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记者的信仰

2013-03-15 19:09阅读:3,753
出版于289号、江艺平老师审定的《南方传媒研究》相当于中国新闻界的月度刊物,亦是很多记者必读之物。而案头第40期以“年度记者(2012)”的主题则是精华中的精华,18个年度记者,代表的是新闻信仰。

6年以来,理财周报涌现出了5个年度记者,他们是:汪恭斌、江勋、汪江涛、丁青云、吴爱庄。他们对新入行记者的影响远远大于我这个执行主编,我以他们为豪,我以我未成为过年度记者而遗憾。

向新闻信仰致敬!向记者信仰致敬!

10年这个时候,我从证券时报财经周刊副主任调往新闻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方向是上市公司报道(一年后调任上市公司新闻部主任),开始接触公司公告,迄今正好10年。

10年来,每晚10点阅读上市公司公告从来没断过,我为了训练阅读公告的习惯和毅力,花了不到一年时间从每份影印件公告整理出了每一家公司的一切联系方式,这种方法干活绝对前所未有。

我与很多年轻同事讲过,“若干年来,看公告就像看电视连续剧。”很多公告都可以一幕一幕地联系起来,完成今时累积和质变。

另外,我还在“21报系财经夏令营”讨论时与年轻学子讲过成为优秀记者四大要素,其中一条就是“一个事物与若干事物的关系。”锻炼成这种能力,需要积累大量的基础物质。所以成为年度记者,禀赋不是决定性条件。

向有志于成为年度记者的记者致敬!

25年前,马明哲从蛇口招商局财务部的保险部门开始创业。至本周四晚平安公司发布的2012年年度报告显示,它的总资产已达28442亿(这个数据正好是广东GDP的1/2),营业收入2993亿,净利润200亿。

这家以“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的个人金融服务公司”经过25年形成了8000万客户资源平台,根据业务类型分为三个结构:保险(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及平安香港)、银行(平安银行)、投资(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资产管理、平安海外控股、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平安大华基金)。而在这三大业务平台背后是四个共享平台:平安科技、平安数据科技、平安渠道发展、平安金融科技。

在理财周报上周“是做马明哲股东好还是
深发展股东好”报道中,我们曾对马明哲对于平安银行在向内收缩吸纳、消化8000万客户资源的内生性银行问题,这其实是平安综合金融的商业本质,“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就是这个商业本质的核心模式。

马明哲说“25年的平安还远远没有将我们以未来的憧憬释放、实现出来。”我们等待未来的马明哲以及平安。

向马明哲独特的商业本质和信念致敬!

两个月前,投资界极负盛名的江作良发行了自己的第一个阳光私募,在一次私下聊天谈及此事,他解释了为什么?他说:“我得对自己未来的20年作个测试,有没有赚100倍的能力。”

现在的他在挑战未来的他。

向挑战自己未来的江作良致敬!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