩大为两岸协定事宜均需要立法院审议,而关于审议的条例啥时候通过都遥遥无期,在授权于人的同时又直接因马王政争而直接将自己的行动空间卡死。战略无必成之事,策略无回旋手腕,这让蓝军铁粉怎么能不信心生锈?如果爸爸妈妈不出来挺,孩子们不挺你,此时不输更待何时?
国民党的老面孔们应该趁此反省了,如果就此认真潜心挖掘政治立场清新的新秀,让权谋一代的老政治人物让位于新世代,让年轻人有更多创业与成就的机会,在财经政策方面推出更前沿与顺应时代的规划,激发人们对于新国民党的期待,也许2016年及以后或许依然还有可为。而对于民进党,更多的地方执政可能让它在统独立场上激烈化的可能性更小,施政判断更加务实,或者说是地方实务派政客总量加大,从而不大可能在现有的两岸和平发展状况上后退,反而在立法院议事生态中制造向前走的新动能,与目前马当局盘带不前的局面相比不会更坏。这次选举中呈现的统独议题相对淡化的局面,也许也很符合大陆的预期,因为在务实层面上,很多国民党顾忌与无法推进的议题,与民进党也许不无谈成的可能。民进党人包括蔡英文对于两岸情势的务实化处理的认识应该是有提升的,只是站在成事在我的角度所以必须对于国民党主导的议题需要反对,而时势转化之下,主导权的改变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处理。当然,事情也不能简单化对待,民进党的再一次崛起使得其在台湾政治结构中的基本能量有重大提升,因此其政治主张的内部诉求面与表达频度会大大提高,外部与美日新战略协调的可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能性也会加大,这对于大陆的对台策博弈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民进党和无党派政治力量的多元交流也变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