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我与书

2012-04-15 10:42阅读:1,184
常来我博客的人一定知道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对此,我不需要否认,当然也没什么好炫耀的。这只是个人爱好而已。
从小,我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从我记事起,就开始对文字、文章充满着好奇,抓住一本书,不管看不看得懂,总要翻上一翻。最有意思的是,小学的时候,忘记是几年级了,听大人们常常说起梁山泊水浒英雄的故事,心痒痒。有一天走在街上,看到书店里一本小人书《梁山伯与祝英台》,心想大概就是了,于是从家里某个角落里面翻出大人们也许随手放的,可早就被小孩子盯住了的几分钱,折回去买下来。就这样,我以超过自己年龄的理解力第一次领略了梁祝的凄美爱情。
在村子里,我是有名的书呆子,我那地管书呆子叫书meng(第三声)子,我开始还以为是书猛子,大概是看书很猛的意思,后来想想,应该是懵懵懂懂的懵吧。爸妈出去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家里看书,有邻居、亲戚进屋来,不叫我的话,我一般不知道。若叫完我,说了几句话,走了,等爸妈回家的时候,问,有没有人来过,绝大多数时候,我的回答是没有啊,或不记得了。
有时候放暑假寒假,我会离开家,到城市里面的亲戚家去玩,城市里有商店、有游戏厅,可是我那时就是宅男了,对那些没什么兴趣,整天窝在亲戚家里,把他们家翻了个遍,凡是有汉字的,印在纸上的,什么章回小说啦,金陵秘史啦,杂七杂八,都让我翻了个遍,不管是厅里、柜子里还是隐秘的床头柜里,我才不管,只要还有没看完的,我就可以一直呆在家里,不觉得无聊,现在想想,亲戚们应该觉得我这样的小孩很好对付吧。
我看过许许多多乱七八糟的书,那么多字像潮水一样涌进我的脑袋,又不知从哪里出去了,有时候留下一点痕迹,有时候却一点痕迹也没有。可能是为读而读吧,也许这已经变成了我的本能需求,必须不断地读书才能满足我的本能需求。
也不知道是否由于这个原因,厚积薄发,高考时我竟然语文考了137分(总分150分),是县城里面的第二高分,第一名138分。虽然其他科目比如物理稍微差了点,还是因此得益,总分不错,从而进了还不错的大学。
大学里面我学的并不是文科,是理工科,是计算机。于是,逻辑思维进一步加强了,当然,我之前的逻辑思维并不差,高中奥数竞赛也曾经得过省里的二等奖。不过,略有遗憾的是,读的书没以前多了,读书的劲头稍有减退,开始整天打牌、踢足球。
到大三大四,好像读书的本能又复发了,又开始啃书了,这时因为有图书馆,所以
看的书更杂了,我都不知道自己看过些什么了,许多书真的只是看过而已。当然,也有印象深刻的。比如这一辈子也许给自己震撼最大、触及心灵深处的两本书都是在大学里面看的,一本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本是《红楼梦》。另外,最难啃的一本书也是在大学里面看的,就是《东周列国志》,大概是文言文或半白话文的,一大堆不认识的字出现在人名和地名中,我都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坚持看完全书的。
工作了,看书一下子又断了,忙着应付一些书上不曾有的各种压力,而且我这个行业,整天没日没夜的加班,哪有时间看书——工作生活忙,是大多数人不想拿起书的借口。
最近一些年,生活工作基本稳定了,空闲时间稍微多起来了,我又开始宅了,于是那潜藏在身体某个角落里面的本能又来了,书,我总离不了它。
许多时候,我读书其实只是泛读而已,像对于《证券分析》那样的精读,其实是很少的。所以,不知不觉,我养成了总结、抽象的习惯,一本书,看完后,里面的情节、甚至人名,经常没两天就忘记了,但这本书讲什么方面的,讲些什么道理,有些什么人生意义,倒是总能说出一二。而且,对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我的承受能力很强,对于电视、电影里面的各种情节,我总能在看到一半时说出编剧的底牌,搞得老婆在看悬疑剧、生活剧、大片时,对我一旁过早的总结性发言很是反感。
去年,我买了电子书,可随意搜罗互联网上的书籍,考虑到年岁不小了,对于要读的书,现在会有一些筛选过程了,不像小时候那样看见字就想读了。我经常会在空闲时问自己,现在的心情,想看些什么书,然后到当当网上找相应的分类排行、分类推荐。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读书,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本能,至于另一个更放得上台面的讲法,那就是,为了在这个喧嚣浮华、变化无常的世界里,寻找一种内心的安宁,而内心的安宁,我认为于投资、于人生都是非常有益的。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