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答尔闻】科技巨头们的变现之路——美股一季报回顾

2017-05-16 08:30阅读:
【答尔闻】科技巨头们的变现之路——美股一季报回顾
原创 2017-05-16 云锋金融 云锋金融

今年以来,美股牛市的结构化特点愈发明显。
尽管论指数涨幅,美股依然引领全球市场,纳斯达克指数涨幅更是超过10%。
注:数据截止至5月12日
资料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但如果拆分看个股的话,标普500成份股中跑赢指数的只有242支,而2016年全年跑赢指数的成份股足足有297支。
此外,今年标普500成份股平均涨幅比指数涨幅低0.2%,而去年的时候,成份股的平均政府比指数涨幅要高5.4%。
注:数据截止至5月12日
资料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这些数字都意味着,今年美股投资的难度实际上是加大的。没有选对个股的话,跑输指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而今年选择个股的重要条件几乎只有一个——选龙头。
“二八”效应
按市值大小将标普500成分股分档并进行统计,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二八效应”。
从下图可以看出,2016年时,个股市值与涨跌幅并没有明显相关性,甚至市值最大的个股明显跑输市场。
但2017年截至目前,市值最大的前五位个股与市值最小的后100位成分股,表现有了天壤之别。
注:数据截止至5月12日
资料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买的是标普500成分股中的小型股,很抱歉,不但与牛市无关,还得亏钱。
从不同指数的表现对比中,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纳斯达克100表现>标普500表现>罗素2
000表现——后者作为美国市场小企业的指数代表,今年的收益率只有可怜的2%。
注:黄线代表纳斯达克100指数ETF,白线代表标普500指数ETF,紫线代表罗素2000指数ETF,数据截止至5月12日
资料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从估值驱动到业绩驱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分化?背后是股价驱动因素的切换。
虽然今年标普500上涨了将近7%,但如果看估值水平,P/E反而从去年底的23.6倍下降至23倍。这意味着与去年几乎完全依赖估值扩张不同,今年市场的上涨背后,驱动力来自盈利增长。
资料来源:云锋金融整理
事实上,这也与宏观层面美国经济从复苏期走向扩张期,而货币政策边际趋紧的大方向吻合。前者会带来企业部门盈利的上升,而后者则会压制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
而在盈利增长超预期方面,龙头股强者恒强。
美股业绩有多牛
美股一季报发布已经到了尾声。
截止5月12日,标普500成份股中共有454家公布业绩,市值占比达93%。
整体来说,一季度标普500 EPS同比增速达到13%,创下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最高记录。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不仅如此,有50%的成份股企业盈利增速超出市场一致预期(Market Consensus)一个标准差以上,整体超预期幅度达到5%。而低于市场一致预期一个标准差以上的比例仅为11%。
注:除1Q17外,其他四个季度为报告季整体数据;橙线代表长期历史平均数据(46%)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这也是2015年一季度以来,美股连续第9个季度整体盈利超预期。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的公司盈利都在回暖。从2017年一季报来看,全球主要股指成分股的业绩超预期比例都大幅好于历史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谁最牛?
如果拆分行业来看,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的一季度业绩,对美股整体盈利正向贡献最大。
作为标普500中占比最大的两个板块,信息技术和金融的权重分别达到了23%和14%,且一季度的业绩都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同比增速达到双位数,而且将市场预期甩在了身后。
注:能源行业2016年一季度业绩基数为负,不具有可比性。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在这两个行业中,龙头股“撑起了半边天”。
科技龙头的变现之路
科技股五大巨头“FAGMA” (FB脸书、AAPL苹果、GOOGL谷歌、MSFT微软、AMZN亚马逊),市值占整个信息技术板块的50%,美股总市值的10%以上。
这五巨头的一季度业绩增速,均不同程度的超预期。
资料来源:云锋金融整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科技巨头们的营收超预期比例其实不大,业绩超预期的关键在于利润率的提升。
利润率提升的关键原因在于业务模式。从各家公司的季报亮点来看,广告业务和云服务贡献了最主要的业绩增长,而这两项业务都是高毛利业务,且受益于龙头平台扩张到一定阶段之后,边际成本下降,流量变现能力增强。
无独有偶,在国内,以腾讯、阿里、京东为首的互联网龙头也纷纷交出了靓丽的季报成绩单。
为什么全球科技巨头们都在此时此刻发生业绩蜕变?个性的原因暂且不论,我们认为共性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普及,配合消费者信心回升带来的消费能力提振。
只有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信息流广告才能成为客户精准营销的最新法宝,而流量最大的平台受益也最多。
也只有在移动支付如此便捷的当下,流量才能毫无阻碍的变现。消费者对龙头平台的信赖,促使他们毫无顾忌的输入支付密码。
资产回国预期
除了业绩支撑之外,特朗普税改方案中的资产回国政策(Repatriation)也是投资者持续买入科技股的重要原因。
美国采用的是全球纳税制度(Worldwide Tax System),相比于属地纳税制度(TerritorialTax System),美国税法之前要求公民及公司在把海外收入转移回国时需要缴纳35%的所得税。
因此一旦美国给予那些重新投资回国的资产以优惠政策,在海外拥有大量现金的科技公司如苹果和谷歌,就很可能愿意将海外资产回笼,并进行股票回购、分红等投资者喜闻乐见的行为。
投资者纷纷提前布局。根据EPFR的数据,今年以来美股科技类基金累积吸纳了超过65亿美元的资金,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纪录。如此大体量的资金源源不断涌入,龙头公司股价根本停不下来。
资料来源:有鱼股票APP,数据截止至5月12日
金融公司走出低谷
除了信息技术板块之外,金融行业同样是龙头称霸。
美国四大银行(JPM摩根大通、BAC美银、WFC富国、C花旗)占金融板块的40%,美股总市值的5%以上。而从业绩以及超预期程度来看,同样可圈可点。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今年以来金融行业股价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一季度的信贷需求疲软、通胀预期回落、经济增长放缓等。此外,去年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市场对金融行业预期过高,大幅上涨后股价也有回调压力。
但向前看,美国的经济增长步入正轨,弱势美元和股市上涨共同营造了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美联储加快了加息步伐,也有利于银行业的息差(NIM)扩张。从信贷需求来看,今年已有触底回升的迹象。
资料来源:BCA
那么接下来,金融业会不会接棒信息技术行业,成为下一个领涨板块呢?
总结:美股从估值牛走向业绩牛
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令很多投资者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因此当这轮美股牛市持续了八年之后,“泡沫化”的说法不绝于耳。
尤其是今年以来,以FAMGA为代表的巨头们市值迅速膨胀,美股牛市呈现出更为剧烈的结构化特征。这让部分主动型基金经理欢呼雀跃的同时,也让很多投资者无所适从甚至隐隐不安。
那么,这些科技巨头的股价真的又出现了类似2000年时的泡沫么?
先从涨幅拆分来看。如果对标普500指数的表现进行拆解,本轮牛市高达200%的累计涨幅中,150%左右来自盈利增长贡献,仅有50%是估值扩张贡献。
这一比例在纳斯达克100指数中更为悬殊。355%的累计涨幅,估值仅从2009年初的19.6倍上升到目前的26.5倍,提升了35.3%,贡献比例约为1/10。
再从公司业务来看。相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代的概念和口号满天飞,现在的科技巨头们有了更庞大的流动资产,更多的变现渠道,和更持续的增长动力。
以电子商务龙头亚马逊为例,当年贝佐斯描述网上购物的美好愿景时,其销售额还不足沃尔玛的5%,时至如今,亚马逊的营业额已经达到沃尔玛的1/3。同时,前者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后者的增速却几乎为0。
如果将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销售额加总,现在已经占到了全球GDP的1%。互联网“泡沫”,已然变成了互联网“现实”。
资料来源:高盛
更“可怕”的是,曾经以为遥遥无期的“规模效应”,就这样出现在了科技巨头的报表中。
不仅亚马逊的利润开始以翻倍的速度增长,连国内的京东,一季报利润都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利润总和——当盈亏平衡点被突破后,前方就是一马平川。这怎能不让投资者为之雀跃呢?
这种“规模效应”产生的原因,正是我们之前解析过的——流量变现的能力加强 带来流量的边际成本下降。
因此,在亮眼的一季报面前,我们尚未看到美股长期牛市终结的信号。
风险在哪?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美股牛市也是如此。
尽管美国的经济在上一轮危机中彻底出清,目前的复苏看起来根基扎实,但并非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而高歌猛进的科技龙头们,正是最受益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代表。一旦海外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将直接影响到这些公司的业务发展。
以苹果为例,其营收有60%来自海外,其未来业务的发展,也高度仰仗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资料来源:Apple,云锋金融整理
因此,就像我们在前期《美股牛市还能持续多久?——有7个关键问题》里强调的:美股的潜在风险之一,不是估值太高——因为业绩增长可以缓解估值问题,而是在外部——特别是,如果全球其他重要经济体出现经济危机并引发连锁反应,那么美国科技龙头的增长故事可能就要讲到头了。
在此之前,美股中的那些明星公司,还会在质疑声中,继续它们的表演。
注:封面图片来自经济学人。
欢迎关注云锋金融微信公众号,了解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深度解析:
免责声明
投资涉及风险
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
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
云锋金融之证券交易服务由云锋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锋证券”)提供。本文件由瑞东金融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东金融”)编制及授权发布于本平台,所载资料可能以若干假设为基础,仅供参考之用途,会因经济、市场及其他情况而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本文件所载的意见可能与云锋金融集团其他业务或其联营公司发表的意见有别。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文件及任何內容。已获授权者,在使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云锋金融,并承诺遵守相关法例及一切使用互联网的国际惯例,不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件所引用之数据或資料可能得自第三方,云锋金融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云锋金融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且云锋金融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任何资料、预测及/或意见的公平性、准确性、时限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以及任何该等预测及/或意见所依据的基准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证、陈述、担保或承诺而负责或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中如有类似前瞻性陈述之內容,此等内容或陈述不得视为对任何将来表现之保證,且应注意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的特点及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担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在若干国家,传阅及分派本文件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规例所限制。获取本文件的人士须知悉及遵守该等限制。
“云锋金融”及相关标志为云锋金融集团所拥有。瑞东金融(证监会中央编号AAB499)及云锋证券(证监会中央编号:AYT670)均为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获准从事受规管活动之持牌法团,且其控股股东均为香港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为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之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00376。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