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独家的来源

2012-11-30 19:35阅读:724
某一刻,是那时是这时。

某一刻,在慕尼黑,在上海,在北京。

某一刻,在广州大道中289号,在上海中山南二路1500号,在北京金融街23号,在深圳福华一路138号。

我及我们。

这一刻,N39°54′51、E116°21′25〃,北京金城坊东街1号1107。六个小时后,这里将成银行年会的现场。周三深夜,窗口眺望,目及所处中国人寿、北京银行、泰康人寿、光大银行楼顶霓虹闪烁。冷,似乎不冷。

我及我们。

寻找独家的来源。

理想在前,使命在后,及至凝固为信仰。

何为独家?非仅指内幕论,非仅指唯一消息源,非仅指独家现场,非仅指特殊渠道。而可指广泛存在的普遍事实,可指广泛存在的共同物质,可指广泛存在的活动,可指人人皆知的共同市场,可指人人皆知的人和事件。

独家在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规律,事物的关系,事物的多角度立场。

独家在不远处。不知只为我不知,而非事实不存。

比如上周的“存货秘密”,以及本周的“账上的货币”,前者表达当前形态,后者揭示未来竞争力关系。这两个都是重大问题,并有广泛参考、采集渠道。

但是,参考及采集数据只是原始依据,并无重要价值,核心在于对原始信息的分辩、比较及运动规律的分析、跟踪及监测,及至层层递进、相互关系和从一个独立个体到行业到整体市场所形成的坐标系。

上期专栏所讲,经济繁荣期货币追着资源跑,经济衰退期资源追着货币跑。那么,谁才是被追着跑的对象呢,“账上的货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关系未来投资方向、成长性、领导地位的报道。

独家藏于逻辑中。不知只为看表面,而非挖地三尺。

消息源往往简略的、焉语不详的、忽略而过的、极力掩饰的,是最可能的独家消息源。很多新闻评论家就是看到一个评论一个的批评者,而往往他们离事实很远。

事物从表面到本质,往往分为
很多层,每一层是一个关系,每一个构成一个事实平台,一层一层往下走,最后才能呈现一个完整的事实逻辑,这种报道才是大报道。

本周记者黄剑耗费三周采访的“赣州稀土调查”,就是从“稀土矿山——镇——县——赣州稀土市场”的分层次报道。披露分布格局——88个稀土矿山、18个地理资源分布、2534平方公里稀土规划区;披露利益关联方——赣州44张稀土采矿证43张集中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以及其它利益方包钢稀土、广晟有色、中科三环、横店东磁、五矿稀土和中铝集团;披露产业链结构——当第一层稀土采矿环节已成定局后,开始争夺次一环节(即冶炼分离)的控制权。

这是一个不是独家的独家,我们可以从其中看到更深的利益和更复杂的关系。之前的“西北矿业报道”、“东升庙矿报道”、“化工报道”和“生物疫苗报道”,都属于这个范畴。

这是我们的独家区别于别的独家的特质。

唯独家,可生存。无论在某一刻。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