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女儿梦
2013-12-25 14:18阅读:104,754
X
十里红妆女儿梦
□陶梦清
丰厚嫁妆带来地位
在中国古代,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性没有经济能力,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因此在婆家的地位很低。然而,如果女子出嫁时带去的妆奁非常丰厚,就可以帮助她确立在婆家的地位,不至于在夫家受轻视或欺侮。
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常拿自己和姑母王夫人嫁到贾府时的陪嫁来打压贾琏,每每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仅如此,女子对自己的妆奁,还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她们在支配妆奁的同时,逐步加大自己对家庭事务的影响,赢得家庭成员的尊重,从而确立她们在新家庭中的地位,因此妆奁对出嫁的女子来说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妆奁也是家族富有、地位显赫的一种炫耀和排场。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婚姻有时被作为壮大亲族、扩大权势的工具,嫁女时能够准备丰厚的妆奁,最能扩大联姻两家的社会地位。
妆奁神圣不可侵犯
新娘子出嫁时,一笔丰厚的妆奁,虽然破费了娘家大笔金钱,但可喜的是,妆奁跟随新娘嫁到夫家后,就是新娘的私人财物,包括用妆奁置办的房子、田地等财产,都归女方所有,婆家无权动用和干涉。婆家如果要动媳妇的嫁妆,必须得到媳妇的同意,而媳妇如果不同意也是正当的,如果强行侵占媳妇的妆奁,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恶劣的行为。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也就是说,不管夫妻双方婚后担负了多少债务,都不能用女方的妆奁去还。宋代女子出嫁时,父母会在女儿出嫁前将妆奁清单列好,上面一条条写着“某物有多少”。不仅如此,男女双方还要把所有陪嫁的田、房、财产逐一写清,然后共同签字,仿佛现在的婚前财产公证一样。
如果男女双方“离婚”,也就是由男方主动提出休妻,则当初陪嫁过来的妆奁要全部归属于女方,按照出嫁时父母开具的“妆奁清单”,全部由女方带回娘家。
不过,虽然妆奁属于女子的私房钱,不必用于家庭开支,但不少古代女子都非常贤惠,她们通常都乐于用妆奁来补贴家用,资助丈夫读书或经商。当家庭无子时,也有一些女子用自己的妆奁来给丈夫纳妾,以帮助夫家延续“香火”。
女子去世后,她的妆奁只能由亲生子女继承;如果没有子女,则要由娘家的后人来继承。因为古代法律规定,女子对娘家财产的继承,是通过妆奁来体现的,所以如果女子没有后人,这份妆奁还要归还给娘家,夫家其他人不得占用。
隐秘含蓄的“嫁妆画”
按照中国古代习俗,新娘的父母负有教育新人如何度过花烛之夜的责任。因此,娘家会在妆奁中偷偷放置一份特殊的妆奁,这种妆奁绝对不会当众打开,而是放在妆奁的箱底,称为“压箱底”,是一种隐秘妆奁,帮助父母完成对女儿的性教育。
“压箱底”的表现形式一般为“嫁妆画”。这些“嫁妆画”大都是手绘的,在清朝时期,天津已经有专门经营“嫁妆画”的商号。哪家如果嫁女儿,父母就会到这种商号里购买“嫁妆画”。政府对经营“嫁妆画”的商号管理非常严格,不仅要经过特殊的许可,购买者还需要向商号提供“结婚证”才能购买。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