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也谈谈中国人有多少钱

2015-07-19 23:19阅读:3,400
原帖参考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16/08/9427
原文大致的结论如下
1、中国从1978年至今,财富增速24%,低于这个数字的人都是卢瑟
2、GDP增长9%,也就是实际财富增加值只有9%
4、每年通胀14%
我认为原文的观点有些夸张,近几年的实际通胀要小的多,而且财富增速已经进入慢速区,盲目求快的人,例如这轮牛市的杠杆爆仓者,反而是失败者。
首先,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其实经过2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6年,转型阶段
这个阶段财富增长是很快的,我父亲那个年代每月工资有50元,但也能过养活全家人,但是那个年代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少,除了吃饭穿衣,基本也没有什么花销了,物价确实低,但一切都是供给的,购买商品需要各种票据。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父辈们的工资显著增长了,同时各种票据也废除了,废除的同时,物价也上涨了,所以在记忆中
,童年时代的生活水平没有太大变化,其实那个年代涨的工资,只不过是将各种票据货币化了,美元兑换人民币也从最初的1:1左右迅速上升到1:5。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又有一波价格闯关,工资也迅速增长,大约到了1996年,大部分消费品实现了市场化,不再短缺,另外,央行不再凭空印钞来补贴政府实现市场经济的转型,高速通胀告一段落。
这个阶段,大部分人既没有多少存款,也没有什么投资机会,所以财富差距也没有拉开。少数有投资眼光的人,比如买了1980年的猴票,确实大赚一笔,远超巴菲特的收益率。
第二阶段,1996-现在 市场经济完善阶段
从这个阶段开始,我才真实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1996年以前,我觉得生活的城市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大家的生活也没什么变化,最多也就是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消费升级到空调、电话的消费,那个年代出近门基本是自行车或者公交,肯打车的就是富人,出远门也都是火车,哪里敢想乘飞机啊,至于买汽车,一直都是遥不可及的一个梦。
但是过了1996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城市开始三年大变样,很多消费品不再随着工资的上涨而上涨,比如彩电,反而开始了价格战,以前需要积攒一年的工资才能买的起的大彩电,突然间2个月收入就抱回家了,这个时候才让人感到生活水平有了飞跃。慢慢的,出家门坐出租车,出远门乘飞机,也不再是富人的专利,连汽车也是咬咬牙都能买的起了。
从外汇的汇率看,1996年以后,人民币兑换美元一直是稳定的,所以1996年以后的通胀实际还是较低的,汽车、电脑、电话,手机,家电等花钱较多的商品,实际上都很少上涨,或者说大部分是下跌的,人工相关的消费肯定上涨很多,这和大家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是相关的。
我自己的亲身感觉也是如此,工作以后再辅助投资收益,绝大多数商品不存在买不起的问题,而是想不想买,当然,除了一件商品,那就是商品房。

我从2005年投资股市,一直复利还是很高的,但确一直感觉如果再买一套房子还是吃力,06-07年股市涨起来,结果房价涨的也差不多,08年股市跌残了,房价跌的很少,等到2009年股市大反弹,结果房价反弹的更多。
我认为这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没有在第一阶段转型中完成,甚至到了2005年,还有很多单位能分房,类似1996年将消费品货币化,二十一世纪初完成了房子的货币化。
但是现在又不同了,经过2014年这波牛市,我突然发现自己真正的走上了财富的快车道,现在觉得连房子的消费也不是什么问题了,为什么?因为这波股市涨了,但是房子没涨!

用过去的眼光看未来是很危险的,现在已经不是比快的时候了,和身边人的交流也让我发现,实业越来越难赚钱了,除了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薪资越来越难增长了,连投资房子也无利可图,怎么办?似乎只剩下一个能提供快速财富增值的场所,那就是股市!
当太多的人收不住追逐财富的脚步,把越来越多的钱投入到股市中以后,未来会如何,我不需要多说。

也许未来的温拿,不再是你的财富能增长的多快,而是怎么守住自己已经获得的财富。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