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的乐趣
2013-11-27 15:31阅读:792
X
许多时候,与其说是对于做某种事上瘾,不如说是对某种事所处的场景、声光、气味、心情上瘾。
上瘾的乐趣
□张佳玮
我见过各种奇怪的瘾,有人爱削铅笔,有人爱剥花生,有人泡茶泡得一丝不苟让人产生仪式感,有人点烟漂亮得像电影或变魔术,有人像重机枪上弹带一样连绵不断吃零食,有人打某游戏一旦出一点问题(通常微不足道,类似于你写了个可以用橡皮擦掉的错别字)就按掉重来,等等。
许多爱把茶泡得有宗教意味的人,并不如通常想象中那样,是讲究舒泰通透的富贵闲人。有朋友说,她最初把喝绿茶当做幕间休息,后来她觉得绿茶最香而清,但是削而且寒,于是喝红茶。久而久之,她习惯性地延长自己喝茶的时间。
为了不制造“哎,我这是在拖延消极怠工”的紧张感,她去学习了茶艺,然后整套地施展。所以在泡茶期间,她可以避去压力,把全套程序合辙押韵饱满端正地操作完、喝罢,一整套的休息时间。
朱自清先生以前说,吸惯烟的人,要的就是那股劲儿—拿烟、掏火柴、点烟,一连串,跟做戏似的。我以前没抽过烟,不解其中之道。后来买雪茄送我爸,自己陪着抽了支,做戏的劲儿是没觉出来,只剩了小心翼翼—怕剪不好;预热,点,怕烧偏了;啜时怕太深或太浅,等等。每个程序都安然度过,慢慢出来点滋味了,放心了。
小乐趣也是从这一小点一小点零碎处出来的。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所以对什么事上瘾的人,很容易迷上细节和工序,终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始收藏各类器械—雪茄剪、咖啡壶、茶器、胡桃夹子,然后中毒渐深。
朱自清先生还说,吸烟其实没意思,就是个味儿,类似于吃橄榄。其实“就是个味儿”的心理,适用于许多事。冬天想喝暖和的红茶,被工作缠腻想吃脆的花生,饿了时想读些有饮食描写的小说,坐车时想听段相声,以及上课时无聊地转笔、半夜里大呼“嘴里有些淡要吃些咸的”,包括没人戒得了的“我上网没事就是喜欢到处看些没营养的东西打发时间”,都是如此。
许多人爱反复做一件事,跟记忆有关。有人爱听某首歌,也许是因为喜欢初听那首歌时自己的心情;有人爱反复抽一种烟(我认识有人为了抽某款绿包装“寿百年”跑到另一座城市去的),也许是因为以前喜欢过抽那种烟的人。
看某本书时的心情、喝某种饮料时身旁有什么人、曾经和谁一起劈里啪啦地剥过花生,许多时候,与其说是对于做某种事上瘾,不如说是对某种事所处的场景、声光、气味、心情上瘾。
所以到最后,每位瘾君子都有另一整个世界来收藏他或她的私藏。
瘾最初和压力、强迫症有关,然后变成了无数细碎有趣的小细节,然后就变成了私人的另一整个世界,把所有记忆包装了起来。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