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学矮化数理难出大师的实锤证据——看民国清华大师90多年前的笔记
2019-06-08 23:56阅读:3,163
总是说为何现在不出大师?指责国贼禁学,没有证据他们不会承认的,有了证据也会选择性的无视,现在证据找到了!一定要及时的晒给所有人看看!不过这一次#高考数学#难度加大,总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虽然说有些国内培养的人留学取得了诺贝尔奖级别的成绩,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有多种因素,但这些人的总成才概率也是与我们的教育体量不相符的,民国受到数理教育的人数和机会远远不及建国后,概率比我们大。这几天我重新看了我外公当年在清华物理系的学习笔记,感慨万千!在这些笔记之下,你能够对现在中国创新顶尖人才的为何缺失,有一个全新深刻的认识。从这些笔记当中,可以见到中国教育部门被洗脑,导致中国数理水平在顶尖层面被矮化的实锤证据。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当时要求比现在严多了,授课的是民国大师们的学生,他们说自己教授的比大师的简单,已经不能如建国后大师教授他们时那么严格要求了。因为经过浩劫破坏,学生的水平已经不如以前。当时我们是不相信的,觉得自己就是最好,同时觉得在中国科大当年收分全国最高,所有学生都洪荒之力在苦学,科大没有玩乐的氛围和机会,而这样还一半的同学可能不及格,怎么可能刚建国的时候更难呢?知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已经发展了三十年,应当我们更好才对。但看了外公的学习笔记,发现当年老师所言不假。
下面分享一下我外公赵九章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于清华学习的物理笔记(电动力学与理论物理):
禁学矮化数理难出大师的实锤证据
——看民国清华大师90多年前的笔记
我们总说民国后不出大师,且不去争论那一些文学大师的是是非非,我们要说的是理工的大师,他们给中国建设了两弹一星,而且杨振宁李政道等世界顶级科学家和陈省身等世界级数学家,也是本科在国内教育的。很多归国参与重大建设的大师如果继续留在国外,更多的人得到大奖是非常可能的,建国以后的差别就很大。虽然说有些国内培养的人留学取得了诺贝尔奖级别的成绩,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有多种因素,但这些人的总成才概率也是与我们的教育体量不相符的,民国受到数理教育的人数和机会远远不及建国后,概率比我们大。这几天我重新看了我外公当年在清华物理系的学习笔记,感慨万千!在这些笔记之下,你能够对现在中国创新顶尖人才的为何缺失,有一个全新深刻的认识。从这些笔记当中,可以见到中国教育部门被洗脑,导致中国数理水平在顶尖层面被矮化的实锤证据。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当时要求比现在严多了,授课的是民国大师们的学生,他们说自己教授的比大师的简单,已经不能如建国后大师教授他们时那么严格要求了。因为经过浩劫破坏,学生的水平已经不如以前。当时我们是不相信的,觉得自己就是最好,同时觉得在中国科大当年收分全国最高,所有学生都洪荒之力在苦学,科大没有玩乐的氛围和机会,而这样还一半的同学可能不及格,怎么可能刚建国的时候更难呢?知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已经发展了三十年,应当我们更好才对。但看了外公的学习笔记,发现当年老师所言不假。
下面分享一下我外公赵九章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于清华学习的物理笔记(电动力学与理论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