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遭遇《灰犀牛》生存指南

2017-11-27 13:19阅读:
大英博物馆陈列着一幅丢勒的木刻版画《犀牛》,这幅版画是著名的德国画家丢勒在1515年创作的,据说,这头犀牛是印度苏丹给予葡萄牙国王的礼物,国王打算将犀牛献给教皇,但这只可怜的犀牛没能踏上意大利的土地,因为船只遭遇了风暴,犀牛和船上所有的水手都葬身大海。丢勒在创作这幅木版画时,显然仅凭别人的口述和自己的想象,画下了这幅版画,因此画中的犀牛看起来似乎身穿铠甲,像远古巨兽一般与现实中犀牛的样子相差甚远。
版画复制的低成本和丢勒的名气使得他一生中卖出了4000 5000 张犀牛画像,此后以其他形式出版的销量更是以百万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丢勒的《犀牛》成了数百万欧洲居民心中的犀牛形象:笨拙而巨大,神秘且危险。
2016年,米歇尔·渥克在她的书中用“灰犀牛”比喻那些显而易见概率极大且冲击力极强的风险,像犀牛一样体型巨大人人可以看见,同时破坏力极强。当人们都在讨论黑天鹅这种概率极小的风险时,而现实是,危机的发生往往并不是难得一见的黑天鹅事件,而是我们明明知道危机就在那里,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为什么会如此?渥克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本能中的自我保护机制与其他因素相叠加——诸如任性的执念、误判和个人利益甚至恶意动机——而共同引起的,人们会经历五个阶段:先是拒绝,然后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危机
会理想化的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得过且过不采取任何行动,继而当迹象明显的时候也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能够解决,甚至当危机已然发生还对后果抱有乐观不切实际的幻想。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而上面的心理活动对于所有普通人来说都不陌生。就好像《韩非子》中那篇著名的《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见蔡桓公4次,每次都提出了警告,蔡桓公则认为 寡人无疾”,反说扁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这不正是固执愚昧的自我保护机制作祟。
君王个人的讳疾忌医,放置于现代的社会同样如此。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很多人早已发现了灰犀牛可能来临:美联储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高涨的房地产市场和房贷规模;次级贷款中广泛存在的不合格借款人;次级贷款及其衍生品投资的泛滥……。正如罗素所说: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这种狂热不仅仅是监管者也是整个群体的固执与愚昧。
如今的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运作机制已经复杂到了难以将危机归咎于某个甚至某些问题。金融危机并非源自某单一事件,而是由许多关键事件同时触发而共同导致。但对于政府来讲,主动并谨慎的面对风险,抑制人为垄断行为,监管投机交易是维持经济平衡和防范危机的必要手段。
作者在书的最后总结了6个应对“灰犀牛”式危机的要素:承认危机的存在;定义灰犀牛式危机事件的性质;迅速做出应对反应;将危机转化为机遇;顺势而为;预判并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无论这6点是否能够真的对我们在遭遇灰犀牛时顺利,但这本书所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值得我们重新审视思考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生存的世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