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医药股,个中有黄金
2013-04-27 17:35阅读:
文/本刊记者
陈伟
上期的《钱经》杂志中,我们介绍了对于医药主题基金的选择。在医药股平均估值较高的情况下,股票投资者选择医药股将会比较困难,所以本文将重点介绍对于医药板块个股的选择。
市场弱复苏预期强烈,在周期股回调的时候,兼具成长和防御性特点的医药板块,受到资金的追捧。在亮丽的年报和一季报陆续出炉后,整个行业的向上趋势明显,原本的防御性品种却成为阶段性的进攻品种。
在大部制改革和基本药品目录扩容的长期利好下,前段时间医药股有过一波整体上涨,使得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已经不低,部分一线白马股市盈率已超30倍。由于高估值的压力,板块整体上涨动力有所消减,今后的医药板块投资方向要更加注重精选个股。
改革红利利好医药股
“两会”结束后,大部制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就医药行业而言,政府整合卫生部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并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卫生部独立出来,自此“医”和“药”完全分开。
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中,着重强调了“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报销、接续能够逐渐实现异地进行”。
瑞银证券分析,此次大部制改革,将避免由于医疗系统内部利益的掣肘而可能导致的药品安全监管不力,体现了政府着力提升药品安全的决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将加速淘汰质量安全不达标药品,从而促进行业兼并整合,提升医药行业集中度。重视研发、质量可靠的国产药企有望从中受益。
大部制改革后,公立医院继续归属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随着医疗城镇化和相关改革仍将继续推进,本年度最大看点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交银施罗德医药分析师盖婷婷认为,国家对于县级医院的投入带动了县级医院的用药增速显著快于一、二线城市医院,相应的在县级医院占有重要市场的中成药企业也会从中获益。往后看,政策上对于创新药的鼓励,招标中质量权重的上升,也一定会让真正做研发、关注产品质量的企业提升市场份额。
博时医药保健行业基金经理李权胜表示,我国医药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医药行业属于消费概念,该行业的确定性增长不是一年的事情,而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事情,行业中一些较好的企业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李权胜说。
资金狂抱医药大腿
在“新国五条”的利空影响下,以及市场对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担忧,今年2、3月份,大盘震荡下探,市场进入回调态势,市场情绪已呈现较为悲观的状态。在大盘回调时,作为资金避险的医药板块,如今却成为对抗市场的进攻品种。
白酒板块表现不佳,避险资金开始从白酒流向医药,交银施罗德医药分析师盖婷婷分析,医药板块是今年以来的反弹主力军,由于白酒板块受政策影响严重,不少基金经理的目光已从白酒转向医药。结构性分化是未来医药股走势的主要特点,一些优秀公司突破千亿市值或将指日可待。
“当前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配置比较集中,例如一些小基金用20%的仓位进行配置,不少大基金也达到10%的仓位。”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经理李权胜提到。
经过一轮上涨过后,就目前医药板块高估值的问题,华宝兴业医药生物基金经理范红兵分析,医药板块已基本完成估值切换,医药行业估值现在处于较高水平,但尚未出现明显泡沫,预计在快速上涨之后,由于估值的压制,行业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短期看,整体性行情机会将减少,个股性机会将增加。但从长期的角度看,目前估值尚属合理,持有板块内趋势明确、有基本面支撑的优质个股,预计仍将获得不错的收益。
分类精选个股
医药股兼具成长和防御性特点,资金往往“抱团”操作,行业向上趋势明显,一季报预期比多数行业更为亮丽。板块的整体收益将远超大盘。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一线白马股估值已超30倍。由于估值的压力,一季报后行业整体机会将减少,精选个股是今后的投资方向。
中药靠独家
基药目录的公布,将影响医药企业未来的发展。安信证券邹敏认为,能够抓住基药市场机遇的药企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基本药物独家或类独家品种,价格能够维持稳定;二是产品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支持相关的营销推广工作;三是具有覆盖基层医疗市场的销售网络。综上所述,中药类独家品种入选基药目录后投资机会较大。
投资者最好关注具有独家产品优势的企业,特别是天士力、以岭药业、中新药业、康缘药业、众生药业等有占销售收入比重较大的独家品种进入基药的企业较为受益,如果企业能建立面向基层的自有销售队伍或代理商队伍,则增加了受益的可能性;同时随着基药制度的推进,对原先在基药目录中有优势品种的企业较为有利,如昆明制药、中恒集团。
生物靠研发
生物药发展快于医药行业整体,其中单抗药物又是生物药发展最快的领域。抗体药物是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内未来最具潜力的领域。
中投证券分析,国外生物药原研药占据市场大,抗体药物发展已经很迅速了,而生物仿制药法规刚刚开始制定,是一片蓝海,未来潜力较大。国内第二代生物仿制药审批严格,技术、审批壁垒更高,未来可以做到大规模产业化且成本低的企业不会很多,5~6家竞争的局面会显得较为良性。
由于生物制品行业进入壁垒高,行业增速则可能会有所提升。重点关注研发能力强、有进口替代预期并有望成为未来的生物药双龙头企业,如长春高新、双鹭药业、通化东宝和安科生物。
医疗器械门槛高
研发创新和行业整合构成了医疗器械行业的两个核心驱动因素,技术升级加速进口替代、并购扩张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全球医疗费用控制带来出口契机,勾勒出医疗器械产业的投资逻辑。
医疗器械行业具有一定技术壁垒,基本不受医改对行业的负面冲击影响。可关注在大病种和常用病种里拥有稳定市场地位的公司和部分高端医疗设备器械公司。
统计显示,医疗器械(申万二级行业)共有13只个股在连续3个报告期(2012年中期至2012年年度)内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行业成分股比为72.22%,这13只个股分别是戴维医疗、冠昊生物、三诺生物、新华医疗、凯利泰、和佳股份、东富龙、阳普医疗、博晖创新、理邦仪器、尚荣医疗、鱼跃医疗和千山药机。
大健康保健扩容
我国保健品行业体量庞大,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具备药品形态、食品属性的膳食营养补充剂,将顺应保健品行业科学规范化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
东方证券江维娜认为,安利等洋品牌对市场的前期培育,为国内企业的市场打开空间。国内非直销领域的龙头汤臣倍健,市场份额超过10%。有相关人士指出,非直销的营销模式比较符合保健品行业科学化、规范化的趋势,汤臣倍健的品牌宣传和渠道扩张将发挥出协同效应。
大健康产业中,云南白药和片仔癀也不甘示弱,云南白药牙膏2012年预计实现近16亿销售收入,为老字号中药进军大健康产业树立了典范,后续养元青洗发乳和面膜等产品也在市场培育中。此外,片仔癀深养系列牙膏产品也已经在全国商超渠道正式上市。
估值风险积聚
在之前的2013年《钱经》3月刊曾提到,医药行业个股众多,分化明显,医药基金在把握个股和波段操作中表现优异,不妨借助医药基金分享行业受益。而对于偏好股票投资的投资者来说,目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已经偏高,短期要特别重视医药板块的风险。
2013年的前两个月,医药板块表现都很好,涨幅已达23%,相对A股的估值溢价也达到了历史高位,溢价率为180%。除了估值的压力外,行业系统风险也不可小视,例如发改委调整药品价格和医保控费等政策性风险。
博时医药保健行业基金经理李权胜表示,市场处于阶段性筑底过程,应警惕医药行业现在的风险,如未来股价上涨速度远超企业盈利增速,或医药行业出现整体降价等情况,投资者仍需谨慎观察之后再作决定。
从板块轮动的角度来看,当大盘筑底,处于估值高位的医药板块资金往往有回流到周期类股票的情况。最后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警惕医药板块的风险并不意味着对医药板块的悲观预期。如果未来医药板块个股不发生业绩变脸,在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任何股价的大幅回调都是更好的买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